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典

发布时间:2017-01-1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经典篇一:中国历史十大经典战役

中国历史十大经典战役

NO.1 牧野之战

“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现代人根据史书记载的天象,甚至推算出了具体时间是公元前1106年2月4日。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汇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军的共约17万人于牧野。

NO.2 城濮之战

面对锋芒必露的楚军,晋文公选择“退避三舍”,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对于楚军3路兵马实行各个击破,最后战斗以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王,会盟诸侯结束.

NO.3 长平之战

秦赵为了上党的归属展开了3年的拉锯战.雪球越滚越大,最后出现了百万人大战的局面.赵王"临阵换将",派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相对应的秦派上了战神级人物白起.白起创造了一个兵力接近而围杀对手的奇迹,45W赵军全军覆没.

NO.4 巨鹿之战

项羽破釜沉舟,以三万之众带三天的口粮打败秦将章酣率领的三十万大军.此一役消灭了秦主力军队,为汉朝的统一奠定基础,也成就了“霸王”之赫赫威名.

NO.5 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

韩信率领3万汉军,面对号称20万的赵军,以"背水一战,致之死地而后生",开创了中国历史战争的一场新典范.

NO.6官渡之战

曹操以两万之众击败原绍十万大军,奠定了曹操同意整个北方的基础.

NO.7赤壁之战

没什么好说了,人人皆知,只是兵力大概为3万:20万,没有演义说的那么多。 NO.8淝水之战

什么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有“投鞭断江”,皆来源于此.东晋谢玄以8万对前秦苻坚80万.

NO.9朱仙镇大捷

狄雷、岳云、严成方、何元庆4员小将主动请缨攻打金军重镇朱仙镇。金银铜铁8柄大锤左挥右抡,上挡下砸,骁勇无比,直杀得金兵鬼哭狼嚎。岳家军大获全胜.“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在河南取得顺昌、郾城大捷,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 NO.10 淮海战役

60万对80万,历史以来在中原大地上最辉煌宏大的战斗,堪称大兵团运动战的教科书,共产党勉强凑足的60万人马战胜了国民党80万精锐部队并歼灭了其中的55万。

历史经典篇二:经典的历史著作

经典的历史著作

虞云国、周育民《中国文化史年表》

严耕望《治史三书》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

许倬云《西周史》

刘宗绪等《世界近代史》

段炳麟等《世界当代史》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美国读本: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上、下册)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后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国史大纲》

朱东润先生传世名著《张居正大传》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杨志玖先生主编《中国古代官制讲座》

柏杨先生《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

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

梁启超、苑书义、黄波《李鸿章传》

冯天瑜先生《张之洞评传》

陈寅恪集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港版)

[美]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 《台大历史学报》香港珠海书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贡德·弗兰克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天涯明史文集》

《二十五史》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艾伦-阿克塞尔罗德 《历史学家箴言录》

许倬云《历史分光镜》

费尔南.布罗代尔《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古代史》

哈·麦金德著 《历史的地理枢纽》

茅海建先生著 《近代的尺度 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周宁先生编著《契丹传奇》

陈乐民先生 《欧洲文明十五讲》

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李零先生《中国方术考(修订本)》

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导论

姜鸣著 《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

易中天《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马克.布洛赫传世名著《历史学家的技艺》

朱瑞熙先生《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许倬云先生等著《中国历史论文集》

李学勤、艾兰 编著《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

《中国历史的谎言与真相:罗马与长安》作者:凌沧洲

《中兴之臣还是卖国贼:原来李鸿章》作者:牛贯杰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剑桥战争史(杰弗里·帕克)

台湾版《中国历史图说》第5集

台湾版《中国历史图说》第6集

台湾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

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史考论》

丹尼尔 布尔斯廷《美国人》三部曲

陈平原、夏晓虹《点石斋画报 图像晚清》

中国近代皇朝的军队(公元1520-公元1840)(明末至清中期-鸦片战争)??44 中国内战时期军队(1911-1949)(中华民国成立至新中国成立)??44-45 唐代笔记六部??45 瀛涯胜览??45 梦蕉亭杂记??45

中国现代的军队(1937-1949)(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45—46 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46 《兴盛与危机》??46—47

《1966—1976:文化大革命十年史》??47—48 樊树志先生《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48 夏鼐先生《敦煌考古漫记》??48—49

葛剑雄,安介生《四海同根: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49 杨金鼎主编《中国文化史词典》??49-50 孙占元《左宗棠评传》??50

林梅村先生《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50—51 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51—52

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52-58

戴超武著《敌对与危机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58—59 美国内战/图说世界战争 ??59—61

宿白先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61—67 罗志田先生《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晚清民国学术书系》??67

