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种植历史篇一: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

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四)

作者:曾雄生 来源:GLULU清真美食文化 版权声明

小麦

古来引进中国的物种很多。但麦子是最成功的一个,这不单是指麦子的种植面积大,食用人数多,而且是指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影响到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从麦子和其他几种外来的作物的比较中便可以看到这一点:

一般认为,大豆原产于中国东北,对于原来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来说也是一种外来作物,最初称为“戎菽”。戎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一支叫山戎,相传齐桓公北伐山戎时,把大豆引种到了内地。战国时,菽的地位迅速上升,并取代了黍的地位,菽粟并为当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同一时期的典籍也常常是将菽粟相提并论。一些地方,如七雄之一的韩国,“民之食大抵菽饭藿羹”。然而,从汉代开始大豆的地位就开始让位于麦了,它只是作为一种救荒作物来种植和提倡。

高粱

高梁原产地在非洲,三世纪前即经由印度传入中国西部的四川,称为蜀黍。虽然高梁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但十三世纪以前,并无大的发展,十三世纪后也主要在北方地区种植,且被视为“粗稼”(粗粮)。这与高粱所扮演的角色有关。高粱虽然也充当口粮,但主要用于救荒,其次就是制糖酿酒做苕帚。

明代中后期,原产美洲等地的番薯、玉米、马铃薯、花生等新作物引进中国,并且以其极强的适应性和极高的产量,迅速在中国得到传播,对于中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及人口的增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这些新作物都没有取得象麦子一样的地位,而只是在一些不宜种植稻麦的“高山海泊”之地作见缝插针式的种植,并成为这些地方人们的主食,对于大多数明清以后的中国人来说还主要是靠稻麦养活。

小麦

麦作虽然是外来(后来)农作物最成功的一个,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诗经》中有一首周人赞美他们祖先的诗篇,篇中提到了麦,可知关中地区在公元前11世纪已有麦子的传入,而千年之后的汉武帝末年,关中地区仍然没有形成种麦的习惯,董仲舒在向汉武帝提建议时就提到“今关中俗不好种麦”。又是过了百年之后,到西汉末年的成帝时,关中地区的麦作才在有名的农学家氾胜之的推广之下得以普及。

麦作在江南的推广更为缓慢。三国时,吴国的孙权曾用面招待蜀国的使者,这是江南面食的最早记载,但江南种麦的最早记载却出现在永嘉南渡(317年后)之后的第二年,即东晋元帝大(太)兴元年(318年),而更大的发展却是在两宋之交(1127年后),出现了“极目不减淮北”的盛况。此后江南的麦作还是时起时落,并没有稳定下来。这与另一种在差不多同一时期传入江南的旱地作物棉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棉花

江南在南宋末年尚无植棉,时人谢枋得(1226至1289)在一首诗中提到当时江东地区还没有棉花,可是时隔不久,江南就开了植棉并且很快得到发展,到谢枋得死的那年,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元朝政府在江东等地设置子木绵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棉布十万匹。到明代,江南松江府一带,便发展成了全国棉花生产中心。麦作在江南的用了近900年的时间,还不没有真正普及开来,而棉作只用了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就使江南成为一个生产中心。

麦是外来作物中本土化最成功的一种,但麦子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国本土的粮食作物。在北方,唐宋以前的粮食作物始终是以粟居首位。政府税收收的是粟,只有不出产粟的地方,才准许交纳稻子和麦子,麦被称为“杂种”或“杂稼”。政府的粮仓中贮藏的也大半是粟。唐代文献中提到粟的次数也多于麦。唐宋以后,虽然麦取代了粟的地位,但粟黍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仍然是以其顽强的适应性生长在北方的大地上。明代末年,虽然麦子在北方的主食中已占据半壁江山,但并没有一统天下,黍、稷、稻、粱等粮食作物仍然占据相当的份额来瓜分。中国南方自古迄今,麦从来都没有撼动过水稻的首要地位。明代时只有百分之五的南方人种植麦子,面粉只用作副食。

面粉

麦子没有完全取代中国本土的粮食作物,而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主食,有其自身的原因,即麦的栽培和食用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本土化过程,也有自然条件的限制,南涝北旱都有于麦作不利的一面,同时也与中国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备荒救灾的经验有关。传统农业强调“杂植”,即尽可能地种植多种作物,以防备水旱灾害。这样的经验使麦也能够成为杂种参植中的一员,但又使它不能取代其他的粮食作物。

种植历史篇二:茶种植及文化历史

中国茶的历史

我国是茶叶的祖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对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西南起源说为绝大多数学者所认同。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 2005年在浙江省杭州萧山,发掘出土了

