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册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7年级上册历史篇一:七年级上册历史重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

第一学习主题: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

2、距今约70万年-20

北京西南的周口店,他们的体质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与现代人有明显的差别。个子略比现代人稍矮,骨骼粗壮,在生产生活方面:北京人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靠猎取动物、采集维持生活,能够使用天然火;距今约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在生产生活方面: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有孔器物,能

人工取火和用兽皮缝制衣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我国的

第二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2

7000年前,使用骨、木、石质及陶质工具;在湖泊和沼泽边种植水稻,他们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采集和渔猎在他们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最早制成陶质小船,最早住木头建造的木房子;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前,生活在陕西西安,他们广泛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种植

粟、麻和蔬菜,他们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和家禽,他们用麻纺织麻布,他们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

3

"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根本在于工具是靠打制还是磨制而来,磨制是新石器最重要的特点。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起源早,成就大,存在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1、大约

40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最著名的部落是炎帝和黄帝领导的部落;东方最强大的

2

制作耒耜,教民耕种,发明陶器,发现治病的药物

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发明铜器、车船

先,炎帝陵在湖南,黄帝陵在

陕西。

3尧贤能

领,舜后是禹

办法推选贤能,是取最公道的制度。

第二学习主题:第一课

夏朝和商朝

1、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70

2、约公元前1600

鸣条(今河南封丘)大败夏桀,灭亡夏朝(鸣条之战)

1300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稳定下来。商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500多年,最后一个王是纣王,很残暴,自焚而死。 第二课 西周的兴亡

1、约前1046

牧野大败商军,灭亡商

镐京2

。分

一共封了国君

(一般称为诸3

矛盾空前激化。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第三课 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洛邑(今河南洛阳),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指前770年-前476

年。

2、春秋争霸的原因:①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已出现严重危机;②一些诸候国强大起来;③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

3管仲

为相,实

4

退避三舍,楚庄王称霸相关的成语是一鸣惊人,楚王野心很大,相关事件是问鼎中原,越王加强军队,成为第四个称霸者,是春秋的最后一个霸主,相关的成语是卧薪尝胆。

5、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候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王权衰落,周王不能控制和指挥诸候,而强大的诸候实际上取代了周王发号施令,控制和指挥其它的诸候。

第四课 战国争雄

1、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春秋之后,我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前475

年-前2(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7年级上册历史)21年,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都城分别是临淄、郢、蓟、郑、邯郸、大梁、咸阳。

2、战国时期,铁兵器出现,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著名的军事家有前354

260

3、战国中后期,秦国力量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构成严重威胁。齐、楚、燕、韩、赵、魏有"合众势以攻一强",史称"合纵",秦国为进一步向东发展,必须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的联盟,于是采用了各个击破的办法,

分别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事一强以攻众弱",史称"连横"。

第五课

商鞅变法

1"乱"是指战争不断,争霸兼并战争不休止,

如晋楚城濮之战,泌之战,秦赵长平之战,合纵与连横等。变是指变法,如商鞅变法等。

2、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3、秦孝公为何重用商鞅进行变法?①秦国相对落后,东方六国都看不起秦国,连会盟都很少让它参加;②魏军渡过黄河占领秦国大片土地,秦国无力还击;③秦孝公即位后,深感落后

才能的人才,所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4

、商鞅受秦孝公的支持公元前356年制定商鞅变法。 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②重农抑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

第三学习主题: 第一课 秦朝的统一

1、"秦王扫六合"指的是灭六国,统一全国。秦统一全国的背景:①战国末年,秦国实力已远远超过东方六国;②统一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③秦王嬴政执掌大权以后,制定了克敌制胜的策略。

2、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秦灭六国的时间:前230年-前221年。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都城在咸阳,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3、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①自称"始皇帝";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这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

4、

秦朝的残暴表现:焚书坑儒,繁重的赋税、兵役、徭役,严酷的刑罚等。从总体上简要简要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封建统治。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

1、秦的暴政表现在"焚书坑儒",这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这也是采纳李斯的建议造成的;繁重的赋税、兵役、徭役,严酷的刑法等。 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2