杨天石先生《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发微》??67—68

桑兵著《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68—69 顾准先生《希腊城邦制度》??69 (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译《中国史通论》(上下册)??70—71 【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71—72 左玉河著《失去的机遇: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再认识》??73 (日)江上波夫著,张承志译;《骑马民族国家》??73 阎照祥先生著《英国政治制度史》??73-74 潘旭澜先生著《太平杂说》??74

第一部分 中国文学

《诗经选》(毛舜钦注)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

《魏晋南北朝诗选》(丁夏选注)

《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

《唐诗三百首》(朱洙)

《宋诗选注》(钱钟书)

《宋诗三百首》(金性尧选编)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

《唐宋词选》(人民出版社)

《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鲁迅全集》

《女神》(郭沫若)

《子夜》(茅盾)

《家》(巴金)

《骆驼祥子》(老舍)

《围城》(钱钟书)

《曹禺选集》

《青春之歌》(杨沫)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艾青诗选》

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

《论语》

《墨子》

《孙子兵法》

《孟子》

《老子》

《庄子》

《荀子》

《论衡》(王充)

《不真空论》(僧肇)

《物不迁论》(僧肇)

《神灭论》(范缜)

《坛经》(慧能)

《张载集》

《四书集注》(朱熹)

《传习录》(王阳明)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读通鉴论》(王夫之)

《严复集》

《仁学》(谭嗣同)

《孙中山选集》

第三部分 外国文学

《伊利亚特》(荷马)

《奥德修记》(荷马)

《神曲》(但丁)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浮士德》(歌德)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红与黑》(司汤达)

《悲惨世界》(雨果)

《高老头》(巴尔扎克)

《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玩偶之家》(易卜生)

《母亲》(高尔基)

《卡夫卡短篇小说选》

《泰戈尔诗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雪国》(川端康成)

《老人与海》(海明威)

《百年孤独》(加西亚)

第四部分 外国文化

《理想国》(柏拉图)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忏悔录》(圣·奥古斯汀)

历史经典篇三:历史经典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七年级历史·上

材料三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韩非子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的?

答:过群居生活。(2)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3)开始人工取火。山顶洞人时代开始

2、见下面两个远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个远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

(2)假如这两个远古人类遇到一起他们会说什么呢?请你依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描述一段他们的对话,对话中要体现出各自的体态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

答:(1)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

(2)此题可任意发挥想象,但一定要符合史实,体现出各自的体质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 可参考以下对话:

北京人:你好。我怎么没见过你啊?请问你住在哪里?

山顶洞人:我就住在这个龙骨山的山顶上啊,你呢?

北京人:真的吗?那我们还邻居呢,我就住在山里的洞穴里。

山顶洞人:咦?你怎么长得与我们不一样啊?身上穿的树叶做的衣服啊?

北京人:对啊,我们的模样还有些象猿呢,你们穿的衣服好漂亮啊?怎么做的呢?看样子你们生活得比我们好多了,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山顶洞人:好啊。我们是用骨针把兽皮缝制成衣服的,看我们脖子上挂着的装饰品,都是经过我们的磨制和钻孔而成的。我们还会人工取火。

北京人:哇,太羡慕你们了。我们可是比你们差远了呢,我们只会打制一些粗糙的石器。我们虽然也会用火了,但是只会保留天然火,根本不会人工取火。我们离得这么近,真的应该多象你们学习才是。

山顶洞人:好,欢迎你。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人喜欢用红红火火比喻兴旺,因为火是活力的象征。2005年11月11日20点15分,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揭晓,是五个拟人化福娃。其中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出福娃欢欢的头部纹饰是什么图像?象征着什么?

(2)原始人类是怎样得到火的?请以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例,说一说他们的对火的使用。 答:(1)火焰的纹样。象征着奥林匹克圣火。

(2)可以从几种渠道得到火;大自然雷电生火;火山爆发引燃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等。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4文物是形象的历史。请根据下列的图片中的文物,结合你所学的史实,说一说在图片上你所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1)图一:

(2)图二:

(3)图三:

答:(1)图一是元谋人的牙齿,据测定,这种原始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图二是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可知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会制作打制石器,也称为旧石器。

(3)图三是山顶人的装饰品和骨针,可知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有孔的器物。

5、见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是 式房屋,图二是 式房屋。

(2)图一和图二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处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你知道他们分别都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吗?

(3)这两处原始居民房屋结构的不同与什么有关系?你能试着说出来吗?

(4)请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再现其中一处原始居民的生活情景。

答:(1)半地穴 干栏

(2)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

(3)它与南北方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的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建筑地穴式的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

(4)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想象中史实正确即可)半坡略。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某聚落遗址 ,出土了成堆的稻谷、稻秆,以及用水牛等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材料二:1954年,某考古队伍在陕西发现距今约6000多年的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农具,.陶器、粟粒、白菜种子等。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的是什么遗址?

