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过度检查怎么办【你被过度检查了吗?】

发布时间:2020-03-2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有媒体近日报道,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等问题不仅增加了患者负担,还可能对其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在这个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有一天你感觉胸疼,自然会想到要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可能会把你假想成重症患者,让你进行彻底的检查才肯下诊断结论。实际上,你或许仅仅因为抑郁而胸疼,但你的心脏却为此承担了毫无必要的检查。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对于没有任何心脏病发作迹象的人而言,他们没有必要接受心血管扫描检查。图像测量的使用频率最高,危害也最大。而目前,用于心血管扫描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心电图,它的原理是通过记录心脏兴奋地电活动过程来协助医生分析和诊断心脏功能异常,从而指导医生手术和相关药物处理。
  近年来新技术层出不穷,CT血管造影术和核磁共振成像这种无创扫描逐渐成为各医院常用的检测手段,前者主要通过X射线的断层扫描来发现心脏的细小病变,后者则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来绘制心脏结构。新技术的成像清晰度高,医生据此得出的诊断结论更为科学,但相应患者也承担了更高的费用。
  其实运用CT技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一,当患者出现一定症状的时候才能适用,因为这时患者体内存在病灶的可能性很大;其二,在拍X光片或是B超都没有达到预期检查效果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做CT。
  过度检测的危害可以表现为急性与慢性,被检测者在短期内因检测而受辐射的剂量过高,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随机反应。更多的时候,检测的辐射剂量是日积月累的,被检测者会慢慢出现毛发脱落、嗜睡腹泻等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就是因为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已经发生了病变。
  美国约霍普金大学的心脏病专家认为,像CT血管造影术这样的新技术尽管很受人们关注,但是临床实验中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它们真的对无症状患者有作用。此外,CT血管影响术也没有列入防预和治疗心脏病的最佳方案,因为这样可能导致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滥用CT扫描技术,患者因此遭到不必要的强辐射。值得提醒的是,一次CT扫描产生的辐射量是常规X光线检查辐射量的数十倍,它们面临的患癌风险也更高。真正能从CT扫描和相应的积极性治疗中受益的是那些已经表现出心绞痛或者呼吸急促之类症状的患者。
  对于“过度医疗”,一方面是市民齐声声讨大处方、大检查,但又不自觉地更喜欢用新颖昂贵的技术。一方面是医院出于经济利益、医生出于自我保护而对“过度医疗”欲罢不能。“过度医疗”有没有明确的界线?市民在就医过程中又该如何判定自己是否遭遇“过度医疗”呢?
  简单说,过度医疗是超过患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一般来说,对过度医疗判定的基本准则是:治疗是否产生预防作用,是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是否能延长病人的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3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虽然过度医疗有法可依,但是应该认识到,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不可能完全解除的。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要防范过度医疗,患者可从以下几点予以把握:对医疗的侵袭性和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有所认识;有创治疗前,可多询问医生,多请专家医生会诊;慎用抗生素;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需要签字的知情书。
  (潘阳综合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过度 检查 你被过度检查了吗? 医院过度检查 过度检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