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京

发布时间:2017-01-2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北京篇一:北京历史与文化

北京历史与文化

第一章、导论

北京的概念

什么是北京?

“北京”作为一个地名概念,首先它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北京包括中国历史上所有曾经叫过“北京”的区域。而狭义北京的概念可分为“历史上的北京” 和“当代北京”两部分。

广义“北京”之例

唐及五代中的唐、晋、汉三代都以它们的发祥地太原府为“北京”(在今太原市西南晋源镇)。

宋代仁宗时,曾把河北的大名府改称“北京”(在今河北大名的东北)。 明洪武初年,曾把开封府改称“北京”(今开封市)。

历史上的北京

从夏商周时期的幽州、周初的蓟城;再到战国时期的燕国;

秦代广阳郡(郡治蓟城)与上谷郡、渔阳郡;汉广阳国与上谷郡、渔阳郡、涿郡;

魏晋时期的幽州、蓟城;隋唐五代的幽州、涿郡、渔阳郡与幽州大都督府 辽陪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当代北京

北京市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

行政区划(十四区二县):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房山区,门头沟区,通州区,顺义区,怀柔区,大兴区,昌平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

第二节、北京历史分期与特点

目前学界四个时期的划分:

(一)70—20万年前到公元前222年。

自北京地区有古人类活动始到城市的

起源与早期发展(西周燕国)。

(二)公元前221年——公元937年

从封建国家的东北军事重镇、交通贸

易枢纽到北部地区的多民族城市。

(三)公元938年——1949

中国传统帝制时代全国政治中心的形

成与演变。

(四)1949——今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发展历程。

——(参见《北京通史·总序》)

北京历史的三个“关键点”

一、北京有远古人类活动的历史。考古发掘证明,北京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50—70万年以前。

二、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体现。

三、北京有一千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北京历史发展的“三个千年”

三千余年的文明史与城市史

第一个千年——公元前一千年(商周时期)

第二个千年——秦汉至隋唐时期

第三个千年——辽至清代

北京历史特点

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非常连贯,地位不断递升。

方国中心——北方重镇——割据政权

都城——北中国政治中心——全国政

治中心——国际大都会

作为都城的历史变迁

三千年间,北京九次成为都城。

蓟、燕、辽、金、元、明、

大顺、清、民国(初期)

中国皇朝政治中心的摆动,前一千年东西摆动,后一千年南北摆动,呈现出“十”字形特点。变动的结局则是北京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

(二)、北京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大融合、大交汇之地,尤其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的交接地带。

严文明先生关于文化区的研究

宗教文化之例:房山云居寺(辽金石经)、五塔寺(明初建筑的印度佛教风格)

(三)北京历史文化的开放性、包容

性与多元化。

雍和宫与藏传佛教

(四)政治、军事地位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历史与现实:政治文化资源的过度

集中,经济与社会承载力的困境。

人口、水源、交通、环境

例证:“南水北调”“逃离北上广”

第三节、北京历史研究概述

北京史的基本史料

《析津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善本组编,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析津”一词源于析津府,在辽对宗开泰元年(1012),改南京为燕京,改幽州府为“析津府”,因而辽代的燕京亦称“燕京析津府”。)

《宛署杂记》二十卷,(明)沈榜编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日下旧闻考》一百六十卷,(清)于敏中等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春明梦金录》七十卷、《天府广记》四十四卷,(清)孙承泽撰。

《光绪顺天府志》一百三十卷,(清)周家楣(顺天府尹)总裁、缪荃孙总纂,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二、北京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侯仁之与《北京历史地图集》

编制缘起与历程:

初步设想

1949年5月北京市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叶剑英)负责古都北京的改造和规划设计。1951年时任燕京大学教授的侯仁之(兼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向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梁思成提出绘制北京历史地图的建议,得到梁的大力支持。但1952年院系调整,侯的设想落空。

2、人民大会堂“古河道”与总理指示

1958年人民大会堂破土动工,开挖地基时发现附近地区有深埋的废弃古河道。

北京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指定侯仁之组织力量考察研究并复原北京地下古河道分布状况。

1965年春侯仁之向北京市副市长万里汇报研究成果,万里传达了周恩来总理关于编制北京历史地图的意见。编制工作再次提上日程,但随后的文革使之再次搁浅。

3、文革后的重新起步

1979年北京市测绘处(后为测绘院)召开了北京历史地图集编辑工作筹备会,成立编辑委员会。北大教授侯仁之任主编,北京大学、北京市测绘院、北京社科院等单位的21位成员共襄此举。

