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7-01-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的名词解释篇一:大学历史名词解释

1.《南京条约》: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

年8

月29日,在英军炮口威逼下,清政府在南京与英国签订。主要内容为: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均须“秉公议定则例”。该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主权,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资本主义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先例。从此,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各国侵略者接踵而来,逐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马关条约》:日本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主要内容为:中国承让朝鲜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任便设立工厂、输入机器,只交所订进口税。该约是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它适应了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3.《辛丑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901年(辛丑年)9月7日,英

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个国家的代表,与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中国赔款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折合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压;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居住;拆毁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和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清政府惩办首祸诸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各部之前。这个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并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3

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

南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4.《资政新编》: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由干王洪仁玕提出。主要内容为: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馆、新闻官,破除成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并“与番人竞雄”,但严禁鸦片入口,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这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5.洋务派: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标榜“自强求富”、兴办“洋务事业”的封建官僚集团。其洋务事业主要有: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其目的在镇压农民起义、加强海防及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经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覆灭,企求“船坚炮利”的洋务运动破产,李鸿章集团日削,张之洞集团势力遂成为洋务派的后劲。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举办“新政”,洋务派作为一种政治势力逐渐(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历史的名词解释)解体。

6.《新学伪经考》:康有为撰。它用历史考证的方法,力辨秦始皇焚书并没有烧毁官府博士所藏六经,西汉立于学官的今文经皆孔门足本,并无残缺;东汉时刘歆所争请立于学官的古文经六经均系伪造,故称“伪经”;刘歆伪造古文经书的目的,是为王莽夺取政权制造理论根据,湮没了孔子“微言大义”的精神,与孔子无涉,当称“新学”。此书引导知识分子怀疑古代典籍,在思想上打破泥古守旧,在学术上推翻古文经学的“述而不作”,在政治上打击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变法制造舆论,在当时有很大影响。但把古文经传一概斥为伪造是错误的,书中考辨古书,虽有创见,亦多武断。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后产生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1912年(民国元年)3月8日通过,按照西欧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院署;法官有独立的审判权利。同时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体现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但随着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后为袁世凯撕毁。 8.中国同盟会: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简称“同盟会”1905年8月23日在孙中山的倡导下,以新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成员在日本东京组成。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主要成员来自农、工、商各阶层,以中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掀起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不久在本部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

时政府成立,迁至南京,又迁回上海。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9.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

义、民生主义。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进一步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24年国民党改组以前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特点。在当时,它是进步的、革命的,但还没有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10.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前后文化运动的统称。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同时揭露和批判封建伦理思想和封建旧道德,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思想进行抨击。这次运动在启发人们追求真理,使人们从封建传统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为了五四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早期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及进化论的思想,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逐渐有了社会主义的倾向,运动的中心内容逐渐转变为宣传十月革命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此,这一运动日益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

1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等13人,代表全国党员5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7月30日,大会正在进行,突然遭到会址所在地区法国巡捕的干扰,会议被迫中止。后来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县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大会起草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大会还选举陈独秀、李达和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20日到30日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中国国民党章程》,重新解释了

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通过了接受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

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决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它标志着国民党已由一个单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13.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次会议就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央秘书处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内容包括:1、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2、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3、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4、?会议还选举了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及其委员。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遭受第一次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它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反对了政治上的右倾投降主义,开始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新的斗争。 14.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2、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3、取消了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4、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5.南昌起义: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为。了挽救革命,临时政治局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8月1日,起义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等指挥下攻占南昌,并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后因敌人以重兵进攻南昌,起义军自8月3日起先后撤离南昌?。一部分退至海陆丰地区,加入了东江地区农民的武装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至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4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16-31条)

16.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被蒋调到陕甘一带进攻红军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七路军认识到“剿共”没有出路,与红军实现了停战,并要求蒋联共抗日。同年12月4日,蒋到西安督战。张、杨在向蒋屡次进谏无效后决定“兵谏”,于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等八项主张。16日,中国共产党应张、杨电请,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到西安调停,争取蒋介石抗日。经过周恩来等多方面的耐心工作,迫使蒋于24日接受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25日,蒋在张学良陪同下被释放回南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全国抗日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7.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18、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 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遭拒,即炮轰宛平城。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4、一二九运动:1935 年12 月9 日,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8.《论持久战》: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国民党内一些人,认为中国武器落后

于日本,“战必败”。抗战开始后,他们又散布“再战必亡”的亡国论调。在中国共产党

内,也存有轻视游击战争,幻想依靠国民党的“正规战”速决速胜的错误思想。为了批判亡国论和速胜论,阐明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主张,动员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为争取最后胜利而奋斗?,毛泽东根据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撰写了《论持久战》。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抗战后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篇著作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19.中国土地法大纲 : 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同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公布。共16条。主要内容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共土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对于保护工商业,分配土地中的若干特殊问题处理办法等也作了具体规定。在《大纲领》颁布以后约一年中,中国解放区约有一亿农民获得土地,这对发动群众巩固后方,动摇革命战争,解放全中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三大法宝: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总结。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毛泽东称其“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21.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过程中边疆进行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统称。三大战役共历时142天,歼国民党政府军154万余人,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政府军主力,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大部以及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并为解放军南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作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22.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分为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两种。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在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以多种形式和国营经济联系着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过程中,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过渡的经济形式。按照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国营经济联系的程度以及社会主义因素的作用。中国的

国家资本主义又 区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初级形式,在工业中有收购产品、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等。高级形式,包括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通过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3.没收官僚资本: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消灭官僚资本,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进一步把没收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列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并把它改造成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党和政府在建国初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到1949年底,全国共计没收官僚资本工业企业2858个,拥有职工129万人,从而掌握了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进而又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比较彻底地清除了这些企业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残余,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把这些企业变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24、《共同纲领》:.特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历史的名词解释篇二:历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选编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东西方

第一节 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 ·名词概念

1.殖民制度

一般是指西方列强国家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并把它们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制度。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欧诸国往往是通过海盗式劫掠、欺诈性贸易等各种方式进行早期殖民活动。在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特别是进入垄断时期,则使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手段,使被侵略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而依附于外国的保护。各殖民国家相互遵守共同的协定,但有时也会因为利益关系发生武装冲突,即殖民战争。殖民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掠夺殖民地的产物.

