日本发展核能 [日本核能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受到过原子弹攻击的国家,反核运动基础深厚,但在能源需求的压力下,强势扩张核能仍然成为日本的选择。      安全还是发展?   科学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核能更是如此。
  日本与核能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上世纪40年代,不过当时以军事利用为目的的核爆炸试验均以失败告终。1945年,日本遭受原子弹攻击,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受到过原子弹攻击的国家,其原子能领域的研究也一度被全面禁止。1953年,美国提出“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口号,开始以提供原子能技术援助的名义,向日本兜售原子能反应堆和核燃料,得到日本政府响应。1954年,日本提出了2.35亿日元的原子能利用特别追加预算,同年3月,美国氢弹核试验发生“第五福龙丸事件”(也称“比基尼事件”),加剧了各界对核能开发的担忧,但日本还是于1958年开始了全面的核能开发。
  日本核能发电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自1963年10月26日首次在茨城县东海村建成试验核电站以来,日本已拥有55座核电站。目前,日本核发电能力排在美国和法国之后,日本国内有三分之一能源供给来源于核电站,为世界第三。
  日本全面核能开发战略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国情:作为岛国的日本资源匮乏。上世纪50年代初,日本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只有20%左右,工业化进程使日本的能源需求量迅速增长,到上世纪70年代,日本对石油的需求高达80%,成为最依赖的消费能源。
  由于过于依赖进口能源,日本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不稳定隐患。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到来,唤醒了日本的能源危机意识。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时,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还没等到彻底恢复,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再次遭受严重打击。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政府虽然清楚发展核电站存在风险,但在能源需求的压力下,还是确定了国家优先发展核能战略,并一直坚持未动摇。
  可以说,日本国产能源的增长绝大多数都是由核电贡献的。没有核能,就没有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核能是日本摆脱能源依赖、实现能源独立的希望。
  
  核电强势扩张
  2006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国家能源新战略》报告草案及《核能立国计划》大纲,开始加速完善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新部署。2010年,日本政府发布《能源基本计划》修正案草案,宣称未来20年日本将新建14座核电机组,2020年将机组利用率从目前的60%提高到85%,并力争2030年进一步提高,实现全球最高利用率。这意味着日本要将其能源储备增加一倍,把能源自给率从38%升至70%。
  日本核能产业的一大特色是“官民一体”,在核能立国战略之下,政府、财团、企业在日本核电工业全球化扩张方面达到高度一致。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财政预算中的核预算增速很多年份都保持在6%以上。以2009年为例,日本政府核能发明的预算申请总额为4914亿日元,比上一年度增加6%。
  2010年4月份公布的《能源基本计划》修正案草案当中,日本政府首次提出希望为出口核电项目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10月,日本国际核能源开发有限公司(JINED)正式成立,标志着日本核能产业“官民一体”重要载体的诞生,其主要用意在于拿下更多的全球核电项目订单。
  支撑强势扩张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日本引以为傲的核电技术。从1966年引进英国的卡德霍尔(Calder Hall)改良型核电设施开始,到后来主要引进美国设施,到将原本依赖美国的反应堆技术本土化――日本反应堆,再到将自身技术上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日本花了不到30年时间。
  日本利用其核能产业优势,积极在全球开展核能营销,实现了从核电技术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大国。日本的核能复兴计划还远不止于此。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日本的核电设备巨头东芝公司、三菱重工、日立公司先后与美国核电设备巨头西屋公司、法国核电巨头阿海珐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各种方式实现一系列全球并购重组。外界评论,全球核电设备制造业将由此形成“东芝―西屋”、“三菱重工―阿海珐”、“日立―通用”三足鼎立局面。而这一系列全球资本市场的兼并重组中,毫无疑问的是,日本核电巨头备领风骚。
  2010年,日本与俄罗斯、越南、约旦及韩国四国签订合作协议,核电扩张态势更为明显。这场地震是否会改变日本乃至全球核能财富扩张态势尚未可知,但显然在下一步作出决策之前,日本需要重新思考。
  争议中的发展
  因为当年的原子弹爆炸阴影,日本民众对核电的敏感神经要超过任何一个国家,核电在日本的发展也一直备受争议。
  1955年,日本通过的《原子能基本法》确立了核能开发的三条原则――民主的方法、独立的管理与保持透明。上世纪60年代,东京电力公司决定开发大型的商用核电站,福岛核电站最初选址就在东京附近,但当地反对浪潮猛烈,后来改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东北部福岛县沿岸。为此,日本政府和电力公司可谓煞费苦心。为了说服当地民众接受核电站,除了强大的宣传攻势外,还拿出了实实在在的补偿,并承诺了一系列支持当地发展的回馈措施。
  1971年,年发电量43.9万千瓦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投入运行。此后的8年间,又有5台机组先后建成,年发电量高达76万千瓦和106.7万千瓦,如果再加上第二核电站4台年发电量106.7万千瓦的机组,福岛核电站的规模位居日本乃至世界前列。
  东京电力公司也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国营公司,一跃成为日本第一大电力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与此同时,东京电力一直积极投资当地的年轻人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福岛经济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民众也越来越富裕。
  在昂扬的经济发展势头背后,日本民众对核电建设的反对声越来越小。但是,核阴影对日本民众的影响是如此深入人心:“核辐射对人体DNA的影响要持续好几百年,他们的子孙都要承受这些苦难”。1999年9月30日,东海镇燃料后处理公司发生核泄漏事故造成两人死亡的事故一出,当地支持核能发展的人数比例从81.9%猛降到32.2%。
  据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时振刚老师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996年在日本无核地区有超过70%的公众对核安全表示担心,但是支持政府发展核能的公众却依然超过60%;而在已经有核设施的地区,认为核安全的民众却高达62.6%。事实上,日本民众对核电的担忧从未消失。

相关热词搜索:核能 日本 路径 日本核能发展路径 日本核能泄露 日本核能 新材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