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

发布时间:2017-01-1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篇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材料分析题精选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

1.选自梭伦的两首诗

材料一“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材料二“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2)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

2.材料一如图

奖励耕织 ( 砖画)

商鞅铜方升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3.

材料一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如图一:胡服俑 图二:孝文帝出行

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4.下列选自《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材料一 王安石“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格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监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农民坏于差役,??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勤忧而国不强。”

材料二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司马光认为: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1)结合材料一及学过的知识回答,王安石为改变这些现状采取了哪些措施?

(2)你对王安石、司马光的理财之道的认识,有何看法?

5.

材料一 下列是甘龙、杜挚对商鞅实行变法展开的一场争论。甘龙:“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

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杜挚:“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材料二 “自议新法,言不可行者,司马光也。”熙宁二年,保守分子唐介“数于安石争论”,“御史中丞吕海论安石过失十事”。“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泽。”

(1)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都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他们反对的主要原因何在?变法最初都能推行的共同原因又是什么?

(2)结合这两次变法的教训,我们有何启示?

6.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 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

(2)孝文帝、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3)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

7.

材料一 佩里来航“黑船事件”如图

材料二日本使团出航“日本使节团出访欧美”如图

材料三西乡隆盛(维新三杰)的老师曾公开说过“失之于欧美之物,取偿于朝鲜、满洲之地”。

(1)材料一中的“黑船事件”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的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

(3)结合学过的史实,你怎样看待材料三这一说法?

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篇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后题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中思考题和课后

习题解答[岳麓版】

第1课

1、想一想,这几段诗歌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主张?

反映了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与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制定法律,管理国家。 阅读与思考:从材料可以看出,改革进行新的社会等级划分和权利分配标准是财产多寡,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因此,其所谓的“公平”是一种有条件的“公平”,是财产等级制而非所有公民的公平。

解析与探究:

1、 教育能使人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判断力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文化素质是行使政治权力的基础。)

2、优秀品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正直无私等。(梭伦不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品德。)

自我测评:

1、①梭伦改革前雅典实行贵族政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的运作。由于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②至公元前7世纪世纪末,农民大量失去土地,下层平民和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2、(1)主要措施:

梭伦改革始于经济领域。①他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土地又回到平民手中。②还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③为了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梭伦的政治改革同样倾向于平民。他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此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只由他的财产资格来决定,而不再取决于他的出身。

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民主化改革。他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并创立了两个新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山议事会的部分职能。

(2)基本特点

①梭伦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②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利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

3、积极作用:①梭伦的经济改革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命运;有利于获得人身自由的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②梭伦的政治改革同样倾向于平民,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局限性:①梭伦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②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

第3课

1、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几个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壮大自身。

2、在井田制下,人们是怎样处理公田与私田关系的?

公田是土地国有制,私田耕种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人们一起在公田中劳作,先干完公田中的事情。

3、这是管仲赋税改革后齐国出现的劳作情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由于齐国管仲进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有数目征税,这一规定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

解析与探究:⑴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权力下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分封制趋于瓦解。⑵变化:当时的社会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大变革时期。⑶意义:有利于新兴地主参与政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自我测评:

1、转型:面临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 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 目的:他们变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国家迅速崛起,在当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中处于优势。

与春秋时期相比,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奴隶制国家转变成了封建性质的国家。

第4课

1、南门徙木的举措起了什么作用?

商鞅通过南门取信于民,保证了变法的顺利执行。

2、这是《战国策·韩策一》中记载的当时的人对秦国军队的评论,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因为秦国商鞅中明确规定奖励军攻。按军攻授官爵,这样增强了救死扶伤的勇气,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阅读与思考:

“轻罪重刑”,以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只是措施过于严苛。

解析与探究提示:商鞅变法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一切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秦国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自我测评: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1)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2)政治和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藉管理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通推行县制;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令”。历史意义:(1)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2)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4)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②商鞅的个人作用:商鞅敢于同旧的势力作斗争。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符合秦国实际的改革措施;变法过程中,又不畏强权,严惩了一些旧贵族,从而确保了新法的推行。

③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④秦孝公重用支持商鞅变法,这是重要因素。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1、北魏颁行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

北魏实行俸禄制在一定限制了贪污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它不可能完全的,从根本上防止贪污的出现。因为贪污的出现及程度与政治清明有很大的关系。