2.奥斯曼帝国

也称奥托曼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军事封建帝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1299年突厥首领奥斯曼宣布独立建国。1453年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在此建都,改名伊斯坦布尔。经过不断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帝国内部实施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各地各族人民不断进行反抗。17世纪中叶国势转衰,19世纪巴尔干半岛各国先后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同盟国方面作战失败,随后丧失了大片土地,仅保有土耳其本部。1919年国内爆发基马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2年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废,帝国告终。

3.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印加帝国

南美洲西南部的古国。其君主称“印加”,国民称印加人。“印加”一词印第安语意为“太阳的子孙”。15世纪中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国家,16世纪最盛时,疆域北起哥伦比亚南部,南至智利毛莱河,东到亚马孙河森林地带,西濒太平洋。包括今整个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以及部分阿根廷、

哥伦比亚和智利的领土。人口达六百万。首都库斯科为世袭专制君主印加王驻地。印加社会有较为严密的行政制度,分为三个阶级:贵族、平民和奴仆。社会基本单位是有共同祖先的一些家庭组成的村社。农业发达,使用灌溉系统和肥料。擅长金、银、铜和陶瓷器皿制造。拥有良好的道路网,崇拜太阳、月亮等自然现象。1533年,印加帝国被西班牙殖民者所灭,秘鲁也沦为殖民地。

5.皮萨罗(约1475—1541)

西班牙殖民者。文盲,当过牧猪人。曾服役于意大利步兵团。15O2年迁往美洲,15O9年起在美洲从事掠夺和探险。曾伴同巴尔波阿“发现”太平洋。1524年到达印加帝国(今秘鲁一带)进行劫掠。1531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180人和3艘船又侵入印加帝国。1533年设计捕杀印加王,占领首都库斯科,灭印加帝国,并在当地大肆掠夺和屠杀。在今秘鲁和厄瓜多尔先后确立西班牙殖民统治。后在利马死于内讧。

6. 阿兹特克帝国

15至16世纪墨西哥阿兹特克人建立的帝国。阿兹特克人属印第安人纳瓦族的一支,12世纪后期从北方来到墨西哥盆地。1325年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作为活动的中心。随后用武力征服周围部族,建立部落联盟,成为当时美洲“新大陆”上最强大的“帝国”,其势力曾扩展到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沿岸,他们维持着以氏族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实行公社土地所有制。农业、手工业较发达,有庞大的灌溉工程系统。绘画、铜器、纺织、刺绣等都相当精致,建筑艺术成就辉煌。在殖民者到达前,帝国已日趋没落,1519-1521年为西班牙殖民者所摧毁。

7. 卡布拉尔(约1460—约1526)

葡萄牙航海者。1500年3月9日,奉葡王曼努埃尔之命,率领船队远征印度。当船队驶过佛得角群岛后,在赤道海流的冲击下离开航道,无意中飘流到南美洲巴西海岸。继续驶往印度的途中,在好望角附近遇风暴,折损四艘船,同行的葡萄牙航海者迪亚斯等人葬身海底。幸存的卡布拉尔率余部于当年9月终于抵达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库特(今名科泽科德)。1501年7月,载运大批香料返抵里斯本。

8. 教皇子午线

葡萄牙和西班牙划分势力范围的分界线。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葡为争夺殖民地和市场而大动干戈,互不相让。1493年5月,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发布训谕,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处,自北极至南极划一条线,区分西、葡的势力范围。1494年6月,两国据此正式

签订了《托德西拉斯条约》,并同意将此线西移至西经43°40'。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后,两国在太平洋再起冲突,并于1529年签订《萨拉戈萨条约》,规定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处划一线,线的东西两侧分别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这两项条约,揭开了欧洲殖民列强瓜分世界的序幕。

9.伊萨贝拉(1451—1504)

西班牙女王(1474—1504年在位)。出生于马德里加尔王室世家。早年受到良好教育。1469年同阿拉贡(一译亚拉冈)王子斐迪南结婚。伊莎白拉在继承卡斯提尔王位后的几年里,就决定将卡斯提尔和丈夫的领地阿拉贡正式合并,基本实现了西班牙的统一。在位期间,依靠市民和小贵族,抑制大贵族,加强王权。1480年下令强行收回亨利四世在位时赐予贵族的王室领地,不准贵族私建城堡。宣召一些大贵族进宫,授以虚职,以便监督与控制。迫使西班牙的三大骑士团归从国王,使王室收入大增,进而从教皇手中取得教职任命权。借助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异端”,驱逐犹太人出境。1492年,收复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据点格拉纳达,最终实现了西班牙的统一。同年资助哥伦布航抵美洲,开始对美洲进行殖民掠夺。1504年11月死于梅迪纳德尔坎坡的一座城堡中。

10. 巴索洛缪·迪亚斯(约1450—1500)

葡萄牙航海者。1487年8月奉葡王若奥二世之命,率船三艘沿航海家亨利王子所组织船队走过的非洲西海岸航线继续南下,绕过非洲南端,至大菲希河口附近。返航途中他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迪亚斯回国后,葡萄牙王命名该海角为“好望角”。后参加达·伽马首航印度的准备工作,负责监造船只。1500年,随卡布拉尔率领的船队去印度,航至好望角附近遭到风暴袭击遇难身亡。

11.亨利王子

葡萄牙亲王。特别喜好和重视航海,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被称为“航海家”。在其支持下,葡萄牙人于1433年绕过西非的博哈多尔角到达马德拉岛、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群岛以及几内亚沿海一带,沿途经常掠夺黄金等贵重财物。1441年,还首次从西非运回葡萄牙十个黑奴。给非洲黑人带来深重灾难的奴隶贸易肇始于此。

