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路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对于引导和促进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法治;教学开展;策略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时代性不强
  我国中学教育中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都是穿插在《道德与法治》的课本当中的,由于升学压力没有专门的法治教育课,专职的法律老师也没有,学生、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就决定着法律知识的传授效果。一系列因素导致中学生法治意识薄弱,学法氛围不够浓厚等现状,还好目前新更改的教材已经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改进,许多法律知识不仅明确而且实用。只是教师的教授方式还有待改进,目前来看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让学生感受对法律的需求,更没有了解什么样的形式才是当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这久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变化,跟进教材的变化,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让法治意识培育有明显的效果。
  1.2过于单一的培育途径
  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授还是停留在理论灌输为主,形式化的东西过多,法律意识的培养不能只是简單的普法教育,不能停留在单纯的告诉学生有哪些法、哪种法,没有办法让学生参与或模拟参与到某种法的运用。真正的了解到法律的作用,法律的知识。学校的应试考试使得《道德与法治》中法律知识的传授比较零碎,缺乏实践的检验途径,学生单纯的背会某个法律条例,并不会在乎他有没有深入理解并且知道在哪可以运用的到。内心有没有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路
  2.1丰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式
  很多时候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内容不感兴趣,是因为教师永远都用一个恒久不变的讲课方式,这样的讲课方式不管哪一个学科的教师都会使用,不考虑班级学生的兴趣,也不考虑学科之间的差别,只是单纯的按照教育大纲,完成教学目标就可以了。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一个主动的知识传递者,学生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但是两者之间并没有过多的交集,最终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不好,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不好。要改变这样的课堂现象,首先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灵活多变的运用掌握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所采用一些问题导入、情境创设,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等形式,而且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自己的教学形式丰富起来,学生对自己的讲授内容感兴趣了,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2.2以学案引导学生预习,是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切入点
  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中一定包含着预习这样项活动。预习环节是体现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预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之前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了解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懂,或者是有疑问,这样在课堂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提问。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和有效。预习也不能只靠学习自己进行,毕竟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习习惯也有不同,尤其是对那些不喜欢预习,或者不知道怎么预习的同学来说,教师的课前预习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教师的预习指导主要是指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导学案是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的重点内容编写的,方便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有据可依。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所编写的导学案要分出三个层次来,一个是基础知识方向的,一个是学习方法方向的,还要一个是能力提升方向的。这个三个方向针对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教师在课前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以此为依据进行课堂的教学设计。
  2.3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是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支撑点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教师职能是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期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代心理学也指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人主动进行知识构建的过程,在构建的过程中,人们对知识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作为一个与生活非常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认知知识,感悟知识。正是因为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所以就要求教师多为学生创造一些现实情境,对情境的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才会对自己的所学的知识感到熟悉,逐渐建立起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现代教师要好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最新最感兴趣的教学材料,在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把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此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离不开教育合力的参与,教师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集结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教育合力指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道德与法治教育本身就是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学生开展该方面的教育,必须要注重调动多方力量,合力对学生展开积极的影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尽可能创设条件提供实践平台,在亲身体验中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不断深化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34-135.
  [2]郑士国.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52-53.

相关热词搜索:新课改 思路 初中 治教 道德与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