阅读:与汉服俑较为相似,因为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就是改鲜卑服为汉服。

解析与探究提示:北魏孝文帝设计迁都洛阳,迁都洛阳后,促进了洛阳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北方的民族融合。

自我测评答案:

1、背景:(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2)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3)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4)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5)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2、主要内容有:(1)经济上实行均田制与三长制;(2)政治上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3、影响:(1)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2)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3)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4)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

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5)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

1、阅读这些材料,你对青苗法怎么看?青苗法是针对豪强兼并之家利用农民青黄不接之时放高利贷取利而制定的,其目的自然在于救农户之急,以达到抑兼并的目的,这一制度的实行啬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抑制了地主豪强的盘剥。

2、阅读材料,思考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保甲法实行主要是能够有效地控制人民,维持治安,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节省军费开支。

阅读与思考: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财。司马光的合理之处在于主张“节流”,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乏问题。王安石主张“开源”,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但忽视“节流”是不可取的。王安石变法企图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国家的收入,这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因此,变法虽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难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解析与探究

1、材料一体现了王安石敢于冲破世俗阻力,勇于改革的精神。(意志坚定、直率无讳、据理力争、百折不挠。)

2、当时的人和如司马光批评王安石排挤忠臣,结交小人;后人对王安石变法有两种评价:一种观点极力诋毁王安石变法如赵翼批评王安石变法误国,导致靖康之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法的实施对革新北宋社会政治、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积极作用。

3、王安石变法旨在富国强兵,其改革收到了很大成效。由于改革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而失败。(比较同意材料三的观点,不可否认王安石变法对北宁王朝产生过一些消极影响。但这并非王安石的初衷和个人能力所能做到的,我们应该看到其积极的、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一面。)

自我测评

1、“三冗”是指“冗官”“冗兵”“冗费”。“冗官”是由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冗兵”由于北宋极力扩充军队所致。“冗官”“冗兵”和对辽、西夏支付的战费与赔款,早成了“冗费”。由此,形成了北宋的“积贫”局面。“积弱”则由于北宋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由于过分的分权,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造成的。

2、(1)主要内容:富国之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强兵之法主要有省兵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此外还改革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

(2)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为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以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经过实施新法,政府收入增加,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军队战斗力得以提高,国力有所增强,在实现富国强后方面是有一定成效的。

人民版对变法的评价: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

1、旧的意识形态能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占统治地位吗?

不能够,以宗教改革为例,宗教改革前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要求打破旧的天主教会的沉重束缚,所以不能。(随着新的饿社会形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日益发展成熟,它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意识形态为其进一步发展服务。)

2、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有何独特之处?

(1)中世纪后期的英国是一个王权日趋强化的民族国家,那里的宗教改革首先是自上而下发起,从王室利益需要出发而进行的,其结果主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都铎王朝的统治。

(2)此外,英国没有像德国和法国那样发生宗教战争,也是由于有比较强大的国家力量起到了控制全局的作用。

3、耶稣教会为什么要不择手段进行传教?

(1)耶稣会成员绝对服从教皇和上级,他们深入宫廷权贵,开办医院和学校,运用一切方式为天主教服务。(2)其主要目的是为维护天主教的政治、经济利益,从思想上控制人的精神世界。(3)在海外传教中,它一方面充当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4、今天的世界是否已经完全实现了宗教宽容?

(1)在基督教各宗派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宗教宽容。但是,在不同的宗教之间和其它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实现宗教宽容仍需时日。(2)“冷战”结束以后,宗教冲突更显突出,并且与民族冲突、政治冲突、经济冲突等交织在一起。提倡宗教宽容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析与探究

1、阅读以上材料,说明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分析马丁路德的主张与天主教会的区别?原因:材料一表明教会要掠夺德意志人的钱财;材料二表明教会通过兜售赎罪券骗取德意志的钱财;材料三表明路德愤起揭穿教会的骗局,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区别:教会主张通过教会赎罪和得救;路德主张真诚的悔过就可以得救,无须经过教会。