12.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

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第二节 文艺复兴 ·名词概念

1.布鲁诺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唯物论和无神论者,反对宗教蒙昧主义的伟大思想家。生于诺拉城。他早年攻读神学,获神学博士学位,后接受唯物主义思想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通过研究他又将哥白尼的日心说推进了一步,指出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太阳系以外宇宙间还存在无数个星系,因此宇宙是无限的,是没有中心的,因而人的认识水平也不会停留在已知的真理上,将一直探求尚未认识的真理。布鲁诺的学说因触怒了教廷,因而他被革除教籍,被迫长期流亡国外。1593年刚刚回国的他就被宗教裁判所逮捕,1600年在罗马被处以火刑。主要著作有《论原因、本原和统一》、《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等。

2.笛卡尔(1596—1650)

法国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出身贵族。曾长期从军。1629-1649年隐居荷兰潜心著述。在生理学、心理学、光学、流星学、代数学和解析几何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所建树,著述甚丰。发明笛卡儿坐标和笛卡儿曲线,当之无愧地成为解析几何的奠基人。主张彻底抛弃经院哲学,它采用理性演绎法,强调以理性为依据的推力绝对正确。推定精神主体的存在,也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在第一次外力推动之后,物质就不断运动,正是运动造成了物质的多样性。他的哲学是充满矛盾的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主要著作有《方法谈》、《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等。

3.伽利略(1564—1642)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先后担任过比萨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数学教授。他兢兢业业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天文学和动力学方面完成了重要发现:约1590年,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次著名的落体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权威见解,发现了落体定律。1609年他自制了一个天体望远镜,借助它发现了银河是千万颗单个星球集合成的,月亮围绕地球转动,观察到金星的周期性的盈亏现象,太

阳上有黑子等等。因坚信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触怒了教廷,于1633年被罗马异端裁判所判处终身监禁。

4.《天体运行论》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书中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行星,地球本身也在以地轴为中心自转,又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天体运行论中所提出的太阳中心说是对教会选定的地心说和神学世界观的沉重打击。恩格斯予以高度评价,指出“从此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5.哥白尼(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出生于商人之家。中学时代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师从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沃伊切赫·波鲁泽夫斯基。从此开始了对天体运行的观察与研究。1497年通过月食观测,否定了托勒密关于月食乃“月球的体积缩小”的结论,动摇了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的托勒密的“地心说”。经过长达30年之久的观察和广泛吸收前人成果,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或“地动说”,认为地球自转又和其他行星一起围绕太阳运转,彻底推翻了基督教会支持的地球中心说。之后,将自己的学说写成《天体运行论》一书,引起了罗马教廷的恐慌,他因此而遭迫害。

6.托勒密(公元2世纪)

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出生于埃及,生平事迹不详,但著述甚丰。据分析曾在亚历山大里亚从事天文观测。因其将当时积累的天文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而形成了“托勒密体系”。主要著作《天文学综论》,论述地心说体系。主张地球居于宇宙中心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皆依椭圆轨道环绕地球而运行。此说及其著作,在中古时期被视为天文学权威,并获至天主教会的认定。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体系问世,“托勒密体系”方被推翻。所著《地理学指南》八卷,试图以数学方法测定经纬度,对总结当时的数学地理知识有贡献。另一著作《王表》,记录亚述、波斯、希腊、罗马诸帝王及其在位年限。此外,有关于光学、音律方面的著作。

7.托马斯·莫尔(1478—1535)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作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出生于伦敦富裕市民家庭。早年以律师为职业。1499年在伦敦会见著名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受其思想影响甚深。历任伦敦市政及国家政府要职,终因反对英国宗教改革而被处以死刑。代表作《乌托邦》以对话形式表现早期无产者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残酷剥削的强烈抗议,批判了英国现行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又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认为私有财

历史的名词解释篇三: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远古社会与夏商周

一、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文献,诸如

1、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野蛮时代《尚书》、《史记》所记载的中国古代最古老的王朝乃是夏朝,夏朝之前,便是我们常说的远古时代。它包括了中国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以至于进入文明社会的漫长年代。历史学者们将之化为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而考古学上则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所谓旧石器时代,即是说打制石器的时代,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早期皆属于旧石器时代。所谓新石器时代,即是说磨制石器的时代,这包括了氏族公社的发展、繁荣时期,直到青铜时代开始前的铜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始于约距今一万年左右,一直延续到约距今4千年左右,持续了五六千年。它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磨制石器的使用,陶器制造的开始,农业的出现,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等。这也是人类学和历史研究上所谓的“野蛮时代”,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过渡阶段。

2、原始群、血缘婚、血缘家庭:原始群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原始人为了生存,十几人和几十人组成一个群体,共同采集和狩猎,以获取生存资料,这种松散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原始群在考古学上大致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其早期为“猿人”,晚期为早期智人(即古人)。猿人的婚姻制度尚比较杂乱,等到古人稍有进步,产生了血缘婚,即父母子女不得婚配,婚姻只在同辈中进行,而由此构成的社会组织,称之为血缘家庭。人类社会也在此向母系氏族社会过渡。

3、族外群婚和对偶婚:族外群婚即两个氏族间互为通婚集团,一个氏族的同辈男子做另一个氏族同辈女子的丈夫,反之亦然。这样就杜绝了同胞和旁系兄弟姐妹之间的结合了。

等到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族外群婚发展到了对偶婚,即一男一女之间的不稳定结合,男方或女方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主妻”或“主夫”。在对偶婚中,男子从妇而居,所生子女归女方所在的氏族,这种对偶婚制度是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族外群婚和对偶婚都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婚姻制度。

4、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分布在浙江绍兴与宁波之间,为新石器时代繁荣时期的文化,距今约有六千八百年。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凿、骨耜、骨镞等,陶器为黑色,有釜、钵、罐、盆、盘等,都是手制的。河姆渡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考古发掘时发现有很多稻谷、稻壳、稻茎的遗存,证明了当时的农业已相当发展。此外,还发现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可证当时的居地近水低湿,建筑技术已相当进步。

5、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多年,亦属于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文化。这类文化是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miǎn免)池县仰韶村发现,因以“仰韶”作为这类文化的名称。这类文化的分布区域很广,遍布于黄河中上游各省,以手制精致的彩绘陶器和磨制石器为其主要文化特点。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