种植历史

一枚茶树种籽,据考证已有8000年之久,比已知的最早的云南2700年树龄的野生茶树,提前了5000多年。

传说第一个发现茶和利用茶的人是神农。最早记载茶字的是《诗经》,诗曰:“予手拮据,予所捋荼。”“荼”即茶也。

在这漫长的年代里,茶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秦代以前,为茶的原始利用期。《尚书·顾问》:“王三宿、三祭、三诧”,“诧”茶。在商朝以前,视茶为珍物,用作祭品,延用3000多年。《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得巴蜀之地,当地土产“??丹漆荼蜜??皆纳贡之。”在商朝以后,即在公元1135年的周朝,茶就发展成为贡品。

第二个阶段是两汉至隋为茶的普及期。我国对茶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脍鱼炰鳖,烹荼尽具”;“武阳(湖北武昌县)买荼,杨氏担荷”,虽只有寥寥数字涉及茶,也能传达我们,西汉时候武阳已形成茶叶市场。《雨山墨谈》中赵飞燕赐茶的记载,到两汉茶已成为王公贵族日常消遣之物。至晋,据《全晋文》记载:市场已出现蜀妪卖茶之事,说明茶已向民间发展。到南朝,已形成“滂时漫俗,比屋皆欢”之势。

唐以前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在东南沿海的淮河、钱塘江、珠江流域有零星分布。唐以前茶叶种植较少的黄河、淮河、东南沿海地区,到了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山东半岛的茶叶种植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第三阶段是唐朝以后,唐开始为茶的升华期。

唐代在茶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茶叶种植迅速发展,奠定了现代茶区的

雏形。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我国古代茶文化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尤其是其中记载的茶叶产地,是我国研究唐朝茶叶种植地域的重要史料。唐代的茶叶种植地域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为主。主要地域包括长江、黄河、淮河、钱塘江、闽江、珠江流域,云南的澜沧江、元江流域,自长江入海口向南的广大沿海地区,北方的山东半岛沿海地区亦有分布。

经过唐代的发展,宋代的茶叶有了很大发展,有“茶始于唐兴于宋”的说法。《乾道会要》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年代,未发现有茶书存目,很多学者都把宋代和元代放在一起描述。据王桢《农书》记载:当时已经出现了利用水利带动茶磨碎茶的机械,技术上比宋代有了进步。元代时期茶叶主要是以朝贡的货物流通方式,比宋朝更优越的条件是,中西交通大开,在丝绸之路上进行茶叶贸易更加便捷。元代茶叶的海路运输,主要通过上海、庆元(浙江鄞县)、澉浦(浙江海盐)、泉州、广州进行海外贸易。宋元茶叶种植主要以长江流域为主,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无茶叶种植,东南沿海茶叶种植地域零星,缺失广西、贵州、云南一带的茶叶种植具体地域。

明代是历史上统治时间较长的朝代,也是在元代之后的茶文化复兴的朝代。茶叶种植分布地域以长江流域为主,黄河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有零散分布,珠江流域也有茶叶种植,地域分布密度低于长江流域,云南地区亦有茶叶种植。根据黄一正《事物绀珠》、清谈迁《枣林杂俎》、陈宗懋《茶经述评》等文献对明代茶叶种植地域进行统计,山东有标记的主要有兖州府、莱州府两处。

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古代茶业的终结,现代茶业的开端。清代的茶叶种植范围广大,东到东部沿海、台湾岛,南到海南岛最南端,西到澜沧江,北到黄河流域以南。长江珠江民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域、云南,茶叶种植地大量分布。黄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少量分布(山东有标记的主要有沂州府、登州府、泰

安府)。

建国初期,中国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战乱,茶叶生产极端萎缩,根据吴觉农的研究,整理得出建国后茶叶种植主产区依旧在长江流域,渭河、黄河以南地区,东南沿海,闽江、珠江流域,台湾,海南岛,云南。另外,澜沧江上游、雅鲁藏布江、伊犁河流域有茶叶种植。茶产地达到历史最高。(山东主要有临沂、泰安、潍坊、烟台、青岛)

种植历史篇三:菊花的栽培历史及产地分布

菊花的栽培历史及产地分布

〔〕

学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别名 鞠、寿客、傅延年、节华、更生、金 蕊、黄花、阴成、女茎、女华、帝女花、九华等

科属 菊科、菊属

栽培历史 菊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2,500年前的古籍中,就有关于菊花的记载。《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华即黄花)的记载。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至汉代,菊花又发展到作为药用植物。《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的论述。以上所指的菊花,都是以野黄菊(D.indicum)为主的野生菊种。

自晋代起,人们将菊花作为观赏对象。陶渊明(公元365~427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及“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的赏菊诗句,表明菊花已开始在田园栽种。至唐代(公元618~907年),有几个不同花色的品种先后出现。如白居易、刘禹锡在诗中咏白菊,李商隐在诗中咏紫菊。在杜甫、韦庄和肖颖士的诗文中,不仅反映了唐代菊花花色品种渐多,而且说明栽培已较为普遍。

