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历史的转折

发布时间:2017-01-1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电视剧历史的转折篇一:《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央视“黄金档”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引来巨大反响。该剧讲述了邓小平1976年复出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带领党和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重重阻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本以为看这部电视剧的观众都是像我们五六十年代的这茬人,因为这段“历史转折”我们都经历过,有过切身的感受。意想不到的是,许多80后也爱看,碰到一起,还和我们这些过来人聊起有关这部电视剧的许多很有意义的话题。类似这样“无代沟”,是很少见的审美现象。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史诗性质的电视剧,写的是伟人,出场的很多是曾经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级干部。但是剧中有一种务实的精神,抓住历史事件、历史场面,在细节上入手。第一集中,领袖们先后去世,被批判的邓小平赋闲在家,为儿子擦身,鼓励子女靠真本事吃饭。出门为国家,在家为父母,这些细节写出了邓小平朴实、平凡而伟大的情怀。在中央与“四人帮”搏击的关键夜晚,邓小平淡定地吩咐给孩子们分家产:每人留下一张照片。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平、廉洁和艰苦奋斗的写照。第二集中,粉碎了“四人帮”,老百姓家家户户吃螃蟹,邓小平一家也吃螃蟹,面对针对他的两种社会舆论,邓小平处变不惊,要大家继续吃螃蟹。这反映出邓小平关心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走向,而没有把个人荣辱放在心上。第三集中邓小平得急病住院,高级干部纷纷前往探望,尤其是出院后他和叶帅的热情拥抱,反映了民心党心,表现了生死与共的老战友的真挚情怀。邓小平主动请求抓科技和教育,也是他一贯务实作风

的体现,要做具体的实事,而不是空谈!

关于邓小平的影视剧拍过不少,而写这段“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却是第一次。观看此剧,有三个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是邓小平复出。当初中央安排他抓全面工作,但是邓小平却选择了分管教育和科技。教育与科技乃是事关祖国前途的大计。1977年,刚刚复出的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并作出了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剧中展现了1977年恢复高考,及邓小平与应邀进京的苏步青等科学家共同参加科学座谈会的故事。其中还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著名学者马寅初看到这个特殊的班级,既有叔侄同班的,也有夫妻同班的,于是笑着对同学们说,这真是世界奇观。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是一次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更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深刻印象之二是,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冲破观念束缚,敢闯敢试,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留下的一堆烂摊子,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的匮乏,更体现在思想上的教条和僵化。该剧重点描写了《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情节,这些鲜见的内容首次在荧屏上呈现,而这篇文章引发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对“两个凡是”的否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

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今天,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步入了深水区,突破利益藩篱,动自己的奶酪,还是要有当年小平同志坚持改革的勇气、解放思想的锐气和责任担当的正气。

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深刻印象之三是,小平同志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小平同志有一句经典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电视剧中有一个情节:小平同志视察大庆油田的时候,问一名生产能手、劳动模范月收入是多少。职工回答:45元2角。小平同志感慨地说,收入太低了,再不能搞平均主义了,要按劳取酬。小平同志心怀人民,尊重群众,他推动的改革开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美满幸福的日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热爱人民,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科教兴国,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在举国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让我们继承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全面深化改革,坚信“中国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不懈奋斗!

电视剧历史的转折篇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开播,立刻受到热议。片子全景式再现了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中国全面改革开放这八年中的中国政治历程,除了邓小平作为主角,片中出现华国锋等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述了官方银屏从未直接展示过的一些细节。这让很多观众感到惊喜。

继去年毛泽东120周年诞辰纪念之后,从年初开始,外界就一直非常关注今年中央领导集体将以何种形式纪念邓小平,并将其视为如何看待新中国“前后三十年”、如何处理革命遗产与改革开放之间关系的信号。

如果以时间的长度和出现的频率对比,历史上以“改革”著称的人不算多。战国时的商鞅、吴起,一跃而至宋代的范仲淹、王安石,再跃已是明代的张居正和清代的洋务派以及戊戌变法——“异代不同时”,但人物的命运却约略相似。在中国传统的史书里,“祖宗成法”是最高的政治正确,因此,“改革”的人,往往评价都不甚高,甚至非议颇多。

然而,从清代被敲开国门之时,“改革”,就成了中国一成不变的主话题。从晚清的革命到解放战争,从三大改造直至改革开放,贯穿于其中的主命题都是“变”——在这个“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纪,“改革”,一方面是改,一方面是革,逐渐成了一项绝对正确的政治话语和旗帜,一直至今。从这个意义上,也是“放眼二十四史,变革未如今日”。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始终是中共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议题。当年苏联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批判,引发了苏联的内部分裂,对中共来说,这是前车之鉴。因此,涉及历史人物的评价,就异常敏感。