历时七年,1986年地图集初步编制完成,198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万里题写了书名。

4、社会反响与评价

谭其骧(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首善之区的首善之作。惟实地考察至五十余次之多,行程达五千余公里,其他省市恐无力效法耳。他省市可取义为则,取法乎上,庶几可得乎中。是册之出版,不仅对研究北京之历史地理有重大价值,亦可为全国编制省级历史地图之楷模也。

陈桥驿(浙江大学地理系教授)

对于《中国历史地图集》,我曾经指出这是历史地理学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而对于这部《北京历史地图集》,我同样认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者侧重不同:前者是一部小比例尺的大区域历史地图集,而后者则是一部大比例尺的小区域历史地图集。除文献功夫之外,其野外考察之方法与成果尤其值得注意。 侯仁之与北京史研究

1955年《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侯仁之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三联书店2009年版。(侯仁之文集系列)

北京城市文明的诞生、发展与规划;北京的河湖水系变迁与水源;北京历史地图与城市地理的研究。

《北京通史》(十卷本)

北京市社科院集体成果

前期准备:

1980年编辑六十余万字的“北京史大事记”,后整理出版《北京历史纪年》。

1983年,在北京大学分校历史系二三年级开设“北京通史”课。

1988—1990年,编辑出版四十余万字《北京历史纲要》(上下册)。 1987年,《北京通史》课题组正式成立,相关研究计划启动。

主要内容与编辑体例

叙述自约七十至二十万年前出现“北京人”活动起,至本世纪80年代末至,历史上北京地域范围内发生的主要史实。

本书体例:

卷一:远古至魏晋;

卷二:隋唐五代

卷三:辽代;

卷四:金代;

卷五:元代;

卷六:明代;

卷七:清代上(1644—1840);

卷八:清代(1840—1911);

卷九:民国;

卷十:当代

对《北京通史》及北京史的讨论总序(曹子西)历史纵向叙述(历史脉络与主要线索)与横向叙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城建、社会生活)相结合,中国通史与北京地方史内容的交叉与结合。

《北京通史》的问题:

政治史的内容与框架过多,与中国通史有重复之嫌。

内容犹如大拼盘,政治、经济、民族罗列,缺乏整体性的内在联系。

可开拓之处:如何发掘出北京自身的演变脉络与其地域文化的特色,仍需进一步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成果

王灿炽《北京史地风物书录》,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北京大学历史系课题组编《北京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北京史百年论著资料索引》,郗志群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燕史集》,阎崇年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罗哲文等著《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历史北京篇二:了解北京历史

九门小吃————————————1

三里屯—————————————2

娱乐地—————————————4

圆明园—————————————5

秀水街、圆明园—————————6

北京大学————————————7

各景点说明———————————8

九门小吃——了解北京历史的网友都知道,想当年刘伯温修建北京城,共设了九个城门(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城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就是人们常说的北京“内九城”。这九门小吃的含义也得来于此,意思是指老北京的传统小吃。既然是老北京,那坐落在后海孝友胡同正宗的四合院内,是再合适不过了。只是位置有些难找,需要费一番周折。

来到院中环走一圈,算下来这里共集中了11家北京传统小吃,外加中华老字号张一元,还专门开了个“门框胡同”以及以“前门”、“崇文门”等北京地名命名的包间。据史书查证,清朝末年开始兴盛的北京小吃高峰时曾有600余种,但如今留下来的还不到100种。而在这100种之中,这11家小吃是绝对的精品

先看看“小肠陈”,烹制的卤煮小肠肥而不腻、肉烂而不糟、火烧煮得透而不黏。再尝尝“奶酪魏”的宫廷奶酪,奶香和着夹杂其中淡淡的酒香非常香醇。“爆肚冯”的爆肚来上一份,记得一定要放特制的作料,是由麻酱、醋、酱豆腐、味精、口蘑汁等13种配料组成,很美味。如果口渴,点一碗“德顺斋”豆汁,第一口酸里带股发霉的辛辣味儿,第二口好多了,第三口就着炸得酥脆的焦圈,味道大转,变得很香,果然豆汁配上地道的东西才有地道的味道!在“馅饼周”的摊位前,许多顾客等待着最新出锅的门丁肉饼,吃这个门钉肉饼是有讲究的,一定要趁热,如果凉了,流出来的牛油遇冷凝固,吃着都糊嘴。不过您也别太性急,要是迫不及待一大口咬下去,烫嘴不说,油能滋您一身。这跟灌汤包有点相似,在焦黄的面皮里面,饱含着浓浓的汤汁,集合了牛肉的鲜和大葱的香,着实诱人。