6、半坡村遗址:半坡村遗址在西安的东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遗址。遗址略呈椭圆形,北面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东北面为陶器窑场。居住区内的建筑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120平方米左右,只有一间,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长的住室或议事集会场所。墓葬是男子、女子分别葬在一起,说明了这里尚实行族外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等,多磨制得比较精致合用。还有骨器、陶器等。这里已经处于“锄耕农业阶段”。谷物有粟、稻等,用石磨盘、石磨棒以去谷皮。还开始种植白菜、芥菜等。家畜饲养业已出现,主要饲养猪、狗。居民除经营这样的原始农业和饲养业外,还要捕鱼、狩猎、采集果实以补助生活。半坡居民的主要手工业有制陶器、石器、骨器、纺织、木工等。陶器是手制的,有瓮、罐、瓶、盆、钵、鼎等。上绘黑色或红色漩涡纹、波浪纹、几何纹、花瓣纹、鱼纹、鹿纹和人面形图案等。人们称这类陶器为彩陶。有些彩陶造型和纹饰十分精致美观。有些彩陶上刻画着类似文字的符号,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萌芽。

7、细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是一种以细小的打制石器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宁夏、新疆和西藏等广大地区。器形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钻、石镞等,主要用玛瑙和燧石作成,亦使用陶器。这是一种以渔猎、畜牧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8、军事民主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在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中,都要设置军事领袖,设置氏族大会,氏族议事会为领导机构,以决定大事,组织指挥战争,这种制度被称为“军事民主制”。这是一种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制度。

9、三皇五帝:关于三皇的说法有多种:伏羲、女娲、神农;伏羲、神农、遂人;轩辕、神农、赫胥;伏羲、神农、祝融等等。五帝则一般认为是:黄帝、颛臾、帝喾、尧、舜。

10、禅让制:尧舜时期,按军事民主制的传统,部落联盟最高军事首领,必须通过一定的民主形式,由众多的部落首领共同推举,得到氏族成员的承认,才能确立,这就是我国古代一度相当盛行的民主选举首领的禅让制。

11、神农、黄帝:在我国古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反映父系氏族社会的情况。其中著名的部落联盟领袖有神农和黄帝。神农又称炎帝,居于姜水流域,以姜为姓。他是农业生产和医药的发明者,用木制作耒耜,教民耕种;又曾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黄帝又称轩辕氏、有熊氏,居于姬水流域,以姬为姓。他的妻子、臣属发明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传说中国的文明起源于炎帝和黄帝时代。因之“炎、黄”被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12、二里头文化: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豫西调查传说中的“夏墟”,在河南省偃师县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二十多年来,在豫西和晋西南地区发现了数十处遗址,经过重点发现的有偃师二里头、夏县东霞冯、临如煤山、洛阳锉李等遗址。在这些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址中,偃师二里头文化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把这些文化遗存称之为二里头文化。据碳—14测定,该文化约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属于夏纪年范围内。

13、涂山之会:为巩固王权,禹沿颖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众多的部落首领,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14、仕土作贡:禹把当时所了解到的土地划分为四正、四隅和中央九块,并且让被征服的部落根据土地肥沃的程度缴纳贡赋,史称“任土作贡”。这表明人民政治、经济活动范围扩大,突破了以血缘团体为基础的部落界限,推动了部落大联合,为国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15、盘庚迁殷:商朝建立后,中原地区屡有洪水为灾,国都一再迁徒。从汤至阳甲时,迁都五次;又贵族内部多次发生争夺王位之事,国力一度衰弱。阳甲之弟盘庚立,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从此安定下来,直至商朝灭亡,共二百七十余年未再迁都。商迁殷后,政治有所改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

16、甲骨文:商代已有文字,现在已发现的文字资料都是商代后期的遗物。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今人称之为甲骨文。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在少量铜器上亦铸有一些文字,称为铜器铭文。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商统治者非常迷信,凡遇祭祀、征伐、田猎、疾病、农业的丰歉、天气的阴晴风雨等大事,都要用占卜的方法询问鬼神。每次占卜,要将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等,都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章。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文献资料。在殷墟发现的甲骨卜辞约有十万多片,所记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四千五百字左右,今已确认者约有两千字左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将汉字按其构造分为六种,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谓之“六书”。甲骨文虽仍以象形为主,但基本上具备六书。有些卜辞的文字整齐,笔画均匀,刻技熟练,字形美观,足证此种文字已经有卜辞一篇约四、五十字,最长的有百字左右。铜器铭文长的有四、五十字,短的只

有一、二字或五、六字。

17、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公社的第一个阶段,也是主要阶段。我国古代的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约开始距今十万年,止于距今一万年。这是的人类已经进入“新人”阶段,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此时氏族成员完全平等,氏族首领没有任何特权。母系氏族公社内,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

18、父系氏族公社:是继母系氏族公社之后的一个社会阶段,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婚姻形态处于一夫一妻制过渡阶段。这是氏族公社开始解体,以男子为中心分裂为若干大家族,继而分裂为若干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产生了父系家长制。妻子从夫而居,财产由父系继承。

19、太康失国:夏启以后,太康即位,因其荒废国事,东夷族首领羿,亦称后羿,趁机率东夷族举兵西进,夺取了夏政权。史称太康失国。

20、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四川境内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南兴镇。其年代上限距今5000年,下限约2800年,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遗址最早在1929年就曾发现大批精美玉石器,在1986年发掘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引起了世界轰动,是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文化共分四个大的文化期,说明了古蜀文化在距今3000多年至4000多年前曾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

第二部分 西周和春秋战国

1、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是王位继承者,称世子;庶子为小宗,周王封其为诸侯,或留在中央为卿、大夫。诸侯、卿大夫或士,各为本支的大宗,其嫡长子为职禄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再分封。此小宗又为本支的大宗。如此推演无穷。周王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所以称“天子”。这是“君权神授”观念。

2、世卿世禄:西周的中央官制,由于缺乏资料,还不很清楚。据《周礼》记载,周有六官,亦称六卿。为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冢宰就是宰相,统率百官,辅佐天子。司徒管土地和人民,宗伯管王族事务,司马管军事,司寇管刑法,司空管公共工程。其他文献和金文中还记有一些重要官名。有文官,也有武官。这些官员统称为卿大夫或士,都由大小贵族充当,父死子继。官员都以采邑为俸禄,采邑在王畿内,亦世袭。这就是“仕者世禄”,或谓之“世卿世禄”制。此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

