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图书馆的历史篇一:图书馆史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cn

图书馆史研究综述

作者:周楠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第04期

[摘 要]近年来,图书馆史的学术评论比20世纪80年代或者新世纪开始的几年更具活力,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较为稳定的创作群体,这昭示着图书馆史书评将来可能会有更多更好的成果出现。基于此,对国内图书馆史书评的出现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图书馆史;书评;图书馆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4.0130

[中图分类号]G2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4-0176-061 图书馆史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一般称作文献综述、研究述评、综合性研究述评等,虽然有的内涵宽泛,有的内涵狭窄,但在实际中,基本上可以交互使用的。研究综述或曰文献综述,一般是以较为详细的独立研究工作,或是以新的对原始数据研究报告简介的形式出现。它分析和描述了前任在某一研究领域已经做了哪些工作,研究进展到何种程度,它要求综述者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是做研究的基础。正如库伯教授指出的:“研究者对以往研究中感兴趣的主题领域所做的分析,使每一项科学研究的起点。没有这一步,研究者就不可能综合、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他们也不能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取得成就。”一般而言,研究综述不仅要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已达到的深广度,而且要分析、反思、指明现有研究的空白或薄弱之处,并为未来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或指出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界的图书馆史研究在前30年基本处于荒芜状态,1980年,谢灼华的《评建国以来中国图书馆史研究》,无论从发表时间来看、还是从评述的学理深度来看,都应是国内图书馆研究综述的开山之作。谢灼华在这篇文章中分3个方面介绍了图书馆研究:关于图书馆史研究内容、藏书制度的评价和历史分期的讨论,关于图书馆史诸问题的讨论,关于图书馆史研究论著与资料汇辑的出版。同时,他还对建国后至1989年间的近500篇研究论文所论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评述。谢灼华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史的研究,虽深受当代政治因素的影响、思潮的波及和作者主观条件的限制,但中国图书馆史研究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同时,也应看到,鉴于研究力量薄弱,资料有待整理,加之对历史研究日益增长的“危机”的消极影响,当前,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还是相当不够的,愿今后图书馆学界同行们对中国图书馆史研究予以一定的重视,并使其对中国图书馆的借鉴作用逐步得到加强。

1989年,张晓菲的《中国图书馆史研究向何处去?——兼评近几年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史专著》与谢灼华的《评建国以来中国图书馆史研究》几乎同时发表,张文具有某种书评的性质,并且其论述的全面性不如谢文,但整体而言,张文也是一篇对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史研

图书馆的历史篇二:中国图书馆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中国图书馆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21世纪中国图书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国图书馆的现代化,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并由现代化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繁荣

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图书馆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走上了新的发展征程。此时此刻,了解中国图书馆的现状,从而根据中国国情牢牢把握好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走向是极为重要的。21世纪中国图书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国图书馆的现代化,并由现代化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繁荣,这个目标实际上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90年代就开始了。2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使中国图书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图书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了解了自身面临的种种问题。如果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图书馆由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是中国图书馆历史演进中的第一次转型,那么,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则是中国图书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较之第一次转型,其变革的深度和广度都更为艰巨和复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我们完成这一转型的逻辑过程。中国图书馆向现代化转型无法依靠别人也不可能依靠别人来完成,只有靠我们自己认真透彻地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图书馆的发展动向,通过百折不扰的努力逐步地解决它、完成它。我们坚信,进入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的新世纪,人们将更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对信息的需求。图书馆在未来社会仍然拥有自己的地位,中国图书馆在新世纪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1 中国图书馆的现状

在我们将视线投向中国图书馆未来时,我们必须首先审视一下当前中国图书馆的现状,因为新世纪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决不可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它必须以现实的中国图书馆事业为基础,从全面意义上了解和认识当今中国图书馆,将是奠定中国图书馆新世纪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中国图书馆现状反映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建设、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业务基础工作、图书馆体制改革与管理等诸多方面,全面论述并提供大量的实证材料是有困难的,笔者只能就以下关系到未来图书馆走向的几个关键问题展现并认识中国图书馆的现状。

1.1图书馆事业建设获得迅速发展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图书馆事业以其不平凡的经历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笔者在这里提供以下一组数据以作为这一辉煌成就的佐证。 其一:公共图书馆

全国现有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2767所,1949年只有52所,1978年为1218所,与1978年相比,20多年来县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增长了277.5%。目前,86%的县都建起了公共图书馆。