极力推荐“天兴居”的炒肝,这个已有一百三十六年的历史北京小吃,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以淀粉勾芡做成,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

行车路线:不开车,则建议在地安门商场下车,一路观景,从烟袋斜街进来,然后到湖边顺后海北岸向西走(烟袋斜街进来后向右拐),大概步行十五分钟,过了宋庆龄故居——在吃饭的时间当你看到有一些人力三轮停车等客人的时候,向右侧看,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孝友胡同),就是九门小吃了。开车,则走鼓楼西大街,在路西的“甘露胡同”拐进来,顺着胡同一直开,然后能拐到后海北岸,继续向西前行即到。

三里屯北京三里屯位于朝阳区东部。因距内城三里而得名。明、清时属顺天府大兴县。作为地片名,泛指左家庄、朝外大街、呼家楼、麦子店合围地域。1962年在地域内建北使馆区,20世纪60~70年代建成外交公寓群,三里屯一带逐渐发展成为驻华外交人员聚居、购物和外事活动的重要社区。地域内有10条纵向、12条横向街巷。新东路和工人体育场东路为首都原迎宾路的一部分。工人体育场北路东段西侧和西段北侧商业、服务业网点密布,三里屯酒吧街是北京夜生活主要场所之一。区域内有塔园外交人员公寓、燕莎友谊商城、外汇免税商店、中国国际商店等单位。工人体育场北路东段两侧建有城市宾馆、兆龙饭店、麒麟大厦等。

三里屯最初以汽配、服装市场闻名。后来,逐渐成了酒吧街。朝阳区相关部门的介绍是:酒吧街位于朝阳区三里屯北路东侧,全长260米,占地1648平方米。该街毗邻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

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在内的79个国家的使馆,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署等7个驻华机构邻近。

据说在三里屯周边3公里的范围内“扎堆儿”着全北京40%以上的酒吧,这意味着约200家酒吧的规模。实地走访发现,整个酒吧街上有酒吧30多家,“扎堆儿”的200多家酒吧正在向三里屯两侧的胡同里延伸。在这里,你很容易找到不夜的北京。

三里屯是北京最早的酒吧群落,这里出现第一家酒吧是在1989年,三里屯地区最早的酒吧出现在南三里屯,而形成气候、名声最响的是三里屯北街。由于三里屯北街毗邻北京最大的使馆区,老外就成了北街酒吧时间最久的固定客人。近几年,本地的白领、演艺界人士,乃至外地旅游者也成了酒吧街的常客。酒吧街的固定客人队伍正在扩大。

三里屯的胡同里的小店,大多出售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追求个性的男男女女很喜欢这里。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购物气氛就像其酒吧一条街一样,充满着慵懒、色彩与独特。

交 通

南起白家庄路,北至东直门外大街,东临东三环北路,西临新东路。

坐地铁,从崇文门到东四十条,东南口出来,坐113路到工人体育场(北门)即到。

三里屯酒吧街

这里晚上是美女的海洋,不过小姐的比例较高

提示:最佳时段:晚上9点到凌晨3点之间;最佳位置:无(没什么好地可待,除了也进酒吧)

特点 美女质量极高,还经常可见变态的变性的等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西单

如果你问一个10岁以上30岁以下的女孩子,只能去北京的一个商业区她去哪,相信99.9%都会毫不忧郁的选择西单

提示:最佳时段:上午9点到晚上9点;最佳位置:中友门前特点:不说了,去看了就明白了

阜成门

华联和万通对面而立,美女穿梭往来,那叫一个高密度!美女种类繁多,白领美女去华联,学生美女去万通

提示: 最佳时段:上午10点到晚上8点之间;最佳位置:万通外麦当劳门前

特点: 美女密度极大,万通外有石墩可坐,美女穿梭往来,保证目不暇接

历史北京篇三:地名与历史上的北京

地名与历史上的北京

216

王子豪 邬晶秀 汪 远 司家章

北京是历史文化极为丰富的城市。几百年的都城历史给北京留下了许多印迹,众多的地名就是其中之一。北京的地名或通俗易懂,或内涵丰富;有的体现地区功能,有的是地标建筑,还有一些隐藏着历史故事。不少的地名可以帮我们了解几百年前同一地区的样子。通过这些地名,我们不但能知晓过去北京城的布局,也能有利于未来北京的规划。