3、分封制: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简称“分封制”。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这样的层层分封,形成为一座政治宝塔,压在广大劳动人民头上。自天子至士,为各级贵族,庶民主要是农业劳动者。

4、井田制:“井田制度”一词是自战国以来,人们对西周时期所行土地制度的通用名称,历代各家学者的解释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它的含义有二:一、“井”字像田地的形状。田地中有阡、陌、沟、渠,划分田地为若干方块,来源于夏商以前。二、西周的封建领主制剥削方式。这种剥削方式的基础,即土地所有权的分配,是天子有所有权,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有占有权和使用权,庶人(农奴)无土地权利,只有耕作和提供剥削的义务。具体剥削方式,是贵族们将田地分为两类,一类为贵族自留田,名“公田”,由所属农奴们集体无偿代耕,就是劳役地租。另一类大致以百亩为单位分给农奴各家耕种,收获物归农奴所有。在井田制度下,土地不许买卖。

5、吕刑:西周初年即有刑法,分“轻典”、“中典”“重典”,合称“三典”,用以镇压劳动人民。西周中期,阶级矛盾尖锐,周穆王命吕侯(亦称甫侯)制定《吕刑》,有墨、劓、剕、宫、大辟五刑,共三千条。可这些刑罚主要为了镇压劳动人民。《礼记·曲礼》(上)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可见礼与刑都是有阶级性的。

6、宗周、成周:周公东征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营建东都洛邑,作为周统治者控制东方的中心,将“殷顽民”迁于此,驻兵进行监视。自此西周二都: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兴起的根据地,称为“宗周”,又称西都;以东都洛邑为中心,是保卫宗周、镇守东方的重镇,称为“成周”,又称东都。

7、工商食官:西周的手工业和商业,是由政府统一经营和管理的。官府设工正、陶正、车正等职,管理手工业和商业,工匠和商人多为官奴。产品为奴隶主贵族所有,工商业者的生活费由官府共给,这叫做“工商食官”。

8、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西周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山林川泽有所开发。至厉王时,他把王畿以内的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亦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厉王的这一措施引起人们的不满。当时,召公劝他不要这样,这样做“民不堪命”。厉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派人监视对他不满的人。一旦发现有“谤王”者,立即捉去杀死,以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人”是居住在国都内的人的统称,多是平民,身份较高。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史称“共和行政”。

9、宣王中兴:宣王即位、国家的情况残破不堪,周边的民族一再侵袭,社会仍动荡不安。宣王在周公和召公的辅助下,首先整顿内政,安定社会秩序。进而对周边的民族展开斗争。关于此事,史称“宣王中兴”。

10、葵丘之会: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人参加。会上订立了盟约,规定同盟国要言归于好,不要乱堤防、不要囤积粮食、不要擅自封邑给卿大夫而不报告天子,史称“葵丘之会”。从此,齐桓公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史称“齐桓公始霸”。

11、城濮之战: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先有齐国始霸。而后晋国在文公重耳时,发展了起来。晋国之强大引发正在向北发展的楚国的不安。两国围绕着对宋的控制权,矛盾终于全面激化。前632年,楚国围宋,晋文公救之。晋国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退避三舍,至城濮。晋会晋、宋、齐、秦四国军,大败楚军,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后,晋文公称霸于诸侯。

12、践土之盟: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与会的有鲁、齐、宋、蔡、郑、卫、莒(ju)等国,天子派代表参加了会盟,盟约规定:“皆奖王室,无相害也”,史称“践土之盟”。

13、弭兵之会:春秋中期,晋楚争霸,祸及郑、宋等小国,小国普遍厌战,而晋楚也疲于攻战,也想暂休战。这是弭兵之会的背景。弭兵之会是宋大夫提出来的。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卫、曹、许、陈、蔡、藤、邾共十四诸侯会于宋,决定以晋楚两大国为盟主,除齐、秦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外,其他从属于晋楚的要互从晋楚,承担晋楚两国的义务,史称“弭兵之会”。弭兵之会是在晋楚两国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产生的,晋楚四十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这对于发展经济,安定生活有很大好处。

14、管仲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在齐国实行改革,内容主要如下:1.“案田而税”——不分公田(井田)还是私田(开荒田)一律按田地的好坏或产量高低征税。2.“寓兵于农”——就是把农业人口的编制与军队编制统一起来。齐划都城及其附近为二十一乡;商工六乡,士农十五乡。此十五乡每乡二千户,每户出卒一人,共二千人。五乡出士卒一万人,为一军。士农十五乡组成三军,每年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3.士农工商专业分居——专业即“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

15、楚庄王问鼎:楚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活动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一带。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逐渐强大,兼并了附近许多小国。楚庄王(前613——前591年)时,孙叔敖为宰,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国势更加强盛。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至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问鼎大小轻重”。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前598年,楚围郑,晋救郑。次年,晋、楚军战于邲(bì闭,今河南郑州市东),晋军大败。史称“邲之战”。前594年,楚又围宋,宋向晋告急,晋畏楚而不敢出兵。从此,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庄王死,楚势渐弱。

16、初税亩:鲁宣公十五年(前594 年)“初税亩”,是最著名的一次赋税改革。初税亩就是开始实行以亩积为单位征收耕地税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实际也就开始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

17、尽地力 :“尽地力”是战国魏国推行的一种“重农政策”。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他计算说:一百平方里之内,有土地九万顷,除了山泽人居占三分之一之外,可开田地六万顷,“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这就是说,百里之地,每年的产量,由于勤与不勤,或增产一百八十万石,或减产一百八十万石。此数字关系重大,因此必须鼓励农民生产。

18、善平籴: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尽地力之教》中还提出了一项设置“常平仓”的主张。李悝认为,“籴(dí笛)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这对国家都极不利。为了“使民毋(wù无)伤而农益劝”,国家应当设常平仓。丰年征购农民的粮食,蓄积于常平仓,不使粮价过贱,以免伤农;荒年则抛售常平仓的蓄积,不使粮价飞腾,以免伤民。他说:这样“虽遭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尽地力”与“善平籴”两项政策实行之后,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魏国逐渐富强。

