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下册

发布时间:2017-01-1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世界历史下册篇一:世界历史下册

世界历史下册 3-9课基础知识测试

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八一三”事变。 八、慕尼黑阴谋

班级 姓名

一、巴黎和会与《和约》1、时间:年1月;地点:。 2、操纵国:国总理克里孟梭、国首相劳合乔治和国总统威尔逊。

3、《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处分德国,与德国签定。 二、华盛顿会议与《公约》

1、时间:年;地点:;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2、操纵国: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3、《:九国代表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件,,遵守各国在中国的“”、“”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三、凡尔赛体系

1、凡尔赛体系: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

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地区的统治秩序。

3、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体系”。但这一体系隐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1、时间:年;(首先在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主要特点:、、。 五、新政

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2、时间:年。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前提:;特点(手段):。 3、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制定《制与调节。

4、新政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5、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六、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形成标志:1933年的战争策源地形成。

2、表现之一:纳粹党利用“ ”,打击德国共产党。

3、德国法西斯还掀起迫害因:①历史原因:欧洲久远的反犹传统; ②个人原因: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端厌恶犹太人;③现实原因:西方大国实行政策。七、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形成标志:大战的战争策源地形成了。

2、“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

1、年9月;地点:德国的;与会国:德、意、英、法。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

3、影响①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护自己的安全;②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4、后果:养虎为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意义:标志着 九、二战的全面爆发 1、时间:9月1日

2、标志:德国军队对 3、影响: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十、苏德战争的爆发 1、时间:6月

2、标志:德军发动了对的侵略战争。 3、重大战役:(领导) 十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时间:12月7日凌晨

2、标志:日本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

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即事件。 3、影响: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十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1、时间:年1月1日 加国:美中苏英等26国

2、标志:《》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十三、保卫战 1、时间:1942.7——1943.2

2、意义:是二战的转折点十四、会议

1、时间:2月 ,会议地点:苏联的。

2、会议目的:为了协同作战,尽快打败法西斯。

3、会议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4、主要内容:①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②决定成立。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十五、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时间:年6月6日

2、标志:的开辟。、意义:配合苏联东西夹击德国,加速其灭亡。 十六、德国投降

1、时间:年5月8日

2、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的结束。十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战争结束的标志:时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2、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事件:

①1945年8月8日,美国向日本的、投掷原子弹。

②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③中国军队也展开大反攻,发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击。 十八、二战的影响

1、影响: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启示:①;

③。 十九、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经济繁荣的原因: ①;②;③。 3、根本原因:。

二十、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1、主要特征是

2、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3、影响: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地发展,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二十一、欧洲共同体

1、成立的目的: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

2、成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

3、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

二十二、欧洲联盟的建立及其相关政策 1、时间: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 2、相关政策: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

3、作用: 二十三、日本的崛起

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 2、崛起的原因:①;②; ③;④。(日本实行“”政策。)

3、地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世界历史下册篇二:《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图文版

世界近代史(下)

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它们根据各自的利

益结盟,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峙的军事

集团。随着这两大集团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密布着战争的乌云。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的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工业产量方面,英国一直遥遥领先,法国次之,德国和美国分别居于第三位和第四位。70年代后的40年间,发生巨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居第二位,而号称“世界工场”的英国却退居第三位,法国则居第四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已被列强瓜

分完毕,后起的德国对殖民地占领的现状极

为不满,极力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德国外长

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

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

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

在激烈的角逐中纷纷寻找伙伴以壮大自己的力量,逐渐结成了两大对立的

军事同盟。

三国同盟 1879年,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等地区,德、俄关系日趋紧

张。为了阻止俄、法结盟,进一步孤立法国,德国加紧拉拢奥匈帝国。8月,德国宰相俾斯麦与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安德拉西秘密会谈。10月,双方在

维也纳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1881年,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在德国的拉拢下,决定投靠德、奥。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在维也

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

心,意大利是其中的动摇者

《德奥同盟条约》规定:如果两

世界历史下册

国其中一国遭到俄国的进攻,另一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如果其中一国遭到除俄国以外的另一国家进攻,双方应互守善意的中立;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则应共同作战,直到双方议和为止。

《德奥意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的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应以全力

援助;如果德国遭到法国的进攻,意大利也要担负同样的义务;如果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的进攻,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

