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促培训,坚持不懈发展成人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0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2014年12月1日至5日,笔者随河南省成人教育考察团到浙江省德清县考察,期间听取了德清县教育局和5所乡镇成人学校的工作经验介绍,并实地参观了5所成人学校。德清人“实干、创新、坚持不懈”的办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现就德清成人教育的发展状况做一下总结,以期对我省县域成人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一、德清县概况
  德清是个小县,地域面积9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万,下辖11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百强县、浙江省教育强县。2000年9月,德清县被评为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县,2014年1月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当年6月入围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单位。
  二、德清县成人教育模式
  (一)农科教结合
  “农科教结合”,就是农业部门、科技局、科协、教育局等联合开展农业新项目、新技术的推广及培训。教育部门主导,落实单位是各乡镇成人学校。
  1.建立工作网络
  ①县级层面:成立了农科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文卫、农业、科技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科技、农业、科协、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统一领导、协调管理、落实经费、制订计划、检查评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形成了县级层面项目实施的启动点。
  ②乡镇层面:建立相应的农科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在乡镇成校设办公室。
  ③学校层面:落实具体操作的人员、相应的基地等。
  2.加强基地建设
  乡镇成校既是农科教结合的培训基地,又是组织者。
  3.注重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由县教育、农业、科技、科协四部门联手抓,教育部门牵头具体抓,主要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研究、部署及督查,并确定县农科教结合项目及政策性措施。
  为进一步完善对项目的管理,德清县2010年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科教结合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从调研、申报、审定、实施、检查、评估六个环节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
  (二)以项目促培训
  1.面向市场选项目
  在县农科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各乡镇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坚持以“选准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农民”为基本目标,紧密结合本地的自然资源和新的农业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市场的需求,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反复比较、选择和论证,在此基础上落实项目、确定实施方案。县农科教结合办公室每年组织教育局、科技局、科协、农业局等部门对乡镇申报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逐个审定。对每个项目的实施目标、规模、措施及有关数据,进行反复核实和调整,以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
  2014年年初,为推进农科教结合工作,在县农业局、县科协、县科技局的协助下,有关乡镇政府、成校、基地负责人去余姚市河姆渡镇、安徽省宣城市五星乡实地考察“茭白田养殖甲鱼”“沙塘鳢繁殖”基地,为武康镇、新安镇的《茭白田养殖甲鱼的技术应用与示范》《青虾套养沙塘鳢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的确立及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围绕项目抓培训
  立项以后,如何实施好项目并获得成功,真正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服务成为关键。新市镇成校利用当地的特色产业,举办全国“蛇类”培训班,来自七个省的70余名蛇类养殖专业户主到新市成校参加培训。
  武康成校的早园竹项目从早园竹的早出高产、复苏改造,到绿色早园笋,对项目的实施不断深化,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一些专业户应用通过培训掌握的技术,到江苏省的有关县市开发种植。
  2009年以来,德清全县农科教结合推广项目102项,其中17个项目成为湖州市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示范项目,9个被评为湖州市优秀示范项目。一共培训75期,2.5万人次参与培训,发放培训资料2.67万份。2012年,成立了德清县农民专家讲师团,下发《德清县农科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德清县首批农民培训讲师团(土专家)人员名单的通知》,并颁发聘书,进一步推进“项目带培训”工作,开展农民专家跨乡镇讲座活动。
  3.结合培训育能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德清县十分注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项目实施带头人。他们不仅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更为进一步提升项目效益提供了最大可能。
  德清的实践经验:实施农科教结合,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部门协作、合力兴农;有利于集科研、培训、推广、管理、服务于一体;有利于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拓展与市场的接轨;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常年坚持不懈
  从上世纪80年代乡镇成校建校到现在,一直不间断在做项目,并且有一支成教骨干队伍一直在用心做,才成就了今天的德清模式和德清经验。
  三、重视阵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一)狠抓培训基地硬件建设
  近年来,德清县通过财政拔款、自筹资金等渠道不断增加对成校的经费投入,通过加强成校培训基地和校园文化建设,使区域性中心成校拥有了自身特色的培训室。比如:乾元镇成校的厨艺培训室、开发区成校的茶艺培训室、钟管镇成校的水产品养殖培训室等。每个成校拥有“一屏、一窗、一站、一单、一室”(即电子屏、宣传窗、网站、培训菜单和多媒体大教室)和“四机”(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移动式投影机和复印机)。这些都有效地提升了成校发展的基础能力。
  (二)狠抓培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
  考察期间,最大的感受是德清成校的校长、教师都很年轻,朝气蓬勃,有激情。德清县坚持把乐于奉献、勤于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充入到领导班子中;把热爱成教工作、业务好、有特长的年轻骨干教师充实到成校队伍中。现在,德清县乡镇成校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本科毕业41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4.5%;中级职称及以上4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83.6%;具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27人,占49.1%。具有理论功底或一技之长的兼职教师有245名。2013年9月,德清县更新了“德清县新型农民培训资源库”,其中“师资”部分吸纳了不少学科专家、行业专家和本地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土专家”,为进一步推进农民培训提供了智力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成人教育 坚持不懈 项目 培训 发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