就馆舍建设来看,这20多年全国有26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新建或扩建了馆舍。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面积由1979年的86.6万平方米,增加到1999年的 506万平方米,增长为584.3%。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有2/3以上新建或大规模扩建了馆舍,其建筑面积普通在2万—4万平方米之间。

其二:高等院校图书馆

全国现有高等院校(未包括港澳台)已达1020所,高校图书馆达1100多

所(含分馆),1949年,全国只有高校图书馆132所,1979年为675所。改革开放20多年,高校图书馆的总数比1979年大体增加了一倍。

截止1997年的统计数据,高校图书馆馆舍总面积为627万平方米,而1979年馆舍总面积只有132万平方米,20多年,馆舍总面积增加了将近4倍。

上述数字还未包括各类成人高校、中专图书馆、技校图书馆、各级党校图书馆和军事院校图书馆。这些院校图书馆也都有着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其三:科学和专业图书馆

科学和专业图书馆主要是指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图书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研究院、所所属的图书馆、国家一级总公司下属研究院所所属的专业图书馆或情报所。这类图书馆现有10000所左右,1979年大约只有4000所,其总数增长也在一倍以上。

其四:少数民族图书馆

这20多年,中国少数民族图书馆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民族地区已建有公共图书馆596所,占全国2767所公共图书馆的22%,全国人均40万人才有一所公共图书馆,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则人均15万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高于全国人均占有率的2.7倍。广西、宁夏、内蒙、新疆、西藏5个自治区图书馆面积之和为99238平方米,尤其是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的成立,填补了我国省级图书馆的空白。其五:基层图书馆

基层图书馆是指乡镇图书馆、城市街道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它们直接面向基层为广大民众服务。这几年,基层图书馆已呈蓬勃发展之势。全国现已有4万多个乡镇图书馆,自文化扶贫委员会在全国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后,在全国已建有6万多个村图书馆。城市工矿企业建有工会图书馆(室)约16.9万所。全国有8.7万所中学,76.6万所小学,有较好基础的中小学图书馆大约有10万多所。全国已有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80余所,其中省级少儿馆有5所、副省级少儿馆有8所、地市级少儿馆有43所,富有儿童特色的少儿阅览室已发展到近2000个。全国已有汽车图书馆160余个,它们为边远地区的乡民阅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着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社区图书馆也在兴起和发展之中。

事实正是这样,改革开放使我国图书馆事业确实向前推进了很大的一步。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图书馆35万所,藏书40多亿册,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在基本建设上,过去欠帐太多,这几年,图书馆基本建设的步子很快,新建或扩建馆舍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新建馆舍使图书馆工作条件和对外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有些馆现已成为国家或某城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如国家图书馆,1987年建成,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新馆面积等于旧馆面积的3倍,成为亚洲最大的图书馆,世界第五大馆,馆内现代化设施和完备的服务功能已使之成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上海图书馆,1996年12月20日建成开放,总面积8.3万平方米,是世界第7大图书馆,已是上海信息港的信息枢纽的主要基地。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改善,大大增强了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了图书馆公众形象,使图书馆成为教育、文化和情报的一支活跃力量,而且也为图书馆在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对中国图书馆的现状持乐观态度。我们所要争取的,只是如何把握好发展机会,力求使中国图书馆能在新世纪获得更为稳步、健康地发展。

1.2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自8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图书馆也开始了自身现代化的进

程。各种现代技术,如缩微技术、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光盘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从而促使中国图书馆面貌发生深刻的根本性变化。

缩微技术,70年代在我国就有图书馆运用了。1984年7月,文化部成立了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并在全国14个省、市图书馆先后设立了缩微点,缩微中心还为各地缩微点装备了成套缩微设备,帮助培训人员,对古籍善本、民国报纸期刊等珍贵资料有计划地开展了拍摄工作,拍成的缩微品经中心检验,合格品的母片由中心保存。

声像技术,80年代后在我国图书馆也普遍得到应用,一般大中型图书馆都普遍购置了视听设备和视听资料,开辟了视听阅览室、多媒体光盘阅览室,尤其值得提出的,人民解放军总参训练部投资近千万元为军事院校统一制作并陆续发放了全套的视听设备。