19、《法经》: 战国时,李悝为促进魏国变法制定一部法律,叫做《法经》,共分六篇,为《盗》、《贼》、《网》、《捕》、《杂》、《具》六律。《晋书·刑法志》曰:李悝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其轻狡、越域、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具律》是根据情况,决定从轻或从重处罚的总论性的律文。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20、徐州相王: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前361年,魏国将都城安邑迁到大梁,积极寻求同盟,共同对付秦国。在此种情况下,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徐州,相互尊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21、长平之战:战国中后期,秦国采取范雎“远交近攻”战略,对周边国家实施逐步蚕食。公元前262年,秦国攻韩国上党郡,韩国不能敌,遂向赵国求救。面对秦国的咄咄攻势,赵国迟早难免于秦国一战。赵王遂答应与韩联盟,接受韩国上党郡。派大将廉颇率兵进驻长平,廉颇采取坚壁固守,以逸待劳的策略,秦军久攻不下,两军相持一年多。公元前260年,赵王中了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赵括缺乏作战经验,一到长平,立刻改守为攻。秦将白起佯败,另设奇兵抄赵军后路,赵括战死,赵四十万军被坑杀。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史称长平之战。

22、五经 :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

23、《诗》也叫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三○五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包括十五国风,共一六○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共一○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四○篇。 各篇的创作年代,大部分已不可确知。根据部分诗篇考查,最早的约作成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作成于春秋中期。全书是经过五、六百年时间的积累、并经过搜集者的加工和润色而成的。《诗》的内容很丰富。国风主要是民间歌谣;雅和颂主要是领主贵族用于宗庙、朝廷上的诗歌。国风中的不少篇章揭露了领主贵族们残酷地剥削和奴役劳动人民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华。雅和颂虽为贵族乐章,但有些是叙事诗,记录了不少史事和制度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24、《书》也叫做《书经》或《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过现存本《尚书》有今文和古文的区别。《今文尚书》是西汉初年由老儒口头传授,弟子们用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现存二十九篇,其中大部分是商、周的遗文;但有少部分为战国时期的托古之作,旧时谓之伪作,如《尧典》、《皋陶(yáo 摇)谟》、《禹贡》、《洪范》等皆是。这几篇作为战国时的著作,其史料价值仍是很高的。如《禹贡》记述了战国以前的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山脉、河流、土壤、物产等情况,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地理志。西汉时曾在民间收集到先秦本《尚书》,因用战国文字书写,被称为《古文尚书》,今已失传。现存本《古文尚书》经清代学者考订,认为是晋朝文人伪造的,因之称为《伪古文尚书》。

25、三传 :“三传”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就是《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左传》也叫做《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左丘明所撰。《左传》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叙事明晰,繁简得宜,保存了较丰富的历史资料。《公羊传》也叫做《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撰;唐人考证,为西汉前期人所作。《穀梁传》也叫做《春秋穀梁传》或《穀梁春秋》,旧题战国时穀梁赤撰。初仅口述流传,西汉时才成书。后两书的体裁相近。都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26、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其核心思想是“仁”,提倡恢复周朝的礼,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来确定社会的规范。他曾周游列国,推行其政治思想,但均不被采纳。后于鲁国病逝。孔子有关“仁”和“礼”的学说把我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伦理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学说是我国封建时代政治和社会理论的精华。孔子亦是我国古代私人办学的先驱。他以六科教育学生。六科亦称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他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他熟悉古代经典,相传他曾删定“六经”,以为教材。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乐》今已佚失,其他五经尚存。孔子的主要言论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27、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一生以教书为业。他曾游访宋、滕、魏(梁)、齐等国,向有关国君或卿大夫阐述政见。他继承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孟子》一书中。

28、荀子:名况,赵国人,为儒家,但有较浓厚的法家思想,时人尊称他为荀卿。曾游访齐、楚、秦、赵等国,当过齐国稷下学官和楚的兰陵县令。他主张以“礼”治国,他所说的“礼”,就是“制度、政策”,和“法”无甚区别。他很赞扬各国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尤其是称赞秦国的政治和军事。他对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一理论观点对后代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成为有作为的帝王的座右铭。他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荀子》一书中。

29、老子:据传说,老子可能姓李名耳字聃(dān 丹),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一书约成于战国时期。其核心思想是“无为”,道德经一书涉及政治、哲学、军事等多方面思想。其思想一些为此后的道家和法家所吸收。学术界认为此书的世界观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但有些观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30、庄周:宋人,著有《庄子》一书。他的世界观和老子相同,方法论是相对论。

31、墨子:名翟(dí敌),鲁国人,是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一书基本上保存了他的思想。他的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兼爱”和“非攻”。他反对战争,谴责由于战争而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反对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反对厚葬。他的信徒称为“墨者”,多是劳动人民出身,生

活比较艰苦朴素。墨子死后,墨者的首领称为钜子,领导墨者活动。他提出的判断是非三个标准的三表法,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32、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和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著有《韩非子》一书,阐明他的思想和主张。他反对儒家的说教,也反对民间的游侠的横行。他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他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就是主张“罢黜百家”,崇尚法治韩非的主张很为秦王政所重视。后韩非自韩至秦,李斯嫉妒他的才能,把他谋害致死。

33、屈原和楚辞: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年)名平,楚国贵族,曾任楚的三闾大夫。他对楚国的命运很关心,想改善政治状况,还想联合齐国以抵抗强秦。可是,由于楚王昏庸,不听他的主张。他被楚怀王和顷襄王两次放逐到江南,后投汨(mì密)罗江而死。著名的《离骚》就是他在放逐中的抒怀之作。传说《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也是他作的。屈原的作品是采用楚国民间诗歌的形式,用楚国的方言,又吸收了《诗经》中的某些成果写成的。其中有不少篇章是借用美丽的神话形式,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腐朽反动的贵族统治的愤怒;使诗歌的思想性和语言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楚辞的主要作者还有宋玉、景差等。

