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_暗暗地改变自己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黑暗里面,可以有很多活动。这些活动或者在体验馆主馆旁的一个房间进行;还可以安排“到会”,就是将参与团体所提供的场地变身为“黑房”。但无论在哪里,这些活动都希望参与者在黑暗里体验一个全新的感官世界,从一个我们平时没有发现的角度去体会生活。比如“黑暗中约会”,是名副其实的“blind dating”;黑暗中的品酒会等等。没有以貌取人的先入为主,完全是靠聆听。在这些活动中,视障导赏员担当了工作人员,更重要的,是启发者这一重要角色。
  
  暗中品酒
  
  进场前,随机地安排,两个人一组带进会场。进场之后,你压根就不知道跟你同一桌的是谁。这跟其他衣香鬓影的品酒会不同,这里没有人关注你的穿着,也没有人关注酒的包装,大家只能专注于酒本身。
  品酒师陆洁珊是视力正常的,但为大家送酒的工作人员则是受过训练的视障人士。陆洁珊是第二次主持黑暗品酒。在黑暗中,大家不拘泥于酒名、包装。曾有客人告诉她,本来他对某种酒有偏见,从来不喝。但经过黑暗品酒会之后,他才发现那种酒也有其独特之处。大家回到光明之后,不仅见到了刚才所品尝的酒,而且在“相认”之后,才发现,刚才在黑暗中文质彬彬、博学幽默的,原来就是那个穿T恤短裤的大叔!
  
  暗中作乐
  
  黑暗音乐会入场的方式很特别,十几人拉着一根长长的绳子,各人握着各自的绳结,在视障导赏员的引领下进入会场就坐。一区的观众脚踏软软的草地,听着鸟鸣;二区的观众脚踏甲板,周围是轻轻的海浪和海鸥鸣叫―这场黑暗中的“声演会”,是在“公园”和“航船”上举行的。
  现场有30多名视障导赏员,他们除了引领大家入场,照顾大家的需要之外,还负责制造特效。当你听着空灵的演唱的时候,阵阵微风拂过―这是遍布各个角落的视障导赏员们拿着手摇扇制造的“杨柳风”。当嘈杂的马路声效响起,你能嗅到汽油味―这也是视障导赏员们的杰作。而那梦幻般的风铃,在会场每个角落丁零而至―这是视障导赏员们拿着风铃穿梭在你的身边。
  香港歌手黄耀明是这次“暗中作乐”的表演者之一。他说在黑暗中表演,的确有点不习惯,思想在黑暗中会飞得很远,会想很多问题,他必须不断提醒自己,才能专注地表演。但看不见观众,观众也看不见他,这也让他很放松,所以他干脆就穿了件运动服上场。但最启发他的,是视障的工作人员:“他们非常灵敏,很好地帮助了我们。而且,平常我们这一行,经常在镁光灯下,成为大家的焦点,或多或少会有点自我保护的机制。但这次的经历,反而能让我放松下来,学会信赖。”
  
  行政人员工作坊
  
  所谓的“行政人员工作坊”,其实是“黑暗中对话”和一些培训公司合作搞的活动,时间长短随参与团体的需要而定。一般是三个小时的标准训练:头两个小时是在黑暗中活动,后一个小时是在光明中反思。
  在黑暗中,大家会被要求去共同合作完成一些小任务,比如说泡茶、冲咖啡、堆砌东西等等。导赏员Julian说,在黑暗里面,大家放下了“以貌取人”或是“先敬罗衣后敬人”的观念,面临同样的挑战,好像大家的等级观念会相对淡化一点。
  有一次,两名公司高层和两名大学毕业生共同接受一项堆砌东西的任务。做惯了高级管理人员的一位参与者,试图像在公司那样发号施令,让他们按照他的意图进行,结果弄了很久,都不能完成。当任务进行到一半,一把细柔的女声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结果一言惊醒梦中人,任务很快完成了。事后出来,大家才知道,那细柔的女声,是来自那名刚毕业的大学生。
  事实上,在“行政人员工作坊”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被要求做一次领导者,以及一次配合者,慕求大家都尝试在不同角色中的位置,学习聆听,学习“将心比心”。

相关热词搜索:暗暗 改变 暗暗地改变自己 我暗暗叮嘱自己 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