北京如今的地名大多是明、清、民国和解放以后定下的,他们能较好地反映这些时期的历史。

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唯一继承首都地位的城市,集中国都城建设之大成。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告成”,历时15年,正式定都北京。明代的北京城也就是元大都城的改建,北墙南缩5里,南墙向南展出2里,成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重建了宫城和皇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修筑外城,仅筑成南侧一面。至此,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后来明朝灭亡,满人入住京城,并未对城市布局作出多大的调整,除了一些与明朝直接有关的地名,比如御河(清称筒子河),少有改动。有一些地名明显是当年两朝的“遗物”,比如前门、广安门、朝阳门等等。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地名也反映了当时的环境。最典型的例子当属西苑。康熙时称畅春园为西苑。查慎行曾多次在此供职,有《赴西苑马上》《西苑值庐》《西苑送春》等诗词。畅春园西侧村镇也称为西苑,即我们 现在所谓的西苑(东起中直路西至颐和园东门,北始颐和园路北,南至中直机关北墙)。民国八年(1919年)的文件《西苑俘虏收容所收容德奥俘虏情况》中的西苑便是指此地了。 现在北京人已经没人把中南海和西苑联系起来了,毕竟对于“苑”,大家都有郊区的印象,中南海是至高无上的中心,怎么是苑呢? 后来北京有个很有名的西苑饭店,它在西外大街北京动物园的旁边。明代这里是皇家庄园,清代称万牲园,解放初辟为西郊公园。西苑饭店是1954年建成,所以起名“西苑”也是和情理的。而且现在他后面那条街就叫西苑街。 而我们现在所谓的西苑,泛称海淀圆明园、颐和园、玉泉山等皇家园林一带,如果你坐公交车,西苑站就在在颐和园和圆明园之间那条路上。1993年在北京的总体规划中,10个边缘集团也明确了西苑的范围。称“苑”,当为水草丰美、林木繁茂,适养禽兽之所。这就说明,当年的畅春园附近,还是一片自然之处,完全没有如今的喧闹,也不可能有小吃街之类的东西。当年的北京城还没有达到如今的四环附近。那时这里是一片荒山野岭。

明清以来,北京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商业十分繁荣。在北京以市为名的街巷举目皆是,如崇文门外有花市大街,因其曾是专门卖花的市场。东晓市、晓市口是当时的早市,还有骡马市、缸瓦市、煤市街、米市大街、菜市口、灯市口、羊市口等等,这些地方都是当时的专卖市场所在地。西城区原有个驴市胡同,当时是交易驴马的市场,这一市场后来衰落消失,其地名也就逐级被居民以谐音所代替,演化成了现在的礼士胡同。朝阳门外原有个鸡市口胡同,成名于清代,曾是卖鸡鸭的市场,后易名为吉市口。珠市口原来是猪市,此外还有果子巷、鲜鱼口、瓷器口等等地名。民国以后王府井大街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街,最大的市场是东安市场,前门大街依然是商店林立之处,百年以上的老字号大都坐落于此,大栅栏街仍是北京最热闹的商业区。这些地点多集中在二环以内故宫南侧,说明当时的商业区的集中,仍保有着自隋唐沿袭下来的坊市格局,而且不难看出,同类商品通常集中在同一地区销售。如今,城市居民爆炸增加,集中的规划坊市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现在集中销售同一商品的地区减少,多被综合大型超市替代,这也是日后城市的发展趋势。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区手工业的发展,北京的地名也反映了这一点。老北京还有一些以商业工场、作坊为名的地名,如北草厂胡同、大石作胡同、小石作胡同、大酱坊胡同、皮库胡同等等,反映出当时这里曾是草料场、石料作坊、酱菜作坊、皮制品作坊等的所在地。明朝南城有个姓唐的洗布帛的劳动者,他居住的胡同就叫唐洗白街,即今天崇文区的唐洗泊街。宣武区有条粉房琉璃街,那是粉房刘家街的误称,以开粉房的刘氏而得名。东城有个姓姚的,铸锅铸得好,他