34、“私属徒”、“宾萌”、“族属”:“宾萌”指外来的依附农民,与后来隶农相类似;而“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隐庇护,即依附农民。他们有一定的权力支配收获物,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35、稷下学宫:从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田午开始,齐国在国都临淄西边稷门外的稷下设立学宫,招徕各派学者前来著书立说,议论政治。这些学者被称为“稷下先生”,也成为博士。到齐威王、齐宣王时代,稷下学宫出现了盛极一时的情况,聚集了一大批学者,有事迹可考者,如慎到、邹衍、尹文、荀子等。齐国虽崇尚黄老之学,但不主于一家,对各家各派兼容并蓄,采取“不治而议论”的方针,使稷下学宫成为诸子百家争鸣和交流思想的中心,正是这种宽容的政策,使百家争鸣蔚为大观。

36、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各派,史称为“诸子百家”。

37扁鹊:春秋时,齐人,名秦越人。善望闻问切四诊法,兼通内、妇、五官、小儿等科。治病的方法有汤(汤药)、熨(用药物熨贴、按摩)、针石(针灸)、酒醪(láo劳,服药酒)等。《汉书·艺文志》载有《扁鹊内经》九卷,可能是他的医疗经验的总结,今已亡佚。

38《黄帝内经》:战国时,医术。十八篇,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各九篇。《素问》主要论述脉理和病因,《灵枢》主要论述经络和针刺。全书记载了我国两千数百年前的有关人体解剖的知识和血液循环的概念。这对世界古代医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扁鹊《难经》八十一篇是后人托他之名的著作。以答问形式阐明《内经》的本旨。

39、相地而衰征:所谓“相地”,九十观测评定土地,以区分土地的好坏肥瘠。所谓“衰征”,就是依土地等级而征收不等的赋税。

40、菑、新、畲:(周代)菑指得是休耕的土地;新指得是以后新耕的土地,畲指得是连续耕种了两年的土地。这三种田轮流休闲,周而复始,用地和养地相结合,改变了过去成片抛荒的现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41、采邑和食地:在各诸侯国内,国君将都城附近的土地或军事要地都留归自己直接管理,其他地方分封给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拿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士,作为他们的“食地”。

42、公田、私田、籍田、助、彻:所谓“公田”,实际上是奴隶制确立后保留下来的原始公有地的残存。农村公社成员通过共同耕作一定面积的“公田”,向国家承担交纳赋税的义务。所谓“私田”,则是公社成员的份地。为保证公社成员财均力平,这种份地要“三年一换土易居”。这种名义上的“私田”,实际上并不为公社成员所私有,他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在“国”内,“公田”叫“籍田”。“助”,是“借”的意思,即借民力而耕公田。“彻”是“国”中公社成员“耕百亩中,彻取十亩为赋”,即彻取十分之一的田为“公田”,“公田”上的收获物上交国家。“私田”上的收获物归公社成员所有,以维持公社成员的生命以及人口的再生产。

第三部分 秦汉

1、三公九卿制: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此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典客④,掌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皇族、宗室谱系、名籍;治粟内史⑤,掌财政;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九卿之外,还有列卿,如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掌修治宫室等。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另外各郡每年九月必须定期的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和治安情况,谓之“上计”。

2、郡县制:秦朝在地方上彻底废除“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郡县制度。初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和军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中央派遣之监察官吏。郡下设若干县,主要长官,万户以上的大县设“令”,不满万户的小县设“长”,令(长)掌政事和军事;另有丞,掌文书、刑法;尉,掌军事。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以下有若干亭,亭以下有若干里,里就是村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曰:“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缴,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里的头人为里正。乡、亭、里官吏要由当地富庶人家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封建国家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

3、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事件是秦始皇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于不同政见的士人的残酷镇压。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 年),淳于越批评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说如发生大臣篡权之事,无以自救。丞相李斯当场进行了批驳,他指斥淳于越是“愚儒”,还谴责儒生们“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他认为这样一群儒生是一种危险势力,建议始皇坚决制止他们的非法活动,并提出了焚书的建议。主要内容:

(1)史书除《秦纪》以外,六国史书一律烧掉;(2)《诗》、《书》、百家语除博士官收藏的以外;其他人藏书都集中到郡,由郡守、尉监督烧掉;(3)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4)医药、卜筮、种树等书不在禁列;(5)若有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4、钜鹿之战: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首倡义举,山东贵族遂并起而伐秦。后虽陈胜吴广兵败,然亡秦战争未断。公元前207年,楚军宋义奉楚王命令,进军钜鹿,解救为秦军章邯围困的赵军。宋义抵达安阳后,欲坐收渔利,止步不前,为项羽杀。项羽率楚军继续前进。抵达漳水南岸后,项羽破釜沉舟,携三天口粮,渡过漳水。而前来支援楚军的义军却作壁上观,不敢与秦军交战。项羽军与秦军交战,大败为章邯保护粮道的王离部,俘虏王离。各地义军遂受鼓舞,加入楚军。项羽军得到扩大。章邯派司马欣往朝廷告急,为赵高追究败战之责。章邯内外交困,遂求降于项羽。项羽不准,与之战,大败章邯军。章邯投降,所率二十万秦军尽被坑杀。钜鹿之战后,秦军主力尽失,再无力镇压各地义军。

5、汉承秦制:刘邦在创建西汉王朝时,在政治上未采用周代的分封诸侯制度,基本上沿用了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即在中央,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机构,即朝廷,由三公九卿组成,地方行政基本上是郡县制度。史称这一情况为“汉承秦制”。 不过,刘邦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为了争取一些拥有强大兵力的中间派或观望派势力,曾封立韩信、英布、吴芮等数人为王,都有广大的疆土。可是项羽败后,刘邦与这些人的矛盾迅速暴露,韩信、英布等相继被诛除,只剩下一个长沙王吴芮,因势力孤弱,又无恶迹,被保留下来。这时,刘邦认为:秦始皇全面实行郡县制,不分封子弟为王侯以为中央的藩辅,是一个失策,致有“孤立之败”。他在

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为王,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简称“王”,在“列侯”之上。此制度史称“郡国并行制”。

