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电影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0-04-0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金陵十三钗》   国师的黄昏   必须承认,《金陵十三钗》(以下简称《十三钗》)的确是近年来张艺谋电影中难得一遇的上乘之作。有赖耗资6亿之巨的制片成本,影片美术置景、服装、化妆、道具等制作,无一不是极尽精雕细琢之能。刘恒、严歌苓两位知名编剧联手创作,历时5年打磨剧本,也使得张艺谋一扫几部前作叙事孱弱的劣势,呈现出对于叙事节奏和情感张力的成熟掌控,这一切让人疑心:巅峰时期的张艺谋,是不是要回来了?
  大概在每个中国导演心中,都有一个南京大屠杀背景的故事,区别只是在现实中拍还是在心里拍。《十三钗》以唱诗班少女孟书娟的角度,讲述一群秦淮河畔的风尘女子闯入教堂避难,最终由她们替少女参加日军占领南京的庆功会。正是这个角度让张艺谋找到了翻拍的自信,他自认为“别人再拍多少年,我们还是会不一样”。
  所谓“不一样”,本质并未超出此前几部大屠杀电影的叙事策略。战争,是暴力的终极形态;妓女,是审查所能容忍的色情观看尺度。《十三钗》依然在贩卖“暴力”和“性”两大永远的畅销元素。
  所以你还会看到《十三钗》里另外一个故事:一个白人男性,由一个酗酒的财迷,化身为小林大悟式的入殓师,最后变成了辛德勒式的义人。这是一个极具匠心的设计,它高度吻合美国主流商业片对人物编码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在成功作品的基础上不断揣摩金球和奥斯卡的心思。
  跟小说原著相比,张艺谋还有一处改编值得玩味:严歌苓小说中日军要求神父交出唱诗班少女,植根于日本男性崇尚的处女情结,他们要以征服者的姿态,霸占少女的初夜。仅就创作而言,原著的处理,无疑剑指日本部分的国民性,同时也以兵不血刃的描写控诉了这场战争的残酷和非人性。质言之:小说的处理更深刻。
  《十三钗》叙事流畅,煽情到位,算得上近来国产大片中经得起打量的代表作。但它致命的缺陷,就是太过浅显。从男人的角度反战,它不及《辛德勒的名单》;从女人的角度,它不及《望乡》;从孩子的角度,它不及《太阳帝国》。它张开触角全面出击,却哪一块都没有突破。怨不得《华尔街日报》批评它“极具奢华,充满好莱坞式的视觉特效,却毫无情感冲击力”。
  平心而论,目前只有张艺谋,会在4年前就开始为片中的演员进行全国式的海选,在调动资源和声势动静方面,他始终代表着中国电影导演能够抵达的最高规格和顶级手笔。在担任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之后,张艺谋的国师地位进一步得以巩固。与官方媾和后,昔日的旗手级导演,以惊人的速度丧失着一个艺术家最可贵的批判意识和反思深度。《十三钗》极其工整,制作几无硬伤。他的电影生意越做越大,却再也看不到《活着》里那种穿透时间和人心的力道。著名编剧芦苇曾经这样评价《霸王别姬》和《活着》:我以为我们终于开始,谁知道,那就是结束。――谨以此语,怀念曾经昙花一现的大师和经典。
  
  
  南京大屠杀该怎么拍?
  图宾根木匠
  
  脱胎于1988年老电影《避难》的《金陵十三钗》因为置入南京大屠杀的背景而带有了截然不同的意味。虽然评论一部电影的维度几乎是无限多元的,但对中国观众来说,南京大屠杀就像一道空前沉重的苦难之碑横亘于前,一旦涉及这个主题,首要――甚至惟一的衡量标准就是:大屠杀被拍好了么?
  既然是沉重的历史事件,影片的叙事基础当然应该建立在历史事实之上。电影不是纪录片,必须合理虚构,而对南京大屠杀题材而言,这往往又容易陷入极端化的两难困境中:片面强调日军的兽性,反面人物会有脸谱化嫌疑,性格塑造也不易立体;一厢情愿地描摹侵略者的“人性”,又丧失了历史真实,发展下去也会歪曲影片主题。
  从这个角度讲,《金陵十三钗》做得很到位。一来,微观叙事的角度框定了影片的叙事出发点,不会像《南京!南京!》那样刻意弄日军视角,最终顾此失彼不伦不类;二来,影片对日军兽性既有血淋淋的事实呈现,又有克制的人性化表达。应当说,张艺谋在这一叙述分寸的拿捏上,十分到位。
  在深沉的苦难叙事中,抵抗也是不可忽略的线索,《金陵十三钗》有意强化了这条线索。而且,影片塑造的是英勇献身的国军士兵群像,这一点在内地电影里已属不易。在影片中,国军狙击手特意撤出了教堂,在交战区与日军同归于尽,这显然避免了纠结史实的困难。应当说,片中的抵抗战士事迹都是催人泪下的,但相较而言,这条线索还是不无刻意之感,当抵抗战士的“使命”完成后,这条故事线便戛然而止。
  提及南京大屠杀,后世常常与纳粹屠犹相提并论。其实两者的区别不小。在英文语境中,纳粹大屠杀一般用Holocaust(shoah)来表述(也有不同意见),南京大屠杀则常用Massacre一词,两者的意涵差别很大。所以,在讨论《金陵十三钗》时,影片在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跨国传播方面,贡献不可不察。
  不过,也正因此,影片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松散。妓女在本片中化身为“圣女”,既救赎了女学生,也救赎了假神父。饰演神父的克里斯蒂安•贝尔演技有目共睹,但他在《金陵十三钗》中,显然颇显游离,台词、举止都比较表面化。与出演的好莱坞电影比起来,《金陵十三钗》给他的发挥空间并不大。
  二战后,西方出现了被称为“见证人文学”的大屠杀小说,南京大屠杀的叙述其实也有这个维度。总的来说,我把南京大屠杀叙述归纳为5个核心问题:谁作见证?谁当英雄?谁遭苦难?谁获救赎?谁负责任?《金陵十三钗》基本都做到位了。书娟的画外音叙述,既是张艺谋从《红高粱》起就熟悉的手法,也是见证人的最佳体现。
  《金陵十三钗》的另一个文化母题是《红楼梦》,金陵女子“万艳同悲,千红一哭”,在影片中也有淋漓尽致的展现,不过张艺谋似乎更擅长北方的粗犷美学风格,对江南女子的细腻温婉,表达起来并不自如。

相关热词搜索:电影 电影 韩国电影 电影免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