比如毛泽东,虽然对中央来说,去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也是异常隆重,但是在民间,这位共和国的缔造者因为晚年的错误,也招致了某些质疑。而对于邓小平,疑义就少得多,少数人将改革开放引发的种种腐败、社会矛盾归咎于邓,这当然是不合理的。从历史的演进看,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虽然产生了不少新问题,但终究会在继续改革中得以化解。邓小平理论,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探索思路。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何的探索都是值得欢迎的。邓小平开放的理论体系,给后人的改革,提供了无限可能。

这也是邓小平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

习近平上任后,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下来的层层矛盾,还有庞大的利益集团,更急切的还有意识形态领域对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争议。尤其在知识界和民间舆论场中,或者借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或者借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争议的核心,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在2013年1月5日的十八大新进中央委员与候补委员关于十八大精神的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就在讲话中说:“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换句话说,两个三十年是不

能割裂的。两个三十年的代表人物,同样适用于这一判断。

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这两段方法论,无论评价毛还是邓,都有相当的实际意义。而新一届中央集体在反腐、全面深改、作风建设方面的力度与决心,也无疑让人看到党中央对前后三十年遗产的共同继承与发扬。

因为说到底,革命与改革,都是为了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如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所言,“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才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邓小平的真正意义所在。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共产党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他

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姓名:魏媛媛

班级:12英语教育1班

学号:B2012021111

电视剧历史的转折篇三:观看电视剧

观看电视剧《历史转折中邓小平》的几点看法 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迎来110周年诞辰之际,央视、四川省委组织部等多家单位组织联合拍摄了《历史转折中邓小平》这部历史巨著。这部历史巨著从一上映就受到了举国上下一片赞誉。我们几个援疆的90后,每天下班回到寝室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围在电视机跟前,准时等待电视剧开演。即便每天加班很晚回到寝室,我们也不忘看几集。

人家70后对电视剧的历史并不陌生,60后的人看电视剧基本上就是在回忆往事,50后的人或许本身就是参与者。 我们这些90后可就不一样了,没有亲身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我们这些人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也都是通过书本或其他一些途径了解的。所以我们这些90年是感受不到那火热的年代所发生的一切的。但是通过这部历史巨著的上演,让我们这些90后更多的了解到了“文革”结束后,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风云。让我们的内心深处又一次深刻认识到,那就是正如邓小平说的,“现在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啦,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自从这部电视剧上映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对它持肯定态度,也有人对它持否定态度。所以在这里我就谈几点自己浅陋的看法,以供大家分享。

第一,这部电视剧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

辰110周年之际拍摄的,它深深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邓小平的无限缅怀和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第二,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那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而这部电视剧它就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现在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这部电视剧的上映,它恰恰彰显出了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魄力。

第三,这部电视剧它打破了的以往思想禁区。对于一些敏感的人物(华国锋胡耀邦)敏感事件(文革)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华国锋胡耀邦等比较敏感的人物是第一次出现在电视荧幕上,这在以往的影视剧中几乎是看不到的。这真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人创举。虽然在某些敏感人物和事件问题上迈的步子不太大,至少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在慢慢的接受自己的过失和不足的,其他的暂且不论,但是仅从从一点来讲,也算是一个进步吧。

第四,电视剧在艺术创作方面的重要突破。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我们更多感觉是在回顾刚刚过去的历史。编导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巧妙融合、将伟人品格与平民形象进行巧妙融合,同时也非常注重生活细节。电视剧在再现高层决策的同时,观众自然而然就想到基层民生,而不是高层直接拍板决定。这一点也是以前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很难企及的,让人不由对参与这部电视剧的编剧龙平平、导演吴子牛、还有著名演员马少骅萨日娜以及以及在幕后辛勤工作的人员产生了浓浓的敬意。

第五,这部电视剧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只拍到了1984年,至少我我觉得也应该拍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吧。1992年“南巡讲话”不管是从邓小平个人来说,还(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电视剧历史的转折)是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来都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即便这样也未能最终搬上电视荧屏,究其原因还是对1992年“南巡”前后发生的一些敏感人物敏感话题不好把握或者说中共到现在还没有定性准确。不过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历史会做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的。

虽然近年来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比如像贫富差距过大,物价上涨,环境污染等一些问题。有一群人开始公开指责邓小平,人都要讲良心,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感谢邓小平,如果没有邓小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的改革开放要晚几十年才能进行。我们的老百姓还要过几十年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我们的学生是要晚几十年才能读大学的。。。。。。历史没有假设,我们必须庆幸。必须庆幸这个国家及时有人站出来拨乱反正,将中国从极左泥潭中解放出来;必须庆幸中共有位传奇人物邓小平,他力排众议引领中共及时结束十年浩劫,引领中国及时走向改革开放。

相关热词搜索:转折 电视剧 历史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 历史转折邓小平电视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