2、结合以上材料,探究“异端”一词的内涵,思考宽容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异端”的本意指非传统的宗教派别,是一个宗教用词,在希腊文原文中,意思是“选择”或“选择的行为”;在《圣经》中引申为党派的意思,指一群信念相同的人共同聚集在一起。在基督教的历史中,总是在某一宗教斥责另一宗教时使用,故在基督教的语境下“异端”一词有负面含义。在教材给出的材料中,“异端”基本上符合上述本意,指的是非正统的或与某一教派、某一区域的宗教信仰不一样的人。进一步看,称别人为异端包含着排斥异己和思想文化专制的意思,违背宗教宽容的原则。(2)现代社会中,宗教纷争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实现宗教宽容,有助于维护人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自我测评

1、结合历史背景,阐述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1)宗教改革前天主教在欧洲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控制着各阶层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拥有巨大的政治权利,占据大量的财富和经济资源,是欧洲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和主要支柱。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教会对社会进步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必须打碎教会对欧洲社会发展的桎梏。

(2)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与世俗政权的勾结与争斗,教廷和一些教士的极端腐化,都使得各阶层民众对之日益不满。上述这些矛盾在得意志尤为尖锐,直接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的首先发生。

2、结合马丁路德的主张,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路德初期的宗教改革主张可以归纳为:(1)“信仰得救”即“因信称义”的原则。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圣礼不是主要的,更不需要靠教士的监督和干预。(2)《圣经》高于一切,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3)建立廉洁教会,反对教阶制度和繁杂的礼拜仪式,主张神甫可以娶妻(4)政教分离。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宗教手段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1)欧洲宗教改革是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席卷欧洲的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2)它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积极响应,个别国君大力支持,部分贵族也积极投入。(3)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对天主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反抗,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俭教会的要求。(4)它和文艺复兴运动并称为早期资产阶级的两大反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11课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俗

1、比鲁人孔子和齐人管仲的思想差异:孔子尊崇西周的礼制,反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管仲在齐国推行改革,是法家思想的先驱。

2、从生存环境、经济基础、政治风格、文化传统、施政方针等方面分析齐鲁风俗差异的原因生存环境及经济基础:(1)鲁国地处古黄土层地带,经济以农耕为主,民风淳朴守成;

(2)齐处于沿海地带,有工商鱼盐之利,生活富足,民风奢侈开放。政治格局和文化传统:

(1)鲁国处于军事战略要地,为西周宗室,文化上充分体现了西周的礼制;(2)齐国地处

偏远,为异姓诸侯,礼法控制相对松弛,在风俗上对周俗多有变革创新。施政方针:(1)从孔子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实践来看,鲁国具有重视既有的秩序、反对改革政治传统的环境;

(2)齐国则是春秋列国中较早进行改革并富有成效的诸侯国。

3、分析汉、匈风俗差异的原因。汉以农耕经济为主,生活环境和政治秩序相对比较稳定。匈奴为游牧经济,生活上迁徙频繁,政治上多战乱和动荡。

4、材料反映晚明社会风俗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风俗变化的表现为:(1)拜金主义盛行;(2)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某些意义上的提高,绅士们出于金钱的考虑与他们交游通婚;(3)读书人的生活方式亦体现出一些奢华和市井的符号。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历史背景方面:如张居正改革大力推广一条鞭法,不但促进了白银的使用而且加强了农民、农产品与市场的联系,在客观上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把倡导贞节新风当作巩固政权、嘉保太平的重要保证?

提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其原因。

一:秦兴起于偏僻的西陲,被中原认为与戎狄同俗、不识礼义德行,故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就极力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这一过程有利于秦的强大和实现统一,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其统一。

二:关于会稽刻石,顾炎武认为,过去越地“欲民之多,而不复禁其淫,传至六国之末,而其风犹在,故始皇为之厉禁,而特著于刻石,以此与灭六王、并天下并提而论,且不著之燕齐,而独著之与越。然则秦之任刑虽过,而其坊民正俗之意,故未始于三王也”。 三: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控制,以稳固统治。

6、彼得大帝为什么要剃须易服?

