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神童级的文学家?

发布时间:2022-08-1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中国古代也有很多令人称奇的神童级人物,像我们比较熟知的曹冲、甘罗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神童。当然除了他们还有不少的神童出现,他们天资聪颖,年纪轻轻却出类拔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都有哪些神童级的文学家吧!

1.蔡文姬 六岁能辨弦音的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妥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才女和文学家。蔡文姬自小就能诗善文,尤好琴瑟之音。六岁那年,文姬缠着父亲要他教她弹琴,蔡邕于是先弹一曲。但由于弹奏时用力过猛,不小心把第一根弦弹断了,自己还没察觉,照弹不误。文姬却马上听出来说:“父亲,您弹断了第一根弦!”蔡文姬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2.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胜似神仙的人物,运筹帷幄于手掌之中,三十六计在他手中简直就是信手拈来。据说诸葛亮去水镜庄拜师学艺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俗的智力。水镜先生给学生出了一道难题,只要可以让我答应你们走出庄园,你们就等于学到了我的学问。其他的同学一筹莫展,只有诸葛亮故意惹怒先生,出言不逊,结果先生果然让他出去了。连先生都没有反应过来,诸葛亮就自己揭露谜底了,先生明白之后立即让他出师,后来果然证明诸葛亮是一个拥有远大谋略的人。

3.李白李白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性子豪放不羁,风流才子,实则内心苦闷,一生不得志,只能醉情于酒水之间,借酒消愁愁更愁。他的才气从小体现出来了,五岁就可以诵六甲。别人家的小孩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李白就可以背诵很多文章了。十五好剑术,少年时期的他写出来的诗已经广受赞扬。虽然他这么有才,但是一直漂泊在外,直到被玉真公主引荐才真的受得了任用。

4.老子李耳十多岁时,楚国征服宋国,李耳却说:这不一定是件好事。楚国以前弱小,所以没有人注意,才得以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现在打了胜仗,树大招风,从此就不得安宁了。一年之后,发生楚晋城濮之战,楚国惨败。人们认为他有未卜先知的神力。周襄王要李耳传授其本领。李耳说:我并非未卜先知。世间的事物,都有内在的规律;一切事物都是相辅相成,可以互相转化的,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周襄王很佩服,就留李耳在朝中做官。

5.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七岁的时候就可以写诗了。作为李白的朋友,杜甫也丝毫不逊色。李白五岁的时候是会背诵,学得多,但杜甫只比大两岁的时候就可以写诗了。虽然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但是能够有这样的才气也是着实让人佩服的。你觉得呢?那个时候的你有这样的智慧吗?

1.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能诗后为唐初四杰之一。2.唐代诗人李贺,年少能成诗长成后号称“诗鬼”。3.伤仲永的主人翁,方仲永。4.王勃,六岁能诗能文,被称为神童!5.司马光,就是让全国小伙伴背书的家伙。

柳永的《少年游》思接千古,誉为用自然笔法写难达之情,好在哪?

柳永为了考取功名,曾经在长安漫游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让他对功名富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词的风格也渐渐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下面这首《少年游》便是一首怀古伤今的离别经典之作,柳永曾作为“西征客”来到唐朝旧都长安,在灞桥这样极具传统象征意义的地方,自然想起与友人的离别之情,柳永徘徊桥上,神思徜徉,离愁顿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词人开篇写在灞桥乘舟离开长安时的所见所感,“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直接点明所咏对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杨柳如烟,灞桥横卧,这景色一如汉、唐时代。灞桥是离别的象征,暮色容易引人生愁,无论是景色还是情思,都让人深感羁旅漂泊之感、异乡离别之愁,除此之外,诗人还特意点到了“风物尽前朝”,这种思接千古的写法,是人世沧桑、世代更迭的见证。如此一来,前两句便将叙事与怀古相接,空间的迷蒙感和时间的悠远感交织在一起,带给人沉郁深沉的思考。

接着,词人继续写景以突出离愁别恨,“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既“古”且“衰”的杨柳,百代以来,不知道被攀折过多少次了,本应婀娜的细腰似乎也变得憔悴不堪了,词人用拟人化的手法,以哀景写哀情,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的频繁,突出了别恨的深重。

上片五句,词人通过眼中景、心中情,不仅表现了离别的悲凉,而且伤别中有怀古,思绪渺远,给离别增添了一种历史沧桑感。下片词人开始描写送别后的景象,也即离开长安后,置身舟中的所见所思所感。

词人说“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这比上片的景象还要凄清,词境也无限延伸,灞桥离别,本就令人伤感了,偏偏又当日落时分,秋色连天,夕阳残照,给本就萧瑟的景象,更增加了惨淡的色彩,也给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黯淡的阴影,令人颓丧、怅恼的景物与词人自己的离愁别怨交织在一起,使人愈增离恨之感,延绵不断的愁思,犹如长满了香草的沼泽一样化不开。

末尾三句“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词人将“阳关曲”和“断肠声”相呼应,转而从听觉方面写离愁,越发显得苍凉浓密了。词人客中尝尽离别滋味,本就够凄凉了,现在耳边听得阳关曲起,旧怨加上新愁,可谓悲凉至极,让人肝肠寸断了,词人目之所遇,耳之所闻,离情无不纷至沓来。最终,词人只能独自倚在画船的船舷上,将那种孤寂难耐的情怀洒向一江流水。

柳永的这首词,紧扣景物,以景喻情,将离愁的情思与历史的沧桑结合起来,虽然没有触及具体的史事,但通过富有韵味的景物,十分传神地抒发了离情别绪,波澜起伏的感情,虚实互应的写法,让情景相互交织在一起,笔力遒劲,境界高远。

词人不加丝毫议论,只通过凭吊风物,就抒发了无限感慨,灞桥、古柳、夕阳、阳关,每个意象都十分饱满,《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词洁辑评》更评价说“屯田此调,居然胜场,不独晓风残月之工也”,这些说法,无疑是正确的。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历史诗词少年天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