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建筑

发布时间:2017-01-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上海历史建筑篇一:上海外滩建筑的历史介绍

上海外滩。

在这里,一场历经百年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从未落幕。外滩,又 名中山东一路,自19世纪四十年代上海被辟为商埠后,就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云集于此,一幢幢商业大 楼拔地而起。联合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众多经典交汇成上海乃至世界独特的风景。

#1麦克倍恩大 楼→亚细亚大楼→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建成于1913年。1966年前,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 这幢大楼的底层。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至今。

大楼为一幢7层的巴洛克式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风格大楼,设计者为英 资马海洋行。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立面构图规整,正面有爱奥尼柱式的4根石柱,但在入口处设计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

#2上海 总会大楼→日军海军武官府→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

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曾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重要的社交场所。平洋战争爆发后,总会被关闭。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 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雨蓬。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该楼建成于1864年,是外滩著名的建筑,建筑设计师为 H. Tarrant,建筑立面为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 建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3友宁大楼→有利大楼→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外滩3号

建 成于1916年,随即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租赁者于1922年出资重建。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租用该楼。1997年,新加坡 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此楼产权。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外滩3号”。如今,1楼有阿玛尼中国首家旗舰店,2、3楼是依云 水疗(Evian Spa,全球除法国外的第二家店),6楼有澳洲名厨David Laris所开前卫餐馆陆唯轩(Laris)。

这是英资 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也是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结构大楼。

#5日清大楼→招商局办公大楼→上海轮船公司→商务楼&高级餐厅

建 成于1925年,由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建造。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楼,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解放后,由上海 海运局使用。“文革”时曾改名为上海轮船公司。1990年代,海运局迁往东大名路新楼,此楼由锦都实业公司装修后作为商务楼出租。东部底层为华夏银行上海 分行。2006年被改造成高级餐厅。

大楼由英资德和洋行设计,日方建造下部3层,外观比较简洁,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式;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设计了挑檐和浮雕。

#6拍卖 行→中国通商银行大楼→长江轮船公司

建成于1897年,原来是一家拍卖行,3层殖民地式建筑。1906年翻建,成为中国通商银行,当时也是 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银行,直到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划入中国人民银行,这幢大楼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因旁边的小路是元芳弄,所该大楼也曾被称为 元芳大楼。

大楼的设计师为英资玛礼逊洋行,楼外观呈英国哥德式建筑风格。后因维修时用水泥粉刷墙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复存在。四楼 南面为平台,是观光黄浦江的胜处。

#7旗昌洋行→电报大楼→新通商银行大楼→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建成于1908年,原是旗昌洋行的产业,轮船招商局将它买下后,即归属下的大北电报公司使用。抗战胜利后,中国通商银行购进 此楼改为新通商银行大楼;解放后,由长江航运管理局使用;20世纪90年代,通过房屋置换,泰国盘谷银行获得大楼使用权。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也设在三楼内 办公。

该楼的设计者为英资通和洋行,是一幢典型的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横、竖三段式手法处理十分明显。顶部两端各设计了带有洛可可艺术风 格的黑色穹窿房顶,与白色的墙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

#9旗昌洋行大楼→招商局大楼→名牌店

19世纪远东最著名的美国资本企业旗昌洋行于1846年将总部迁至此地。1877年,旗昌轮船公司,连同在外滩9号的办公室 大楼卖给1873年成立的受李鸿章保护的中国官商合办企业轮船招商局。1901年,轮船招商局重建该楼。后来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现在又成为夏姿上海旗 舰店。

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为3层新古典主义风格。

#12汇丰银行大楼→市府大楼→上海市档案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1912年,汇丰买下南边外滩11号别发洋行和外滩10号美丰洋行的房产,二战爆发后被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占用,战争结束,汇 丰迁回此楼。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为上海市档案馆。 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

大楼由著名的英资建筑设计机构公和洋行设计。汇丰银行大楼 号称“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的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被认为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 主义建筑的最高杰作,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

#13江海关大楼→上海海关

1857年,外国人在此地建成一座中国衙门式的关署。1891-1893年翻建成哥特式的红砖建筑,有33米高的钟楼。 1925年再次重建,终成了现在的建筑。现使用单位为上海海关。

大楼由公和洋行设计,建筑风格总体上属于古典主义,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 式。大楼高8层,上面有高大的钟楼,10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的,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

#14 宝顺洋行→德华银行→交通银行大楼→上海市总工会

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资企业宝顺洋行的产业。19世纪下半叶,颠地经营失败被德华银行买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没收德国在华财产,大楼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从北京转移到南京,交通银行也将总行迁到此 处。1947年,这里被重建为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的6层大楼,也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外滩14号则由 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

上海历史建筑篇二:上海古建筑、历史遗迹类一览表

上海古建筑、历史遗迹类一览表

上海历史建筑篇三:上海地区优秀历史建筑调研

上海地区优秀历史建筑调研

田子坊风貌区

小组:Ars

组员:蔡怡青、李云、李艳钊、王笑、郑强日期:2016年4月8日

田子坊建筑报告

15环艺班 郑强 15007136

简介:田子坊,原名志成坊。 “田

子坊”本是泰康路上的一条小弄,

1998年起在上海市和卢湾区政府

的支持下,通过租赁、转让、置

换等方式,逐步把旧房、就民宅

改建成画家工作室、设计室、画

廊、摄影室、陶艺馆、时装展示

厅等,吸引了包括陈逸飞、尔冬

强等知名艺术家以及来自美国、

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等6个国家、地区及国内的百余家中外创意企业入驻,逐渐形成了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艺美术为主的产业特色,转型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被评为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上海优秀创意船业集聚区。

地址:上海市泰康路210弄

建设时间:始建于1930年

占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

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

性质:田子坊的前身是许多老工厂的聚集地,如今已成了创意产业区。

特征:田子坊小得岂有此理,才短短400多米,但就在这样的

400米里,田子坊集中了石库门、小店、创意

工场这些相互融合的元素,有“小新天地之

称”,是上海时尚的

潮地。它是目前上海

所剩不多的典型的里

弄建筑格局。这里既有旧里又有新里,

还有花园住宅,建筑风格包括折中主

义、英国新文艺复兴

风格、现代主义风

格、中国

上海历史建筑

传统砖木结合风格,还有西班牙建

筑风格、英国城堡建筑

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等。

其中尤以石库门建筑

最为丰富,二十多种形态,类型之多、保

存之完整可谓独步上海。

参考文献:

1.《闲逛田子坊 感受老上海艺术气息》2012年06月28日

13:23 来自:匿名游客

2.《360百科》

3.《设计欣赏--田子坊》

相关热词搜索:上海 建筑 历史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历史保护建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