提示:革除旧的风俗习惯,促进俄国风俗和文化的西化,推动俄国的改革。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的变化一般来说是一次全面的社会改革所必不可少的一环。

7、请思考,乾隆皇帝与彼得大帝在对待礼俗、礼仪,以及改革图强方面的态度有何差异?这种差异对清朝和俄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差异:彼得大帝是主动学习西方的礼俗、礼仪,这与他学习西方、改革图强的目标是一致的,也是他所极力推动的改革的一方面;乾隆皇帝固守传统的礼仪制度,妄自尊大,无视西方技术等比当时中国先进的东西。

影响:彼得大帝成功地开启了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8、孙中山为什么要革除前清官厅称呼?归纳辛亥革命至今称谓及交往礼仪的变化,说明移风易俗的社会内涵?(1)逐渐消除旧时代的残余影响,体现社会平等。

第12 俄国农奴制改革

1、读过19世纪的俄国文学作品吗?你对那些作品中所描述的俄国现实有什么感受?19世纪的俄国是个沙皇专制的农奴制国家。反专制、争自由、对自由的歌颂、对民主的向往是俄国文学的主旋律。如:

果戈里: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831~1832年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问世,书中赞扬乌克兰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善良,揭露封建主义和金钱势力的罪恶。。《米尔戈罗德》收入四篇小说,其中《塔拉斯·布尔巴》是历史题材,塑造了哥萨克英雄布尔巴的形象,歌颂了民族解放斗争和人民爱国主义精神。1842年果戈里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作品以俄国“病态历史”而震撼了整个俄罗斯。它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度的无情揭露和批判,而其批判的深刻在俄国长篇小说中,果戈里是第一人,所以《死魂灵》历来被认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车尔尼雪夫斯基:1855年发表著名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篇论文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同年冬开始发表论文《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系统探讨了俄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 普希金: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什么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篇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经典例题分析

一. 通过王安石变法理解“改革的本质是利益的再分配”

例1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其理财的主要目的是

A 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的关系 B 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C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和庶族之间的关系 D 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的关系 【分析】教材强调了理财措施重在“富国”而非“富民”。两者既没有必然的正相关,也不是绝对对立。本质上来说,王安石变法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为什么要自救?因为“冗官”“冗兵”“冗费”及其导致的“积贫”“积弱”。如何解决积贫?增加财政收入!怎么增加?社会财富的蛋糕就那么大,国家、大官僚大地主、下层人民各占有一定份额。从谁身上抽一点,给国家?可以是农民吗?本来已经够痛苦了,再抽一点?所以,只能从大官僚大地主身上抽。纵观王安石变法各种措施,无论是青苗法、均输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For example 青苗法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农业生产,稳定了小农阶层(因为青苗法的借贷可以解农民的燃眉之急,所以因还不起高利贷破产的农民就少了,土地兼并得到了一定的抑制),有利于官府征收田亩税;况且20%的青苗利息本来就是一笔客观收入。同时,这些措施也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For example 市易法其实是早期的国家干预(宏观调控),抑制了大商人操纵市场;青苗法由国家放贷给农民供农业生产,利息较当时的高利贷低,高利贷者就失去了盈利的市场。所以,王安石变法的本质,就是剥夺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重新分配,国家拿大头,人民拿小头。

【答案】D

例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司马光认为: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争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你对材料三四中王安石、司马光的理财之道的认识有何看法?

【分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理财之道。联系所学知识,可以想到,王安石力挺改革,而司马光反对改革。为什么?如果改革有利于某些人的利益,那个群体肯定会支持,反之则会强烈反对。例1中已经分析过,王安石之所以能够做到“国富”的同时利民,是因为它重新分配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即所谓“利益既得者”。触动既得利益,是“国富”于“民富”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前提。司马光则否认统一的可能性,将两者绝对对立起来,说明司马光认为不能够触动既得利益。这也反面印证了他本身就是一个利益既得者。

【答案】王安石的理财之道旨在削弱大地主、大官僚的特权,企图削弱他们的经济实力来富国。司马光是在不危及地主官僚利益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二. 宗教改革难点整理

例1“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A.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B.教权高于王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分析】单纯从材料出发本题容易误选D。但任何材料都是从文段中节选出来的,死抠材料而忽视再材料和所学知识之间搭建桥梁就有可能造成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从材料中提取“任命”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材料指的是11世纪末天主教内部的改革,即天主教会取得、垄断对各地主教的任免权。(教阶制度)。至此,离西罗马帝国被蛮族灭亡(476)已经过去六

百多年,天主教俨然已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从这点出发,A(不平等)、C(相反)、D(政教合一)均可以排除。

【答案】B

例2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一时期,不属于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因素的是:

