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诗句来历的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2-08-1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1. 断肠

形容悲伤到极点多用断肠、肠断、肝肠寸断。传说东晋时有个姓桓的大官到蜀地去,船在三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跟着船走了数百里还不肯离去,后来跳到了船上,气绝而死。剖开它的肚子,只见肠已裂成一寸一寸的了。桓某知道此等情景后,内心十分不忍,命令把这个手下人革取不用。从此,形容悲痛到极点就用肠断或者断肠了。

中国历史上虚构的最著名的人是谁?

虚构最著名的人物,我认为有三个:

第一个,苦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最终等来的是自己的丈夫薛平贵。

历史上西凉国的历史十分短暂,并没有薛平贵这个人,王宝钏当然也是虚构的。只不过,文人们希望用这样的励志故事,和忠于爱情的故事,给人们以正能量的激励而已。

第二个,忘恩负义的负心汉代表,秦香莲的丈夫,娶了公主忘了糟糠之妻的陈世美。

《铡美案》产生于后世,用了明朝时的真人的人名,用到了宋朝作为背景编的小说,同上一个故事差不多,反应的是古代文人“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美好理想。实际上在妇女不能独立生存的年代,这样的理想虽然很美好,现实当中却少有人能做到。

第二个,大破天门阵,带领宋军抗辽的穆桂英。

宋朝灭亡后,许多文人对宋朝的各种制度,和社会发展情况十分怀念。由于对宋朝以文抑武的制度诟病颇多,所以希望出现一些无敌的猛将,挽狂澜于既倒。除了现实当中出现过的真实历史人物狄青、杨延昭,又虚构出杨宗保、穆桂英等英雄人物,让北宋的历史看起来不那么压抑。

当然,民间平话、小说、戏剧当中,虚构的历史人物应该还有,只是我一下子只想起了这么几个,欢迎其他网友补充。

是否有必要让孩子坚持背诵古诗?

学古诗词是非常有用的:

一、可以增加个人文化素养;

二、可以陶冶个人情操;

三、可以畅情抒意条达情志;

四、可以提高思想境界;

五、可以增长个人文学历史知识。

为什么要用是否呢?本身,这个答案,只有是!

古诗词学习是语文学科少有的从小初高一直都在强化学习的知识类别,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从小坚持古诗文的诵读和学习,会让我们的语文学习越来越好,越来越轻松。

坚持从浅到深的古诗积累,符合小初高语文学习的要求,比如李白的古诗学习,小学是《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初中是《行路难》《将进酒》,高中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的古诗文学习,小学是《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初中是《定风波》《江城子》,高中是《赤壁赋》《超然台记》......

古诗文是中学语文的重点难点,从小坚持诵读积累,会让初高中的语文学习会更轻松。不管学任何知识,钢琴、舞蹈等其他文体活动,学到一定的成就都要坚持;古诗词也一样,学校的学习是片段式的,家长跟孩子的学习就要是连续性的。古诗词的学习,相对其他特长培养,需要的时间少,获得成效大:

1、古诗学习不需要那么多时间。一首古诗,短则20秒可以读完,长的《琵琶行》也不过4-5分钟,每天10分钟诵读,日积月累就会收获很大;

2、古诗学习可以体现量的积累,达成学习的量变到质变。古诗文诵读是可以用首或者篇进行统计的,已经会的古诗一首首登记,从《春晓》《咏鹅》《静夜思》《登鹳雀楼》等等开始,然后到《如梦令》《行路难》《将进酒》《定风波》等等,整个学习过程是可以记录和量化的,成就感是可以累积的。

3、古诗文的学习可以多层次的。首先是读,比如《蜀道难》生僻字多,先注音朗读,读了就有收获呀;其次是记名句,还是拿《蜀道难》,读了几遍,至少会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样的名句;然后反复读背,背诵全文;最后是用,在作文和演讲里化用里面的句子,这个时候这首诗真的就成为我们自己的了。

古诗文的学习,千万不要有那么大的功利性,比如一定要背下来,一定要一天背一首等等。学习的核心是日积月累,细水长流。坚持在已经积累的古诗的基础上去拓展,每天坚持诵读10分钟,假期可以多一点,终会让我们的语文能力不断强大,语文成绩稳定提高!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历史诗词 故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