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8-07-1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概述,从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薄弱三个方面入手,解析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提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近几年,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国家在财政税务管理方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财政收支体系的全面优化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财务以及会计核算机制的改革,同时也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严格的标准。然而,从目前情况来说,因为事业单位没有构建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无法适应财政管理体系改革需求,财务体系的落后,会导致财务问题频频出现,制约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因此,事业单位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管理方式,实现事业单位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一)财务管理的特点
  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大多数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的特殊性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标准与要求方面和一般企业存在较大差异,具备自身特性[1]。首先,具有政策性,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大都体现了财政领域的分配关系,是国家财政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涉及面广,如果不按政策法规办事,就会造成单位财务管理的混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其次,具有多元性,由于不同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不同,财务管理的要求和方法也不一样,需要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采用适合自身特性的管理方式,不能搞“一刀切”;第三,具有复杂性,事业单位为了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来源方面呈现出多样性,核算和管理方式更加复杂。
  (二)财务管理要求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部门体系中的一部分,其财务管理工作也具备一定的公益和服务特性。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财务的管理作用,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突显事业单位服务特性,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当前事业单位的收入的大部分都纳入财政国库系统统一管理,支出也是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执行,大家都普遍认为不会出现财务风险。事实上,只要有经济活动产生,就伴随有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职工风险意识淡薄,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来临时无法及时做出识别和应对,就有可能引发财务危机,进而影响整个事业的发展。或者片面地认为财务风险就是资金风险,风险管理都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没有从单位层面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重视,责任落实不到位,也是诱发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为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保证。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对相关人员行为进行约束,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但是,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认为财务管理就是报销、记帐,有的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部门,财务人员配备不足,一人多岗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财务工作的独立性、专业性得不到保证,财务管理职能被弱化,无法全方位开展工作。甚至有些财务人员在执行自身职责时,还会受到领导层级的干涉和影响,给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增添了难度[2]。因为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无法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引导和规范,会引发诸多财务管理不合理情况,从而影响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三)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薄弱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作为单位的资金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资金核算和财务账的登记工作,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购买和使用管理,两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如果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薄弱,会严重阻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反之,如果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忽略了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极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重购买,轻使用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登记,或者分类不一致,导致财务帐和固定资产部门帐不对应,实物和帐也对不上。2.人员进出、资产转移,没有及时办理资产交接及变更手续,使用者和责任人不一致,责任不明晰。3.没有按规定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家底不清,一些可用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重复购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4.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报废,单位总资产虚增,没有按规定程序处置固定资产,容易引发舞弊行为。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财务风险是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的重要因素。日常工作中,如果财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所以,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事业单位需要转变内部职工的管理理念,充分注重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工作,提升职工风险管理意识,并且让其自主的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实现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3]。其次,要构建风险预警机制。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做好风险探究工作,结合自身运作情况和需求,设定对应的风险预警控制点,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加以防范和把控,减少财务风险出现。最后,要完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个人、部门绩效考核范围,以此激发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二)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财务管理环境,为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加强财务核算,把现代化管理方式和理念融合到财务核算工作中,借助现代化技术,提升核算结果的精准性,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突破。同时要加大财务监督力度,尤其要重视发挥财务的事前、事中监督的作用,对可能出现的违规违纪的苗头,及早发现纠正,杜绝管理漏洞。最后,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成立内部审计机构。通过设立专门的内审部门,或者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利用各种形式,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但是单位内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的财产。因此,做好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工作,能有效的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作为本单位固定资产主要管理部门要共同承担起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的责任,认真履行职责。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固定资产使用行为,提升整个单位资产管理意识[4]。其次,优化资产管理方式,要采用先进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专业人才参与固定资产管理。最后,事业单位领导要重视资产管理工作,不仅要花好钱,更要管好物,把资产管理融合到绩效考核工作中,促使资产管理工作朝着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时,要想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处理,以此达到管理质量提高的效果。同时,还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加强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增强事业单位发展实力,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臧超.新形勢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机遇和对策[J].商业经济,2013 (13):98-99.
  [2]孙海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6(06):101-102.
  [3]蔡民波.刍议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43-44.
  [4]迟晓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3 (33):132-133.
  (作者单位: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相关热词搜索:若干问题 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 探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