A. 整顿教会,拓展势力

B. 组织十字军东征

C. 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

D. 教权高于王权

【分析】本题的入手点在于对“黑暗时代”和“万流归宗”两个概念的解读。所谓黑暗时代,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一直到文艺复兴开始的这段时期,是人文主义者对这一段人性泯灭的时代的概括,也称“中世纪”。“万流归宗”,指的是罗马天主教廷的触手伸得很长,整个欧洲都受其控制,即教材中的“权倾欧洲”。两者因果关系如下: 蛮族入侵→西罗马灭亡→黑暗时代→四分五裂→教会趁乱建立自己的神权统治→权倾欧洲→万流归宗。本题另一个关键题眼在于“因素”。而王权高于教权,则是影响。A即教材中提到的教皇选举制度和各地主教的任免权的收回,即教阶制度的建立;B是军事措施(后来也成为宗教裁判所的暴力工具),C即神权统治得意建立扩大的重要原因。

【答案】D

例3(2012.连云港高二检测)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心和贪欲心,而不是灵魂的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西欧发生宗教改革以前,宗教冲突并不明显。宗教改革之(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历史上重大的改革回眸)后,教会之间,尤其是天主教会和新教各派之间,发生了长时间的争论,迫害和战争。各国君主,贵族,市民阶级的利益在这些冲突中起着重要作用……1555年,德国逼迫君主签订《奥格斯堡和约》,这是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基督教世界之所以发生以宗教为借口的一切纷乱和战争。基督教世界之所以发生以宗教为借口的一切纷乱和战争,并非因为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不同意见(这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因为拒绝对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实行宽容(而这是能够做到的)。

——约翰.洛克《论宗教宽容》

(1) 材料一的论述主要针对什么事件?该条文发表有何意义?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教的“新意”。

(3) 材料而反映这场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4) 根据材料三分析宗教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约翰.洛克这一观点在英国宗教改革

中也得到了反映,这主要指什么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5) 结合材料说明宗教信仰的冲突如何解决。

【分析】(1)是基础识记题。需要强调的是,意义不能套用宗教改革的意义。《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仅仅是一个开端,宗教改革,是一个涵盖了和平与战争、思想与政治等多方面,多重性质的运动。

(2)问注意角度上的发散。材料一提取“不靠??不靠??只有终生悔改??”这一串有效信息,可以看出新教首先强调“因信称义”,否认教会和神职人员的权威。这个权威一旦被否认,那些陈旧的宗教仪式就失去了意义,教会的大量开支,也就失去了合理性,廉俭教会的呼声自然就高涨起来。任何一场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改革都是新旧势力的较量,“先破后立”“破中有立”是改革的主旋律,也可以作为组织答案的一个方式。否认教会之后,它必须重新强调什么才是信仰的重点,本源,即《圣经》。这一点,可以联想教材中“天主教会面临的种种挑战”中的两种思想源泉,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二是早期基督教思想。第一点,结合必修三理解,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一种补充,从更广的社会层面,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中心,尊重人,肯定人,解放人,发展人,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尊严。这一点,可以和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类比理解。顾炎武曾经主张“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一种思想在诞生之初,一般会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者会对这一思想加以带政治目的的解释以有利于自身的统治。当社会中某种新的因素兴起,而日益僵化的旧势力对其造成阻碍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思想进行历史性的批判,揭露统治者对其任意歪曲解释的不合理因素,以早期的思想来还原思想本身的力量。天主教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将《圣经》的解释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其实已经歪曲解读了早期基督教的教义。所以,破而后立的立,应该是立圣经。另外,从时代潮流这个方向思考,从分裂走向统一,也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族教会也是路德宗改的重要内容。

第(3)问注意完整提取有效信息。“争论、迫害和战争”讲宗教方面的冲突,而材料也强调了冲突背后的利益推手,即“利益纠纷”。补充一个实例:所谓战争,即“三十年战争”,《奥格斯堡和约》其实是三十年战争的停战协议。三十年战争其实是诸侯之间的纷争,有两大对立的联盟:天主教联盟和新教联盟。支持新教联盟的有法国、荷兰、英国。法国为称霸欧洲,希望德意志继续保持分裂状态,而荷兰不愿意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势力。在这些利益交织下,他们支持新教联盟。

相关热词搜索:回眸 改革 历史上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试卷 历史选修重大改革回眸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