②这两者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2)共同点:都开始了原始的农耕生活;都使用磨制的石器;都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已经建造房屋,过上定居的生活。(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历史经典)不同点:生存年代和地点不同:河姆渡距今约七千年,们于长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种植粮食作物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是粟。房屋结构不同:河姆渡住着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

答:归类:图一和图四为一组。图二和图三为一组。说明:图一为猪纹陶器,图四为陶质的微型舟,都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文化遗存,体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图二为半坡彩陶盆,图三为半坡尖底陶器,都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文化遗存,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半坡博物馆是于1957年建成我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包括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和两个文物陈列室。前些年,《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氏族村破败不堪,半坡博物馆经营惨淡》。文章指出,如今的氏族村已经破败不堪,很少有人游览,展馆破旧不堪,甚至出现局部坍塌现象。展览文物的博物馆自己也变成了“文物”。

材料二:2006年6月12日晚,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新的遗址保

护大厅正式揭开神秘面纱。与原保护大厅相比,新保护大厅加宽了参观通道,增设了辅助展厅,扩大了建筑面积;增厚了围护墙体和改变了屋面结构,增强了保温隔热性能,更有利于遗址保护。

请回答(1)材料一提到半坡遗址博物馆,如果你是半坡博物馆负责人,你会考虑在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里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哪些遗物。(2)为了改变游客稀少的情况,你会策划哪些表演、游戏项目再现当时的半坡人的生活?

(3)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你将向游客怎么介绍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4)材料二中半坡博物馆新的遗址保护大厅建成,为了扩大宣传,请你帮他们设计一条宣传语吧

8、(1)磨光的石器、木制的耒耜、石刀以及骨制箭头、鱼叉、鱼钩。人面鱼纹盆等彩陶。

(2)策划舞蹈、打斗、陶埙及大祭祀表演,仿古猎奇,娱乐休息,欣赏参与祭祀歌舞节目,进行古器具和工艺纪念品制作表演等。

(3)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主要粮食作物是粟。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内设灶坑,供炊煮和取暖。会制作彩陶,有的出现一些刻划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4)追寻米饭之源,体会原始文明。

9、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他的贡献有哪些?这些传说的真实性的证据是什么?

答:(1)指的是黄帝(2)他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他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传说铜器、车船也是他发明的。远古时代存留下的先民活动遗址与文物,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依据。

10、阅读下列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1)《礼记》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叫什么?

(3)举例说明当时是怎样“选贤与能“的?

(4)“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答:(1)原始社会时期。(2)意思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应推选贤能,有才能的人当部落联盟首领。这种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禅让”。(3)相传,尧年纪大时,主动提出了后继人的问题。部落首领们推举了贤能的舜。尧对舜进行了长期的考察,舜的表现十分突出。尧死了以后,舜便接替尧的位置,担任了部落联盟首领。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4)既具有高尚的品德,又具有卓越的才能。

11、阅读下列材料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登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接续其父未竟的事业。禹受命治水,他发愤治好水患。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撵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

规划治水大计。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所以他是“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洪水导入长江,排入大海,终于有所归依。

请回答:

(1)禹生活在什么时期?

(2)通过材料的介绍,请你说一说他是用什么办法治水成功的?

(3)通过材料你总结一下他取得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通过他治水成功,给你哪些启示?(可从治水成功的原因,及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角度去思考。)

(5)直至今天水旱灾害仍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答:(1)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2)他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用疏导的办法治服了洪水。(3)他与群众同甘共苦,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还有创新的思想等。(4)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有创新思想,不能墨守陈规,要有坚强的毅力等。也证明了,人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5)我们要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2、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 “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

日亡吾亦亡矣。”

材料三 “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请回答:

(1)请为材料一中的图片命名。

(2)材料二是夏朝最后一位统治者说的话,他是谁?结合材料一谈一谈他的暴政。

(3)材料三是商朝最后一位统治者说的话,他是谁?他统治如何?

(4)这些统治者,都认为自己的统治可以长久,有上天的保佑,他们的话对吗?什么事实可以证明?

(5)结合他们的统治的最终结果谈一谈给你的感想与启示?

答:26、(1)以人当坐骑的夏桀。(2)桀。他经常带领大批贵族饮酒作乐,还把人当坐骑,甚至把老虎放在人口集中的地方,目睹人们逃命取乐。(2)纣。他极端荒淫残暴,大肆搜刮财富,大规模修建宫殿园林。宠爱妲已,日夜饮酒作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3)他们的话是错误的,最后他们的暴政,导致了国家灭亡。(5)感想:暴政可以亡国,统治者应以人民为重。应该实行仁政,这样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27、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这是商朝略图,图中A处是现在的河南安阳,商朝曾定都于此,请你回答商朝是在什么时候由谁把都城迁于此,当时此地叫什么

(2)商朝鼎盛时期的势力范围已经比夏朝时有所扩大。请你说出夏朝的统治中心,并绘制出一幅商朝势力范围的示意图。

相关热词搜索:经典 历史 历史经典产业 历史经典书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