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培养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高校辅导员而言,工匠精神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工匠精神即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概念和含义,其后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工匠精神;辅导员;职业精神;培养;路径
  一、相关概念的概述
  (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近年来社会中较为流行的词,其代表的是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随着工匠精神在社会中的渗透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氛围,全社会开始崇尚劳动、技能以及坚韧隐忍的精神。具体而言,即表现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坚韧不拔,善于隐忍;技术传承,技能传播。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
  所谓职业精神,即从业者和就业者对于自身职业的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责任、职业追求的理解和掌握。高校輔导员的职业精神应当具有其独特的特征,以自身职责和职业特点作为前提条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职业标准,关心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了解学生,坚持自身原则,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在辅导员岗位上发光发亮,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辅导员对自身职业认知模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文化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不断出现矛盾,又逐渐有效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对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元化的时代发展中,高校辅导员扮演着多重角色,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德育教学的开展者、为学生服务者,还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毕业前的就业咨询者等,甚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辅导员将扮演更多的角色。这也意味着高校辅导员所承担的责任与其他工作人员相比也更多,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和标准也更高。但是有的辅导员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对自身角色认识不清,对自身职业认知界定模糊,不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另外,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高校辅导员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疲惫感,失去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辅导员的职业情感投入不够
  首先,由于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多重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权责划分不明确的现象,很多教师只是在承担责任,当高校布置相关的学生工作时,辅导员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不需要做,自己应当对什么活动承担什么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责任的相互推诿。久而久之,辅导员的个人不良情绪会逐渐积累,丧失积极性;其次,高校辅导员的事物繁多,复杂的眼前事物占据了其大多数的时间,也难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无法在教学活动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也难以找到自身工作的目标和重心,本职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工匠精神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培养路径探索
  (一)不断提升辅导员踏实专注的心理状态
  踏实专注是所有的高校辅导员都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由于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多元化和责任的重大,日常工作面临的主要工作对象又是学生,辅导员不得不提升踏实专注的心理状态。相关教育部门对高校辅导员的定位是:从事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规范其行为。由此可以看出,辅导员的责任重大,要履行以上职责,辅导员首先应当具备踏实专注的心理状态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选择辅导员岗位,就选择了责任,做好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准备,在实际工作中端正态度,摆正自身角色定位。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并且及时调整自身心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工作任务,努力奋斗,精益求精,做到质量与效率并重。
  (二)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情感
  一方面,高校应当鼓励辅导员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活动中,正确认识职业,热爱职业,制定职业目标并为此努力奋斗。高校应当注重辅导员职业成就感和职业荣誉感的形成和强化,辅导员相比其他教师,应当具备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在学生学业开展过程中,辅导员应当时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和理念,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时刻为学生着想,与学生成为朋友,深入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职业情感的强化可以帮助辅导员发掘自身价值,通过对职业工作的掌握和评估,不断充实自己。高校应当将辅导员的管理与考核作为其晋升、奖惩、职称评定的标准之一,定期评选表扬优秀辅导员,从而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三)培养辅导员的创新精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对高校辅导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基础上,辅导员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信息化社会为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计算机等已经成为辅助教学的主要工具,基于此,辅导员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设施,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整合分析。同时,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和教学活动。辅导员还应具备收集掌握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适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大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作为“伯乐”,应当用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去挖掘学生的优势,找出学生的长处,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后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培养应当不断提升辅导员踏实专注的心理状态,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情感,培养辅导员的创新精神。
  课题项目:此文章为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培育(TY170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钟思琴(1985.7-),女,汉,湖南长沙,讲师,硕士研究生,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慕欣茹.工匠精神引领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精神培养路径[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3):52-55.
  [2]李星星,张晓明.辅导员职业之“工匠精神”的养成与实践[J].青春岁月,2016(10).
  [3]姚琨.弘扬工匠精神之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路径探析[J].魅力中国,2017(12).

相关热词搜索:精神 探析 工匠 辅导员 路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