复制技术应用更为普及,现有大中小图书馆都普遍安放了复印机,随时为读者提供复制业务。

计算机的应用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技情报所、北京图书馆分别成立了计算机开发和应用专门机构。在此之后,北京大学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也相继建成类似机构,从事计算机管理、文献检索、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研制、引进、推广等工作。国内研制的较有影响的软件系统有:文化部主持深圳图书馆牵头开发的微机多用户系统,即“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软件,北京息洋电子信息研究所等开发的GLIS系统,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开发的“汇文”图书馆集成系统,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研制的“NLIS”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推出的“MELINETS”系统等。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已经由管理自动化逐步进入网络发展阶段,先是局域网,如中关村地区图书馆信息网、军队院校图书馆网络系统、医学系统的文献信息网、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等。这些网络系统的建成为图书馆网上互访创造了条件,现已发展到与国内、国际主要信息网络互联,实现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管理与服务。目前,我国县(区)以上的图书馆大约有5000多个,已有2000多个图书馆使用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有5—10%的图书馆已与国际、国内通讯网络互联,并为读者提供网上文献信息服务。我国已建立4个国家级网络,它们是中国INTERNET骨干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科院百所网(CASNET),中国金桥网(CHIANGBNET),并于1997年4月完成了四大网的互联,为我国图书馆和其他系统的文献信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此期间,我国图书馆开始重视数据库的建设。一些大、中型图书馆一方面从国外引进CD-ROM数据库,另一方面也在着手自建数据库或购买国内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文献信息数据库,有书目型数据库,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图书馆生产的《中国国家书目光盘数据库》(1998--)、《中国国家书目回溯光盘数据库》(1975—1987),(1949—1974),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生产的《西文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等。文献题录或文摘型数据库,如中科院重庆分所研制生产的《中国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上海图书馆研制生产的《社科报刊文摘数据库》等。全文数据库,如清华同方光盘集团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它包括中国出版的3000多种学术期刊的全文数据。北成集团生产的《人民日报全文光盘数据库》(1949--)等。(2)数值型和事实型的专门数据库,如成果数据库、产业数据库等。以中科院为例,该院文献情报中心组建的《CSDD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是由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

生物、光学、计算机、稀土、腐蚀等10多个数据库整合而成,现已发行光盘。万方数据集团还建立了《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成果数据库》、《中国企业公司及产品数据库》。化工部信息中心的巧思公司编制有《中国化工产品数据库》等等。从书目数据到全文数据,从在局域网上提供CD— ROM光盘数据库服务到联机检索,提供上网服务,由此人们通过网络就可从查询文献线索到获取文献原文,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信息,图书馆也因此迈入了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1997年,我国政府开始关注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年7月,国家计委批准《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课题(PDLP)正式立项。该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上海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和辽宁省图书馆共同承担。1998年8月正式成立“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筹备领导小组”,1999年4月14日,李岚清副总理圈批同意成立“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开始了具体的实施和运作。《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一期规划》(2000—2005)已初步通过专家论证,将争取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支持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它将给图书馆事业带来有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1.3文献资源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展,现将其主要经过简述如下:

1980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联合目录工作会议,会后图书馆界开始了联合目录的编制工作。如,北京图书馆编制的《全国西文连续出版物联合目录》、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中国科学院西文期刊联合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联合编制的《西文图书联合目录》等是具有代表的几部联合目录。

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此后,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先后恢复了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并开展了资源共享工作。高校系统、中科院系统、国防科工委系统、农林系统的图书情报机构也陆续成立了文献资源共享协调机构。

1984年9月,全国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此次会议与会代表首次提出“文献资源建设”的新概念。在此之前,我国图书馆界惯用“藏书建设”这一称谓。

1986年,我国首次开展大规模的文献资源调查,并于1987年正式组成“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布局研究”课题组,列入“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该课题从立项到完成历时4年,于1990年完成,1991年4月通过国家鉴定。本次调查建立起“全国文献资源数据库”和“全国文献资源调查用户评议数据库”,数据库包括514个馆文献收藏的基本情况和6354份用户意见。

1986年1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了“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学术研讨会”。

1987年3月,文化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出“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是图书馆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同年10月有11个部、委参加的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这标志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新体系开始运行。

1988年,上海高校图书馆联合创建了“申联文献信息技术公司”,后来上海图书馆也加入进来,目前该系统已拥有用户140余家,以卡片或机读软盘、磁带形式共享编目数据。

1989年9月,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在江苏连云港召开会议,此次会

议草拟了《关于加强全国文献资源建设的意见》,指出由国家科委、文化部、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组建的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今后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组织协调好文献资源的布局与开发。

1989年,深圳大学等7所广东高校图书馆联合成立“粤深文献处理中心”,实行协作采购与合作编目。

1994年3月,上海图书馆联合上海科技文献情报中心,复旦大学等19个单位共同启动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1994年6月,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组织48所重点院校正式成立了“全国高校期刊协作网”。