到了宋代,菊花由室外露地栽培发展到盆栽,并能用其他植物作砧木嫁接菊花,品种有了较大的发展。艺菊专著也相继问世。刘蒙的《菊谱》(1104年)问世,这是我国第一部菊花专著。该谱记菊36品。分为黄色(17品)、白色(15品)与杂色(4品)等。书中还阐明菊花大朵、重瓣等变异之遗传与育种的基本原理和途径。此后艺菊专著渐多:有史正志的《菊谱》(1175年),记菊27品;范成大的《范村菊谱》(1186年),记菊35品。此外,还有沈竞的《菊谱》(1213年),记菊58品,史铸的《百菊集谱》(1242年),记菊品160个以上。

元代,菊花专著较少。杨维桢在《黄华传》中记菊136品。

明代菊花又有发展,重要的菊花专著有:黄省曾的《菊谱》,记菊220品;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记菊270种,分为黄、白、红、粉红、异品等类,内有?五月?菊、?五九?菊与?七月?菊等品种出现;还有高濂的《遵生八践》,记菊185种,并总结出种菊八法(分苗法。扶植法、和土法、浇灌法,捕虫法、摘苗法、雨暘法、接菊法),很有参考价值。

明末清初,日本菊花已经输入,乾隆时邹小山绘有洋菊图,品种类型甚多。

清代艺菊之风更甚,专著有陈淏子的《花镜》(1688年),记菊153品;汪灏的《广群芳谱》(1708年),记菊192种。此后,还有陆廷粲的《艺菊说》(1718年)等,菊书、菊谱如雨后春笋,不一而足。民国时期(1912~1948年),专著甚少,仅有黄艺锡的《菊鉴》(1932年)与缪甫孙的《由里山人菊谱》等。但解放前夕,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为国家保存了良菊630品,是值得庆幸的。

1949年前后菊花品种散失很多,如当时杭州的菊花只存下70多种。1953年上海的菊花也只存下150多种。但后来艺菊事业迅速得到恢复,至1963年上海龙华苗圃菊花达1,200种,北京北海公园的菊花则达到1,381种。“文革”期间菊花又受到二次摧残。但近年来菊花有了很大的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对中国菊花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整理出3,000多个品种。艺菊专著自1950年起又不断出版,近年更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国外杂志,学报上也常发表有关菊花的文章和报告。如自1957年陈封怀等开始研究以来,陈俊愉等从1962年起通过野生种之间的大量杂交试验,对现代菊花的起源问题有所突破。以下是几点重要论断:

(一)原始菊花是通过野生种之间的天然杂交,再经人工选育而成。毛华菊阻(D.vestitum),野菊(D.indicum)和紫花野菊(D.zawadskii,特别是前两者为主要,均野生于皖西、鄂西和豫西,甚易产生天然种间杂种。它们之间的杂种苗,在形态上与菊花原始类型(?九华?菊、?杭白?菊、?杭黄?菊,?滁?菊等)均颇类似。而这些原始类型均产于安徽,浙江,河南等省,可见二者之间的地理根源,决非偶合。

(二)菊花品种的染色体数为45~71条,其中小菊系品种为45~54条。近年人工种间杂交创选出“合成菊”,染色体数也为45~54。

故从染色体数目来讲,合成菊已可跻身于菊花(D. x morifolium)的行列。

(三)尽管野黄菊和毛华菊是杂交的基本原种,但菊花的起源还是多元的。看来,六倍体的紫野菊(2n=54)等可能后又参加杂交,并结合多代的天然杂交、人工选择和培育,然后才成为较定型的、色彩更丰富的原始菊花,同时染色体数也逐渐加多。

(四)过去中外学者常推论,原产华北的小红菊(D.chanetii)与野黄菊(D.indicum),是形成菊花的两个直接杂交亲本。经陈俊愉等多年来进行人工杂交授粉,却只获得了十多个品种的?北京?菊(D. x pekinense),它们仅是四倍体(2n=36),未达菊花的低限。

(五)若干日本学者,提出包括多种日产野生菊花(D.japonense、D.makinoi)等在内的种作为菊花起源杂交亲本的假说。但菊花最初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因此最早的D.x moriflium应由中国野生菊种为其杂交亲本。

产地与分布 在菊属Dendranthema 30余种中,原产我国的17种。如野黄菊D.indicum全国均有分布,紫野菊D.zawadskii分布在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毛华菊D.vestitum分布在华中,甘菊D.lavendulifolium多分布于东北及华北,小红菊D.chanetii多分布于华北及东北,菊花脑D.nankingense产于南京。

菊花品种遍布全国各城镇与农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岛、天津、开封、武汉、成都、长沙、湘潭、西安、沈阳、广州、中山市小榄镇等为盛。

8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我国传至日本,被推崇为日本国徽的图样。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我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我国菊花遍及全球。

相关热词搜索:种植 历史 棉花的种植历史 水稻种植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