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双千工程”解民生_温州市新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在辽宁省新民市,有这样一群百姓,他们的生活或许不够富裕,甚至还面临着诸多困难。而如今的他们,却收获着“最大的幸福”。那会是什么样的幸福?谁又在创造着这样的幸福?   
  谁是要感谢的“他”
  2011年5月,本刊记者来到辽宁省新民市采访了这样一个家庭:
  大学生小雨、二级精神残疾的父亲和四级肢体残疾的奶奶。一家三口,三间破瓦房,生活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里。
  73岁的奶奶爬上炕,踮起脚就够着了塞在木椽子里的纸板,拉下纸板,露天的屋顶就显露出来。土炕前置放了一张桌子,没有化妆品,没有女孩子的首饰,甚至没有属于90后女孩子的一点物品,或许这张桌子的承载的记忆就是奶奶的药品和小雨俯身写作业的身影。
  由于小雨父亲无法劳作,家里的收入就全部来自那18亩地的苞米。18亩地即便不能致富也可以生活自足。小雨的奶奶告诉记者,农作时需要雇人,种子、农药、化肥需要购买,再加上遭遇了水灾,使得去年入不敷出。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在这里一亩地常年收入也就1200元左右,去年水灾按三成收入算,18亩就是6000元多些。而雇人、种子、农药、化肥等加起来需要5000元左右,确实没有什么收入。
  水灾已经让这个家庭生活窘迫,而接下来小雨考上大学所需要的9000元学费,让这个家庭更加难以支撑。奶奶把所有的亲戚都借了个遍,使小雨如愿以偿。然而采访结束时,奶奶告诉记者还得感谢一个人,是他,给了一家人最大的帮助,让一家人有了生活的理由,等小雨毕业第一个一定要感谢他。是谁让奶奶如此感激?
  老王是一个捡垃圾的大王,这也是记者采访的第二站。老王屋子的四周已经被垃圾层层包围,纸、瓶子、旧衣旧鞋等等,想要进入家里也只能踩着垃圾过去。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王不仅精神有问题,心脏也有问题。只知道捡垃圾,却不懂卖,钱的概念更不清楚。记者在老王的屋外见到了他83岁的老母亲,老母亲说,自己的傻儿子,不跟着他过怎么办?谁来照顾?地要花钱雇人种,老王捡垃圾也不挣钱,连最起码的吃饭都是问题。然而老母亲告诉记者,多亏了他,提供了生活用品,米、面、油等半年都用不完,过一段时间说还要来看望他呢。话完,老母亲满眼泪水。采访结束时,老母亲目送着我们远去,或许不知道该怎么表示感谢,嘴里就一直念叨着“谢谢大家”。
  
  “他”的一举一动
  奶奶口中的“他”和老母亲口中的“他”是谁呢?“他”就是辽宁省新民市开展的“千名机关干部包扶千户贫困户”(以下简称“双千工程”)活动中千名机关干部的一个缩影。
  新民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年底开展的“双千工程”,是为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生活中实际困难,为“抓民生、促和谐、不断增加人民福祉”的一个举措。“双千工程” 由新民市委书记高航、市长刘澜波亲自担任组长,全市53个单位,1000名机关干部,包扶对象是1000户贫困户,其中乡镇700户、街道300户。新民市民政局长薛国贤告诉记者,民政部门担负着贫困户的选定,并且严格把关指标分配,切实包扶那些最有需要的贫困户。
  新民市在各单位均有主要领导任包扶小组组长的同时,深入贫困群众家中,详细了解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包扶方案,重点解决帮扶对象在农业生产、劳务输出、就医和子女就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截至2011年4月22日,“双千活动”已经完成两次大规模组织入户帮扶活动。在春节前,为贫困户送去了过节急需的米、面、油、肉等生活用品,让贫困家庭过个好年;为就医、就学及其他方面急需资金的贫困家庭送帮扶资金。据统计,新民市共为群众送去包扶资金、农用物资、医药、书籍等合计35.5万元,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
  这也就是奶奶和老母亲为什么都要感谢“他”的原因。而“他”还在积极努力。
  “双千活动”不仅在加大持续力度的同时创新帮扶方式,还充分结合部门职能所长,积极为当地政府和群众提供服务。新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晓军告诉记者,人社局在做好包户工作的基础上,下一步充分发挥单位职能,利用职业技术学校平台,针对贫困家庭专门开设计算机、电工、中式面点、瓦工、月嫂、制造等实用热门专业,为贫困家庭送去创业技能,创造就业机会。同时,积极参与所在乡镇畜禽养殖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网改造等工作,全力推动扶贫开展工作。
  
  认识问题才能得成绩
  对于“双千工程”的发展,新民市委书记高航给出了记者这样的答复:“事实上更重要的是与农民朋友交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解决目前过不去河的事情;然后研究他们发家致富的渠道。既输血又造血。”而对于发展中面临的困境,高航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双千工程总体来讲没有什么太大的阻力,但是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就需要各级干部明白“双千工程”的意义在哪里;在帮扶过程中既要解决生活问题又要解决生产问题,并且要持之以恒。”
  高航告诉本刊记者:“新民市利用五年搞包扶工作,一是在包扶工作中,可以让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通过帮扶受教育,同时让广大干部和群众拉近关系,促进干群关系;二是让群众得实惠。”
  从奶奶千叮万嘱的感谢,到老母亲的“谢谢大家”,干群关系已经显而易见,而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某机关干部为大学生解决学费问题。在帮扶人手中,本刊记者看到了大学生的感谢信,在这里只节选一部分内容:
  每年学费的资助,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表示感谢,这意味着我将不再为贫困而发愁,妈妈也不用为了我的学费而担忧……我大学在读,其中包含着妈妈的辛苦,更包含着社会广大好心人的关心。有一对一帮扶,结对子帮助我,使我的学费得以解决;有关心群众的好党员干部,关心着我们这个困难家庭……困难使我学会了珍惜,珍惜这来着不易的一切;使我学会了坚强,面对困难更加坚强;使我学会了感恩,学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我现在优异的成绩,用未来辛勤的汗水,来回报帮助我的所有人。
  这封信中,感激之情不用言语,而让记者更加注意的是那句:有关心群众的好党员干部。一个孩子能够感到党的温暖和党员干部的关怀,这应该是“双千工程”最好的褒扬与最大的意义所在。
  
  “更重要的是与农民朋友交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然后研究他们发家致富的渠道。既输血又造血。”

相关热词搜索:新民 民生 工程 新民“双千工程”解民生 双千工程 双千工程问题办理平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