、秦末农民起义:时间是公元前209年,地点是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 领导人是

吴广被部下杀死,陈胜被车夫害死,起义失败。 历史意义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民政权;首次提出了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解放口号。

3军在巨鹿(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著名成语是破釜沉舟,前207年,秦朝灭亡。

第三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前202

都城在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公元前202年-9年)

,东汉都城在洛阳(25年-220

鼎盛时期。汉武帝在位53年,即(前140年-前87年)。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①"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②在都城长安兴办太学。这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在经济上整理财政,他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这些措施的作用:大大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汉武帝在

接统治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大帝国。西汉时的"西南夷"

指的是今四川南部和西部、贵州、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

第四课 张骞通西域

1、汉朝时,西域指的是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

)的广大地区。

2

的:。张骞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失败的原因:当时,大月氏人的生活已经安定下来,日子过得不错,不愿再和远在东方的匈奴作战。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3、张骞出使西域的积极作用:张骞通西域,勾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了巨大贡献。

4、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的原因: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时间:前60年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内地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和打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入内地。 西域都护是在什么情况下设置的?A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B西域和内地人员商旅往来增多;C西汉在西域的政治、军事活动加强。设置西域都护的意义: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5、汉武帝在加强内地与今天新疆地区联系方面有什么成就?在外交方面主要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了解和沟通。从总体上简要概括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西汉成为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大帝国,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第五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1、丝绸之路是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的一条重要商路,经过区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

通向西亚和欧洲成都为起点形成的原因:A地理位置决定的;B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决定

的;C产业特点决定的。

2

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与东汉王朝

"通好"

3、97

大秦(古代罗马帝国)。甘英到达

条支海(今波斯湾)后没有继续前行,作用:了解了沿途及欧洲的一些情况,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4、两汉时期中朝两国的友好交往。①汉朝时,一些中国人从海上或渡过鸭绿江到朝鲜半岛,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在国中去的工匠的帮助下,当地人掌握了铁器铸造技术。

第四学习主题:

第一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

"挟天子以令诸侯"提出"

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2、官渡之战的时间是200年,地点在官渡(今何南中牟北),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取胜原因是曹操善于用人,战略战术正确,官渡之战的意义或影响是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亲率精兵偷袭(乌巢),把袁绍的粮草烧得一干二净,为取胜奠定了基础。

3、曹操为什么能够基本统一北方?答:1、政治谋略得当,挟天子以令诸侯;2

、重视人才,"惟才是举";3、重视发展经济,实行屯田;4、军事才能出众,战略战术得当,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

4208

曹操想统一全国。曹操失败原因是A

、孙权、齐备组成联军,战略得当;采用火攻,战术得当;利用气候,地理条件等。B、曹操一方:客观原因是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原因是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赤壁之战的意义或影响是曹操、孙权和齐备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兵力损失大半,

的著名战役。

5、魏、蜀、吴的建立:220年,曹操汉献帝

退位,自己登基称帝,洛阳;221

蜀汉或蜀;229

年,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6、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官渡之战-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魏、蜀、吴三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7、蜀国建立后,第二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7年级上册历史篇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 D.会不会用火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 )A.懂得钻孔技术B.懂得人工取火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 4.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

A.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5.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元谋人 B. 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6.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7.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

C.使用简单语言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二、材料分析题

8.“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阅读材料回答:

(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

(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父系氏族公社遗址

7.下面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使用陶器器皿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8.下面几个时期的氏族公社居民中,不属于氏族公社时期的居民是( )A.大汶口氏族公社 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二、材料分析题

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通“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篇》阅读材料回答:

①这段古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情况?