1995年国家编制《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和《国家信息开发利用规划》,将信息资源建设列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1997年11月,文化部召开“全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座谈会”,并拟订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1999年5月,上海成立了以上海图书馆为主任单位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计划》(1999—2001),全市60多个图书馆组成了上海市文献资源协作网,开展图书采购协调、通用阅览、馆际互借等活动。

1998年7月,国家教委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建设项目正式开始启动。

1998年10月,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签定了合作协议,以实现网络互联、馆际互借、数据交换与文献传递。

1999年1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会议”,此次会议签署了《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和《全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公约》,124家图书情报单位在倡议书上签字。

2000年,国家图书馆设立“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旨在推进全国各大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进程。

以上事实说明:(1)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已日益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图书馆基本上已形成共识;(2)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文献资源协作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一些网络组织共商了合作原则,拟定了合作章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已有了良好的开端;(3)全国开展的文献资源调研工作,为摸清全国文献收藏情况,对文献进行合理的调配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4)在数据库建设和联合目录的编制上开始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建库重点放在数据库群的建设上;(5)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尤其在行业和地区性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建设上已取得重大的进展和突破。就全国而言,现已有以下三大文献保障系统:一是由文化部负责实施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即“金图工程”,该“工程”明确提出要在10所有一定现代化发展规模和基础的省、直辖市图书馆建立地区性网络中心作为网络的一级节点,以形成全国骨干网络。在全国100个省、市级图书馆建立二级地区网络中心,作为二级节点。在全国500个县级图书馆建成三级网络节点,争取在2005年以前使全国绝大多数(大约2000个)市、县级图书馆成为三级网络节点,基本上实现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做到

图书馆的历史篇三:近60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历史特点与核心思想

近60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历史特点与

核心思想

潘燕桃

2012-10-22 11:29:38 来源:《图书情报知识》(武汉)2011年1期

【英文标题】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re Ideologies of Public Library Ideologi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60 years

【作者简介】潘燕桃,博士,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副教授(广州510006)

【内容提要】公共图书馆思想具有普遍价值,公益、自由和平等是公共图书馆核心思想;近60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具有从工具性转向普遍服务、从有偿服务转向公益服务、从封闭服务转向开放服务、从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等历史特点,并且在2004年前后实现了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理性复归。

This paper discusses four historical changes of public library ideologies: from a tool of class struggle to universal service; from paid service to free service; from closed service to open service; and from book-oriented to people-oriented. The core ideologies of the public library-freedom, equality, and free service-are shown to have universal value.

【关 键 词】公共图书馆思想/历史特点/核心思想/中国大陆/1949-2009Public library ideology/Historical change/Core ideologies/Mainland China/1949-2009

1 引言

1949年至2009年是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60年间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破旧立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十年浩劫、改革开放后的拨乱反正、21世纪以后的蓬勃发展,在坎坷与辉煌、创新与变革、兴旺与衰微中,形成了一部曲折而厚重的公共图书馆思想史。

所谓“公共图书馆思想”,主要是指公共图书馆在设立、运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其中主要包括《IFLA/UNESCO公共图书馆宣言》所阐述的公共图书馆基本理念,以及普遍均等服务、图书馆权利、图书馆精神、图书馆职业道德、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等图书馆理念中所包含的公共图书馆思想。

回顾我国公共图书馆思想60年来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设立思想,还是管理思想;无论是用户权利思想,还是服务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2004年前后,随着我国政府提出的建设普遍均等、惠及全民、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国内外有关图书馆权利与职业道德等行业政策的颁布,图书馆权利与图书馆精神等理论研究的开展,公共图书馆思想的成功实践,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迂回曲折之后,公共图书馆思想实现了理性复归,不仅复归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我国图书馆先驱们提出的公益、自由、平等思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公共图书馆思想复归至世界公认的公共图书馆理念和价值层面。这种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理性复归,以坚持公益、平等、自由为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与普遍理念,以充分保障和实现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图书馆权利和阅读权利为公共图书馆的最高宗旨与神圣使命,促使公共图书馆朝着社会化、平民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使公共图书馆成为教育、文化和信息的有生力量,以及透过人们的心灵促进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

本力量。

根据笔者所作的文献调查及其分析的结果,在国内外图书馆学术研究中,未发现有关于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专门研究,尤其是1949年以来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系统研究是我国图书馆学术研究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客观分析近60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历史特点与核心思想,不仅可以充实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研究,而且能够弘扬并传播自由平等与公益免费的公共图书馆思想,以期为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提供历史经验与现实参考。