家所在的胡同就叫姚铸锅胡同,后来被讹称为尧治国胡同,就是今天北京站西街附近的治国胡同。北城有个做豆腐的陈氏,其住地就被称为豆腐陈胡同,后来讹称豆腐池胡同。还有以做篦子的沈氏得名的沈篦子胡同,以做沙锅的刘氏命名的沙锅刘胡同等等。有以售卖纸人纸马的汪氏和何氏命名的汪纸马胡同、何纸马胡同,今天已讹称为汪芝麻胡同、黑芝麻胡同了。这些地方要么靠近故宫,要么远离城区,这与产品有关,但足可以见得当时的手工作坊分布。

北京作为古都,一切早已烙上了都城的印迹。从元代开始到清代,为了祈求国泰民安或安抚边塞属国,北京兴建了很多宗教建筑,有的寺庙一直保留下来,而另外一些现在已经没有了遗迹,但是它们都保留在地名中。比如东岳庙前的神路街、万寿宫和万寿路、黄寺和黄寺大街;因环绕后海分布十余座古刹,形成了什刹海的地(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历史北京)名;赵公口是北京的长途交通枢纽之一,得名是因为以前这里有座供奉赵公元帅的财神庙;还有中关村的保福寺、西城的白塔寺、护国寺、东城隆福寺、海淀的大慧寺、娘娘庙、净土寺、皂君庙、龙王堂等都成为街道或地区的名字。更多的帝都风貌显示在天、地、日、月等皇家祭祀场所(所谓九坛八庙)、位于内城周围的当年的政府办公场所和清代遗留下的十余座王府以及历史人物的足迹。文天祥、郭守敬、袁崇焕在这里有纪念的祠堂;祖家街的地名使人们记住了明清交替时期的重要将领祖大寿,以及他的外甥吴三桂;位于长安街东沿长线上八王坟,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埋葬地,他是满清的开国功勋,在王爷中排位第八;公主坟的地名则另有一段历史背景:孔有德是投降满清的汉人将领,是清朝开国功臣,封“定南王”。他南征柳州阵亡后孝庄皇后将其女孔四贞认定为自己的义女,留在宫中抚养,封她为和硕公主,并特赐继承其父“定南王”的王位,后嫁内务大臣孙延龄,同往广西节制军务。孙后投靠吴三桂背叛清廷,孔四贞坚决反对孙、吴的叛逆行为,率兵讨伐,协助平息云南叛乱。康熙帝召她回京并为她赐封王爵,成为清朝的一代女王。孔四贞逝世后,清廷以隆重的葬礼相待,将她埋葬于西郊,并称之为“公主坟”。

另外也有一些略显奇特的地名,其中以“金台夕照”和“百花深处”最为著名。其实它们不过是经历了一些改动,把它们复原就明白得多了。金台夕照,又称道陵夕照,“陵”指的是金皇陵,“夕照”则与夕照寺有关,后来清代时期改名为金台夕照,谣传还与乾隆有关。 至于百花深处胡同,。《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渐渐地有了钱,在园中种植树木,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修建草阁茅亭,使这块菜地成为一个十分幽雅的所在。又辟地种植牡丹、芍药,在池中选票莲藕。夏日,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驶上小舟往来天绿波之中,香风扑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黄菊澄香之秋,梅花晴雪之冬,均有四时皆宜之感。当时城中士大夫等多前往游赏。因此北京人称它为百花深处。”

经历抗战、内战,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改称北京并成为首都,北京历史又翻开新的篇章。赵登禹路、张自忠路、佟麟阁路是抗战后纪念抗日将领而产生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增光路,魏公村(本名为公村),八一湖,红领巾公园,团结湖公园等名称是解放后的产物;文革时期也产生过很多新的地名,不过基本都废除了。随着改革开放,有联想、四通等成为地名,有代表新商业场所的新东安、国贸,有CBD、SOHU等外来名词,北京主办亚运会、奥运会,又出现了亚运村、奥运花园等新地名。日新月异的名词,伴着日新月异的建筑,让北京也永远发展着,变化着。

参考资料

1、 北京百事通——地名的来历

2、 《北京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陈鹭 王淑芬

3、 《中国古代都城的历史变迁——隋唐长安和明清北京城》贺凯丽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 历史 历史小说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