三国协约 19世纪80年代后期,德、俄矛盾进一步加深,俄、法关系日益密切。为了对付德国,1894年,俄、法两国正式结成同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德国实力的急剧膨胀,英国深感威胁严重,放弃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奉行的 “光荣孤立”政策,1904年,与法国签订了《英法协约》,1907年,又与俄国签订了《英俄协约》,最终形成三国协约。

《英法协约》规定:法

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

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

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

权力;划定两国在暹罗(今

泰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放

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

英国则让给法国西非的一

些殖民地。

《英俄协约》规定:划

定波斯(今伊朗)南部为英

国的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

的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中立地带,对两国平等开放;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外,即承认英国在阿富汗享有特权。

随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霸世界,纷纷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

英、德展开激烈的海军竞争。1905年,英国开始制造一种新型的无畏战斗舰,德国知道这一消息后,于次年修改海军法案,把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为制造无畏舰。而英国则决定,德国每制造一艘军舰,它就要添造两艘。1883年至1908年,英国海军军费增加3倍多,德国增加9倍多。俄、法、德、奥展开了疯狂的陆军竞赛。大战前,俄国的陆军总数居欧洲列强之首,德国仅次于俄国。各国军费猛增,1902年至1911年,德、奥分别增加约1.4倍,法、俄分别增加约1.3倍,意大利增加约1.7倍。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你读过世界文学名著《好兵帅克》吗?这是捷克作家哈谢克撰写的一部政治讽刺小

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他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

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展现了战争空前残酷的情景。

这场大战是怎样拉开序幕的?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产生了

怎样的后果?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史海中去探寻吧!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已独

立的塞尔维亚,1914年6月底,在波斯尼亚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

想敌人的军事演习。6月28 日,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和他的妻子一同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检阅完毕,斐迪南夫妇在乘坐敞篷车前往萨拉热窝市政厅途中,遭到隐蔽在路边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的枪击,斐迪南夫妇中弹身亡,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使两大军事集团异常兴奋,成为它们发动战争的绝好借口。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奥匈帝国外长就叫嚣:“到了该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德皇威廉二世也叫嚷“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之后,俄国立即实行总动员,宣布支持塞尔维亚。8月,德国对俄、法宣战,并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对德宣战。接着,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分为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对德作战;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南线,奥匈对俄国与塞尔维亚作战。西线具有决定作用,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战争分为三个阶段:1914年是第一阶段;1915年~1916年为第二阶段;1917年~1918年是第三阶段。

凡尔登战役 1916年,德军企图一举打败法国,重新在西线向法军发起了强大的攻势。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德军以密集的炮火、大量的毒气弹等猛攻凡尔登。法军拼死防守,伤亡惨重。这次战役异常残酷,双方一共伤亡70多万人。在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人们把凡尔登战场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凡尔登位于法国东北部,距巴黎135英里左右,是

法国没有失陷的要塞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军事重镇。

它由一个凸入德国防线的大规模堡垒综合体保卫着。德

军选择凡尔登作为进攻的目标,是企图利用法国人对凡

尔登的感情,迫使法军倾其全力投入战争,然后加以歼

灭,以达到“使法国把血流尽”,从而迫使其投降的目

的。

2月21日,德军6个半师27万人,在近1000门大

炮的支援下,开始进攻凡尔登。德军炮群以每小时10

万发的速度,把炮弹射向凡尔登堡垒。其中13门16英寸口径的攻城榴弹炮,射出每颗重达1吨的炮弹摧毁凡尔登的建筑,以掷雷器发射装有100多磅高爆炸药和金属碎片的

榴霰弹毁坏法军的堑壕。小口径高速炮射出的霰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众多法军毙

命。再加上毒气弹、喷火器的攻击,凡尔登危在旦夕。

2月25日,贝当将军受命为凡尔登地区司令。在贝当

的率领和援军的支持下,凡尔登守军誓死抵抗,多次打退了

德军的进攻,最终保住了凡尔登要塞。

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双方先后投入了各自的

大部分兵力参战。到12月,法军收复全部失地。这次战役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此后,德军

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为了牵制德军,在凡尔登战役的进程中,英法军队于7

月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索姆河战役。在这次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攻击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三国同盟的战败告终。这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战国家的直接战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

大战不仅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而且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历史下册篇三: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

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淄博十中 张孝楠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单元主题:

本学习主题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代表,概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变化的基本状况。

二、单元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知道欧洲联盟;

(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史实、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矛盾重重,经历了曲折和波动。