②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哪些史实?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学习目标

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夏朝粮食等的生产。夏桀的暴政。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商朝统治区。商朝的繁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商朝奴隶主贵族的奢侈。奴隶的悲惨生活:“人牲”和“人殉”。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状况;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通过的“商汤灭夏”的讲解,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画,进行形象直观教学,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对商朝奴隶制文明的介绍,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同时,还认识到奴隶社会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经济繁荣,它比原始杜会前进了一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发展的观点.知识分析

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阶级社会取代了奴隶社会。夏朝出现了国家机构。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指导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才稳定下来。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得到了发展。 重点分析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第一个阶级社会。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因为商朝无论在农业,畜牧业还是在手工业方面都超过了前代.特别是商代的青铜器,从其铸造的精工、形状的繁多和花纹的精巧,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为全世界所有青铜器时代的文化所少见。 地位分析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他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开始了阶级社会。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7年级上册历史篇三: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_-_1

第一单元(1—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元谋人:云南元谋(长江) 约170万年 知道用火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远古居民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 约70-20万年 使用天然火 群居生活 打制石器

打制石器 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 约3万年人工取火 磨光钻孔技术 骨针 氏族

始社会河姆渡原始居民: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 水稻 干栏式房子 磨制石器和骨耜 原始的 农耕生活 半坡原始居民: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粟 半地穴式房子 彩陶 纺线织布磨制石器和木耜

人文初祖—黄帝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 发明舟车 发明文字 编出乐谱 第二单元(4—9课)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 前2070—1600年 建立:禹 暴君:桀 禅让制→世袭制

夏商西周 商 前1600—1046年 建立:汤 暴君:纣王盘庚迁都殷

的兴亡 西周 前1046— 771年 建立:周武王 暴君:周厉王 牧野之战 分封制

灿烂的

青铜文明 商朝 青铜文化灿烂时期 司母戊鼎(最大) 四羊方尊 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 商周时期“五谷”齐备,西周时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春秋战国 春秋争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晋文公(城濮大战)、楚庄王

的纷争 战国七雄: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大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 李冰修筑都江堰 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美称 变 商鞅变法:前356年 秦孝公支持下 革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 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时

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代

意义:经过商鞅的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文字: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历法:夏历、商朝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24节气(历法上的重点大成就)

医学:扁鹊 春秋战国之际 “望、闻、问、切”四诊法 中华文化

文学:屈原新体诗歌《离骚》 的勃兴

音乐:春秋战国“钟鼓之乐”,编钟涿鹿之战 黄炎战蚩尤 炎黄部落结成联盟 形成华夏祖养蚕缫丝 华夏之祖 禅让尧、舜、禹(实质:原始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原始社会结束 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奴社会

百家争鸣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第三单元(10—17课)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朝建立 前221年 嬴政 咸阳 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丞相(分管行政)

政治: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皇帝太尉(分管军事)郡 → 县

御史大夫(分管监察)巩固 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秦 统一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 隶书)

措施 思想:“焚书坑儒” 军事: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发南疆(兴修灵渠,联通珠江长江) 原因: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 ②赋税很重 ③刑法残酷 ④秦二世统治残暴 秦朝灭亡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前209年 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前207年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前207年刘邦灭秦

西汉建立:前202年 刘邦 长安

文景之治:出现原因 ①吸取秦亡教训 ②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 ③重视农业

④提倡节俭 ⑤以德化民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 思想上: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汉 大一统 文化教育: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措施 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抑商政策

西汉灭亡:公元9年 外戚王莽夺权

东 汉 25年— 220年 刘秀建立 定都洛阳

兴修水利:汉武帝治理黄河,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农业 生产工具:西汉 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播种工具耧车

耕作技术:西汉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两汉经济丝织: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很高 丝绸 手工业冶铁: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的发展

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抑商政策 商业 东西二京——长安、洛阳;专门商业区——市

匈奴的兴

起与汉朝

的和战 秦汉之际 冒顿(Modu)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前119年 汉武帝派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漠北之战) 汉元帝时 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昭君出塞(前33年)

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汉通西域 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和 “丝绸之路”路线: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 丝绸之路

东汉73年 班超经营西域,派甘英去大秦,到达波斯湾边

造纸术:西汉早期出现纸;东汉(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总结春秋战国以来数学成就

科技: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医学: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编成“五禽戏”; 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史学:西汉司马迁《史记》 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史事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昌盛的 秦汉文化 宗教: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东汉道教兴起 雕塑艺术:秦兵马俑

相关热词搜索:上册 年级 历史 7年级上册生物 河姆渡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