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考视角下初中历史复习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中考是中学生的一次重要挑战,中考决定了学生高中后教育资源的获取量,初中生一向将中考成功作为其初中生涯的最高目的。因此,中考复习问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系统的在中考前为学生做初中历史全面复习。做好中考历史复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引起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历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课程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断地总结和归纳出适合于每个学生的复习和记忆方法。本文将以川教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为例,详细地做出分析,研究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中考视觉;策略
  历史教学在教学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初中期间教导好学生的历史观念,对于学生以后认知全面的历史与辨析历史有积极的作用。中考历史考试是一份兼容了多方面内容的全面考试,为了备战中考,学生要懂得统筹兼顾,不让自己在历史学习上,有明显的漏洞,因此在历史复习阶段,学生就不能再无重点的盲目复习了,要学会有系统,兼顾全局的复习。
  一、仔细审题,用心做题
  首先是古代史,要紧抓王朝时间的顺序,要根据这些朝代的兴衰来推断它所处时代的经济,文化和军事行动,学生不要因为题目模棱两可就紧张,仔细分析,按步答题,总会找到正确答案。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这首朝代歌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的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脉络,从而帮助学生在历史考试中多角度回答问题,而在2017年四川内江卷中,选择题第一题就关于中国古代史,问1405年,当时的皇帝派郑和出使西洋,问当时的皇帝是哪位?从年代来看,1405年晚于元朝,早于清朝,所以根据朝代歌,只有明朝,又因为郑和是出使人员,所以要选明成祖朱棣。
  二、史论结合,取得高分
  根究新考点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史论结合,否则不得拿全分,按照这一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史论结合的答题方法。在江西省2017年中考试题中第17题第二小问,“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单的说当时的欧洲的军事,经济的领先世界,还要论证其他地区为何在当时落后于欧洲,通过二者的比较,与真实的历史结合,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史论结合的要点是论文条理清晰,论述流畅,有足够的史实去支撑论点,发表自己对历史的独到观点,学生只有掌握了史论结合的答题方法才能在论证题中取得高分。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注意要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联系史实,文笔流畅,条理分明,结构合乎逻辑。
  三、重點复习,把握规律
  在现在培养学生的人物分析能力成为了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近几年的中考大题目的范围大多在西方新文化运动史和中国近代史中选取,而在这个范围内,事件史明显多于人物史,因此,在教师告知学生考点范围后,学生要学会重点复习,不能因为人物史比事件史有趣,就只复习人物史,因为中考是考察学生全方面知识的考试,在具体复习中,学生要学会整体把握历史知识,根据历史时间线分析,要明确的认识到历史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是有规律的,通过古今联系,分析原因,结果,探究其中规律,用一整套方法,得出结论。复习并不要像上新课一样,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摸清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加以熟悉,同时,注意课本上的图片,因为考试时常常会插入课本图片,所以图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所在时间段,并帮助判断。
  四、吃透教材,课外热点
  教材是所有考试的依据,中考也不例外,学生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就必需掌握教材的全部知识,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反而拉大学生分数差距的是基础题,中考历史内容广泛,涉及世界各国历史,死记硬背那些数量繁杂的历史知识,不如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则事半功倍,将自己掌握不全面的知识点分批记录,通过对课本的分类,分成必背知识和大体掌握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大体吃透教材内容。并且让学生多做练习,在实际应用知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行复习课程,加深学生对历史教程的理解,中考以能力立意,中考历史更是强化中学生历史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分析各种历史现象。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历史问题解决方法与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解决,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认识这些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历史小测验中,熟练各种习题与解决方法,抓好单元训练,在考后的评讲中,注意图、文、表的综合测评,并在评讲结束后要求学生做好错题分析,与找与历史事件相似的生活热点。
  五、结束语
  历史是人类传承的重要手段,学习历史是为了当代人了解国家的进程,让现代人向着祖先在历史中的地位前进,所以人们要在学生时期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学生习初中历史的好坏,在一方面也代表着其初中学习的好坏,所以学生和教师不要因为历史是副科就不予以重视,教师也要掌握精确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历史,诚切希望教师们能够在这一方面多做努力,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汪胜峰.浅谈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0,(11):57.
  [2]孟虎.浅谈历史中考复习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176-177.
  [3]郭雪梅.初中历史中考有效复习的策略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相关热词搜索:探究 视角 中考 复习 策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