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观下优化学校武术课程内容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学校体育武術课程开课率较低,武术课教学内容较单一与随机,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观念下,通过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武术本身的内容及特点的研究,发现武术促进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内容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质测试的方向吻合,鉴于此,针对学生各时期的身体及生理特点,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的分组,对小学一二年级、小学三四年级、小学五六年级、初中高中及大学四个阶段的校园武术课程内容的更科学安排进行探索和内容优化设计。
  关键词:学生 体质健康 优化 武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2—0085—03
  1 学生体质健康观的再次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等一系列制度,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 7 月 7 日教育部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 年修订) 》,以下简称《标准》。这些制度与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反观之,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反映肺脏功能的肺活量测试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学生重要的健康问题;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形态发育继续水平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包括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趋势开始出现拐点,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相比2005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1]针对自1985年至201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连续下降的严峻形势,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体育总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
  虽然学生体质健康跟诸多因素有关,但是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体育课作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最主要方式,通过完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便欲显重要。
  2 优化学校武术课程内容的依据
  2.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分析
  《标准》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生长发育特点,将学生分为小学一二年级、小学三四年级、小学五六年级、初中高中大学四个组(见表1),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体重指数(BMI)与 肺活量评价指标贯穿小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
  2.2 现阶段学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对我国252所普通中小学的武术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很不乐观,有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3]; 田芳兵在《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一文中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中学的武术开课率仅占40%,即使开课也只能选择最简单的徒手内容,武术器械几乎没有,有的体育教师武术水平较差,能教武术内容的教师仅占48%左右[4];黎桂华在《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中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北、广东、甘肃等20个省、直辖市150所中小学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武术的总开课率只有32%,武术教学内容逐渐向统一性、灵活性、多样性方向发展。[5]
  综上,我国学校体育中武术课在朝着机动灵活性发展的同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开展率较低、专业武术教师较少、武术课内容比较单一等主要问题。
  2.3 武术内容的分类与特点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就内容而言,武术按地域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或按拳种及特点分为少林、武当、峨嵋,或分为南拳、北腿,也有的按习练的侧重点不同分为内家、外家[6],有的按照时期划分为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
  在《中国武术教程》中对武术内容的分类:武术分为套路运动及搏击运动,套路分为单练、对练、集体演练;单练包括拳术及器械;拳术包括自选拳术、规定拳术、传统拳术;器械包括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对练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包括徒手集体演练、器械集体演练以及徒手与器械集体演练;搏击运动包括散打、推手与短兵。
  无论根据什么标准对武术内容进行划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武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武术在学校作为一门体育课程进行教授,不可能将武术内容教授得面面俱到,况且武术课走进校园仅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学校并没有在体育课中开设武术课,如果要让武术课在学校体育中走得更远,传播得更深,首先必须先做到普及,然后才能百家争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育总局在武术推广上做出了很大努力,其中包括编创各种套路,如五步拳、三路长拳、少年规定拳、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初级刀术、棍术、枪术、剑术、竞赛长拳、南拳、刀术、棍术、枪术、剑术等,而这些规定套路正是绝大多数高校培养专业武术教师教授的部分武术套路,也就是说这些规定套路是拥有最多专业武术教师的套路,而在学校中进行推广的最佳切入点也就正是这八大拳种器械及集体套路(见表2)。

相关热词搜索:体质 武术 课程内容 优化 学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