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隐性课程建设?现状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加强内涵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是职业学校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年轻的新兴专业,隐性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或仅停留在构思阶段,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教育特点,整合现有资源,从五个层面构建完善的隐性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综合素养和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隐性课程建设;现状;展望
  作者简介:黄晓燕,女,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4-0004-04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职业学校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抓内涵建设。加强内涵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职业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是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隐性课程的概念由美国教育家杰克森在1968年所著的《课堂生活》中首次提出。[1]杰克森从学校教育的整体效益出发,在分析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氛围的基础上论述了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而后,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1972年撰写了《教育学的无知》,进一步分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一对矛盾的内涵,并对隐性课程的作用、开发以及与显性课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由此,隐性课程日渐成为西方国家课程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上世纪末,隐性课程引入我国,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对隐性课程的研究从理论的认识层面逐渐拓展到实践的操作层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日益引起职业学校的高度关注。
  一、国内外开展隐性课程建设的现状
  (一)国外开展隐性课程建设的现状
  1916年,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J.Deway)提出了“附带学习”的概念,认为附带学习是在伴随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情感和态度。美国教育社会学家克伯屈(w.H.Kilpatrick)进一步发展了杜威的思想,提出附带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为学生所获得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且一经获得就将长久地保持,并影响人的一生。附带学习的提出,为隐性课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的学者对隐性课程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三个流派。从“结构—功能”到“现象—诠释”再到“社会批判”流派,基本上反映了西方国家研究隐性课程的发展轨迹。[2]
  1.结构—功能流派。这一流派的主要代表有杰克逊、德里本和库斯克,其理论的核心是探讨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怎样在学校结构中得到传递以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3]强调了隐性课程的社会化功能。这一流派的学者认为,学生在学校通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学习,学到有价值的社会规范和技能,进而成为社会化的人。这种理论强调了学校不是孤立或独立于社会的,而是社会体系的一部分,强调了隐性课程在学生社会化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形成一种信仰、规则和禀性气质,以实现其社会化;但不足之处是过分强调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决定作用,将学生视为被动的社会化产物,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作用。
  2.现象—诠释流派。这一流派的主要代表有皮尔、格林妮、威利斯、葛伦美特等,他们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凡能使自我意识与他人在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达到无碍沟通,进而形成共识,并使主体的意义、价值或经验不断扩大的学习经验(尤指情意方面)”。[4]强调了隐性课程主要是与学生个体生活有关的情意学习,主张学习要成为一种开放性活动,是学生对学校生活理解的诠释以及自我意识创造。这种理论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夸大了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削弱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人的制约作用。
  3.社会批判流派。这一流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等学者为代表。他们为理解学生和教师行为的实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角度,认为教育应该使学生获得启示和解放,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首创精神,但作为班级和学校关系结构的隐性课程,复制了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经济结构,常以“霸权”形式发挥着控制功能。他们的研究大多带有悲观色彩,过分强调了隐性课程的消极作用。
  时至今日,隐性课程已成为世界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且产生了质的飞跃。国外有些学者甚至认为隐性课程研究是“继泰勒(R.w.Tyler)领导的早期‘科学化课程编制运动’和布鲁纳(J.S.Bruner)领导的‘学科结构运动’之后的又一次革命”[5]。
  (二)国内开展隐性课程研究的现状
  我国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研究方向从以介绍西方理论为主转向较独立的理论探索,并从理论的认识层面逐渐拓展到实践的操作层面。吴也显、靳玉乐、唐晓杰、班华、郑金洲等学者就“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吴也显在1987年发表的《潜在课程初探》,被认为是我国较早涉及隐性课程领域的研究。靳玉乐的博士论文《潜在课程论》较系统地对“隐性课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则主要有关中小学教育。21世纪之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拉开了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序幕。在此背景下,职业学校形成了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许多教育工作者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隐性课程的功能,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此展开研究。此后,我国对隐性课程的研究逐渐从宏观进入微观领域,并开始在专业建设、班级建设、课程建设中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元素。
  (三)医学职业教育领域开展隐性课程研究的现状

相关热词搜索:隐性 高职 展望 康复 现状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