6、赋税制度:西汉和秦一样实行土地私有制。主要赋税有田租,算赋和口赋、更赋。

田租——土地税。自战国以来,均为“十税一”。后来刘邦称帝,减为“十五税一”。

算赋和口赋——都是人口税。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人每年纳一百二十钱(一算),因称算赋。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二十钱。

更赋——代役税。西汉规定,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卒或卒更。不服役的,每月出钱二千,叫做践更。每人每年还要戍边三天,不服役的,出钱三百,叫做过更。

7、编户齐民:西汉的户籍制度,西汉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推行严密的编户制度,对全国的人口进行登记。户口簿上写明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社会关系以及身高、肤色、相貌特征等,并规定编户不许无故迁移,每年八月进行例行检查,户籍是政府收取租税、征发徭役、兵役的主要依据。

8、贵粟政策:文帝时的政论家晁错指出,商人们坐列贩卖,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而许多农民,则“卖田宅,鬻(yù育,卖)子孙,以偿责(债)者”。他认为刘邦制定的重农抑商政策至此时不仅已行不通,而且与社会的实际颠倒。要改变这一情况,必须改变现行政策,制定新的政策。“贵粟政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的。实行贵粟政策的具体做法是“使民以粟为赏罚”。就是人民可用粮食向国家买爵位,也可以用粮食赎罪。国家的粮食多了,可以减轻租赋;商人要买爵位,就要向农民买粮,粮价也会提高。这样,国家有粮,“富人有爵,农民有钱”。有三种好处;“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汉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 年)下卖爵令:上造(二级爵),价六百石;递增至五大夫(九级),价四千石;大庶长(十八级),价一万二千石。五大夫以上,除家中一人的徭役。为了北防匈奴,令为买爵或赎罪而入粟者将粟运至长城沿线。这里的粮食足够五年之用后,再运至内地各郡县收藏。 这项政策一实行,国家的存粮大增,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一度得到改善;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

9、马复令: “马复令”也是晁错提出的。就是民家养马一匹,可以免三人的徭役。这是一项鼓励人民养马的政策。鼓励人民养马,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武备,以准备打击匈奴。

10、《治安策》:文帝时,政论家贾谊上《治安策》,提出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就很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他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

11、《削藩策》: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公元前154 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卬的六个县。被削地之王,对景帝和晁错都很不满。随引发七王之乱,晁错因此被冤杀。

12、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导火线是当时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因很惶恐,捕杀了晁错,乞求刘濞退兵。刘濞不仅不退兵,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叛军至梁国(治今商邱),为景帝之弟梁王武所阻。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他命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越,为东越人所杀。其余六王皆自杀,七国都被废除。

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在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时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13、中朝 :“中朝”亦称“内朝”主要是由皇帝身边的较低级的亲信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西汉前期,丞相都由列侯充任,位高权大。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人员,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尚书令原是少府的属官,为皇帝管章奏文书。此时,大臣们的章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先送尚书台(尚书令的官署)。武帝又选用一些有才能的士人为郎,加以侍中、给侍中、常侍等头衔,出入宫廷,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为“外朝”。从此以后,尚书台的权力日重,大臣要参预中枢,必须加“领尚书事”或“平尚书事”的头衔。“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14、刺史 :秦朝于每郡置监御史一人,以监察地方。西汉初,省废。武帝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部(监察区),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刺史“以六条问事”,一条是监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监察郡守、尉和王国相。征和四年(前89年),又于首都所在地设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三公除外)和三辅(京兆、冯翊、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弘农七郡。这套监察制度比秦朝的监察制度严密得多,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整个官僚机构的控制。

15、《推恩令》和《附益法》:元朔二年(公元前127 年),主父偃上《推恩》之策。建议在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庶子由皇帝分割原王国的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汉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下“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很弱;列侯们“人人喜得所愿”,拥护中央,中央的直接辖区(郡县)在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武帝又制定《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并且实行左官律,规定王国官为“左官”,地方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并且以酎金夺侯。

16、期门军和羽林骑:汉武帝时期,侍从军有三支,就是期门、羽林和羽林孤儿。期门军是汉武帝于建元三年(前138 年)建立的,由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等六郡良家子能骑射者组成,共约有一千人,归光禄勋掌管。因常为侍从武帝而期待于殿门,故有“期门”之名。

羽林骑是于太初元年(前104 年)选六郡良家子组成,约七百人,亦属光禄勋。羽林骑原叫做建章营骑,因守卫建章宫而得名。后更名“羽林骑”,取“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之意。

羽林孤儿是由战死者的子弟组成的,因养在羽林官署,教习战射,而有此称号。

17、八校尉:禁卫军是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建立的,共有八支,每支有士卒约七百人,由八个校尉率领,因称“八校尉”。八校尉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的士卒都由招募而来,是职业兵,这是中国古代有募兵制的开始。这支军队后来发展为西汉王朝的军事主力,经常用于镇压劳动人民或进行民族战争。

18、均输、平准: 均输法就是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 以谋取利益的政策。这项政策是由大农令孔仅和大农丞桑弘羊创行的。起初是由官府专营盐铁的运输销售,以增加国家的收入。后来桑弘羊任治粟都尉(领大农事),增设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掌管各郡国的均输事。各郡国多设均输官和盐、铁官,扩大均输业务。凡商贾所贩运的货物,只要有利可图,均输官都以地方所收租赋为本钱,购置当地物产,转运到外地牟利,亦或运到首都长安,储于大农令(大司农),供给国家各部门的需要或作出售之用。

平准法就是由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其办法是由国家在长安和其他主要城市中设置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储存的物资,根据市场上的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这样打击富商大贾的囤积居奇行为,使市面物价保持稳定。

19、算缗、告缗:算缗(mín 民)就是征收财产税。汉武帝于前119 年(元狩四年)实行算缗钱政策,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都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每值二千钱,纳税一算(一百二十钱);经营盐、铁、铸钱(时尚未国营)已纳租者,其财产每四千再纳一算,商贾的轺(yáo 尧)车一辆纳二算,船五丈以上纳一算。又规定匿(nì昵)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一经查出,判戍边一年,没收全部

相关热词搜索:名词解释 历史 中国历史地理名词解释 新历史小说名词解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