2 公共图书馆核心思想

纵观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核心思想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的普遍价值观与公益、自由、平等思想。

2.1 公共图书馆的普遍价值观

作为信息自由、平等和公平的保障制度,公共图书馆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150多年。它的出现与存在,使得每一位公民获得了自由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调节了社会知识或信息的分配,从知识和信息的角度维护并实现了社会的公正。在这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当中,作为公共图书馆指导思想的公共图书馆思想,也被不断地归纳并提炼成为国际图书馆组织与世界各国图书馆不胜枚举的宣言和文件。无论是《IFLA/UNESCO公共图书馆宣言》还是《IFLA图书馆与知识自由的声明》,无论是美国《图书馆权利法案》还是《关于维护知识自由原则的格拉斯哥宣言》,这些宣言和文件所阐述的信息与知识自由思想、图书馆权利思想、自由平等思想、免费服务思想、职业道德精神等,是与我国60年以来

公共图书馆思想理论与实践所体现的公共图书馆思想大致吻合的。因而,公共图书馆思想是具有世界性的,是历久弥坚的,是不会受到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权等因素的影响的,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

2.2 公益、自由、平等是最核心的公共图书馆思想

公益、自由、平等是过去和今天我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共同内容。早在20世纪20至30年代,我国图书馆界的先驱们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公益、自由、平等的公共图书馆思想。杜定友在1921年提出了公共、平等、开放的图书馆思想,他认为图书馆是“教育化及社会化之机关”,它是“公共的、开放的”[1];“无老无幼,无贵无贱”,只要“到图书馆的人”,“都一体欢迎,毫无歧视”[2]。刘国钧

图书馆的历史

在1921年将近代图书馆之性质概括为:自动、社会化和平民化,并提出了公藏、公用、平等的图书馆思想,他认为图书馆应以人人能够利用为其藏书之目的,近代图书馆的最大职责是“使人人皆能读其所当读之读物”;所有人“皆图书馆所企图服役者也”,“不问其年龄阶级与性别之如何”,“盖一种制度往往可以应付一切人”[3]。李小缘在1926年提出了公益、平等、公共的公共图书馆思想,他认为:“人人皆有资格为读者。皮匠、铁匠、小工、瓦匠、木工、学生、住家的、有钱的、无钱的、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没有界限,一齐欢迎”

[4]。同年他又指出:“公共图书馆乃人之公共产生,人人得而管理之,扶助其经济使之进行顺利”,并强调“公共地方人民得不出资而利用之,是以物主之义而名图书馆者”[5]。沈祖荣在1933年提出图书馆事业的基本原则,认为要注重公有、公享,因为近代图书馆不是藏书楼,或仅为少数的书迷、书痴所独享用。图书馆“这种春风化雨,是要使万物均沾”,为社会所共享的[6]。从以上论述可见,公益、自由、平等的公共图书馆思想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虽然其表述略有不同,但其思想内涵却是一致的。

在1949年建国以后到1957年政治运动前夕,公共图书馆形成了以“为工农兵服务”等为核心的“新思想”;在1958年“大跃进”以后到1991年改革开放前夕,我国社会处于非常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成为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的工具,公共图书馆思想遭到了异化;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到1991实行市场经济前夕,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性质、职能、方针、任务和服务对象,使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重新回到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上,确立了公共图书馆管理思想和改革思想,公共图书馆思想进入了复苏时期,但“左”的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在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到2003年公共图书馆思想理性复归前夕,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建设,在公共图书馆高速发展的繁荣表象之下,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出现了一些理念上的偏差,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导致了许多公共图书馆大张旗鼓地开展有偿服务与图书馆产业化,背离了自由、平等、免费公共图书馆思想,损害了用户自由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益,公共图书馆思想步入了异变时期;在2004年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创建百年到2009年,随着“百年图书馆精神”系列纪念活动及其后的图书馆理念研究热潮的到来,一系列以人为本、普遍均等的国家政策的颁布,“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兴起,以及公共图书馆实践界对公益、自由、平等公共图书馆思想的成功践行,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曲折之后,公共图书馆思想逐渐在国家制度上、在图书馆人自觉意识上、在图书馆学术理论上、在公共图书馆实践上实现了理性复归,终于复归为以公益、自由、平等为核心的思想。

3 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的历史特点

我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的历史特点主要体现在下述四个转变当中。

相关热词搜索:图书馆 历史 历史小说 历史的天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