3、过程与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后在经历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之后,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际经济联系中的有利地位,成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成立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3年11月“欧洲联盟”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洲联盟各国的竞争力。

战败后的日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特别是重视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经济,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从50年代中期起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第九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学习目标:

1.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富强国家的。

2.在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3.无论是战后经济的繁荣发展,还是新经济的出现,科学技术在美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断证明了“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这一观点。请结合美国经济的发展,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二.课前预习,完成下题

1.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二战远离美国本土,对经济的破坏较小,相反却刺激了经济的发展②积极利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③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宏观调控④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济援助

A.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2.下列对美国新经济特点的表述,准确的是()。

A.信息化 B.信息化和全球化 C.滞胀 D.全球化

3.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是在()。

A.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中期

C. 20世纪80年代后期 D. 20世纪90年代

4.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是()。

A.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B.美国政府不再支持经济发展

C.出现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的现象 D.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的缘故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你知道吗:多媒体展示《硅谷》

(这是一个奇妙的地方,96年时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个百万富翁,1998年这里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2.一试身手:多媒体展示《1950---199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表。

(你能对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做一个大致描述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复习旧知,二战的各国经济的影响。

(一)、战后的繁荣

说一说:展示《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图,图中的数据表明了什么?

各抒己见:请结合有关二战的史实说明五六十年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原因。

(二站初期,美中立政策,大发战争横财,军事工业迅速发展。经济重心由东逐向西部和南部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二)、危机和经济调整

小组讨论:进入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遇到哪些问题?

进入80年代,美国经济状况又如何呢?

(教师及时归纳并解释通货膨胀的概念,完成表格内容。)

(三)、新经济的出现

小组讨论:美国是怎样解决困扰经济发展问题的?

(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自由空间:以“美国经济与教育、科技”为题组织自由发言。(让学生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四.活动与探究: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制成一个示意图,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总的来看,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起伏变化大,经济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调整状态: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繁荣;7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实力地位下降;80年代,通货膨胀明显,债务负担沉重;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五.作业:思维拓展题

新经济虽然是以美国近十年来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而引申出来的一个全新概念,但其赖以依存和发展的两块基石──全球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早已超出了美国的国界。因此,新经济已非美国经济的专利,其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请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谈谈我们应如何抓住这次机遇。

第十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学习目标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一片废墟。但二者在短短几十年内,经济便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西欧和日本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2003年,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确定欧盟的铭言为“多元一体”。请结合欧盟的发展情况及其宗旨,谈谈你对“多元一体”的理解。

二.预习课文,完成下题

1.下列不属于战后西欧经济繁荣原因的是()。

A.美国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大量的援助

B.西欧各国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发挥了高素质人才的优势

C.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D.战争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2.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繁荣的共同原因是()。

①都接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②都引进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③都受到朝鲜战争的刺激作用④都进行了一定的社会改革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3.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日本 B.德国 C.欧盟 D.美国

4.20世纪6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

A.日本 B.联邦德国 C.英国 D.法国

二、填空题

1.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 ,简称 。

2.欧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称为 。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了“ ”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再次腾飞。

4.1964年,奥运会在日本成功举办。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图片《重建柏林》、《二战后的欧洲城市》等

(战争的巨大破坏,一片废墟,当时人们对欧洲的重建普遍不抱任何希望,有人甚至认为仅把柏林市的瓦砾清除干净就需要20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简直比登天还难。事实果真如此吗?)

2.图片《欧盟总部》、《欧盟旗帜》,播放欧盟盟歌《欢乐颂序曲》。

(这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是何时出现的?它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一、欧洲的联合

考考你:你知道“西欧”的概念?

(在自然地理概念上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摩纳哥。二战后,在国际政治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

课堂讨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教师及时引导: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由于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是由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如核能、计算机、激光、宇航等。同时,又对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制造等进行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技术改造,对农业部门也注意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的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次,战后美国加大对西欧的经济援助在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指的是西欧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

看图学史:《15个欧洲联盟成员国》

(教师启发式提问:欧盟包括哪些国家?它的前身是个什么组织?)

特色论坛:欧共体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欧共体”。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思维拓展:欧洲联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二、日本的崛起

议一议: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导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主观: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重视教育及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等。客观:美国的扶植。)

想一想:美国为什么要扶植日本?怎样扶植日本?

(美国为了争霸世界,把日本变为对抗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

三、知识图表(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完成)

相关热词搜索:下册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世界历史下册导学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