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生态学是一门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地方高等院校不少专业均开设了生态学。目前因生态危机越来越频繁,而生态学教学面临挑战和机遇,通过研究地方高等院校生态学教学现状分析,提出生态学教学结合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改革建议,以期提高地方高等院校生态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态学 教学改革 地方高校
  【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喀什大学《生态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KSA20140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18-02
  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入侵等直接导致全球生态失衡,引发了全球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被世界各国政府所接受和认同。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需进行大范围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这就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培养大批高质量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近年来,生态学发展突飞猛进,科研成果层见迭出,应用领域持续增加,地方高等院校当前相对固定的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已严重滞后于生态学的高速发展,不管是教学课程建设,还是教学改革方面,都需要改进。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学教学必须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生态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生态学教学提供参考。
  1.生态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开设生态学课程的地方高等院校和专业较多,但各地方高等院校在生态学课程定位、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 课程定位不全
  生态学被地方高等院校在很多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为专业选修课或专业方向课程,很少被设置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如喀什大学有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专业开设生态学课程。另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院系往往各行其是,将生态学课程的安排学期,学时等简单机械地添加进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导致生态学与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其他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
  1.2课程体系不完善
  地方高等院校本专科阶段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大多以理论和方法的讲述作为重点,较少介绍实际应用的案例,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案例。同时,生态学发展迅速,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生态学本科教材编撰工作却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对国内外生态学科研前沿与热点问题的介绍。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地方高等院校对生态学课程的重视不够或者在教学经费,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不足,以致很多开设了该课程的院系還没有建设野外实习基地和室内实验机房,生态学教学只能是纯理论的讲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3课程考核方式简单
  目前,地方高等院校生态学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课程成绩评定,把课外作业,课程学习小论文,查阅文献情况等没有纳入考核内容范围。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实际掌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影响教学效果,可能造成部分学生平时听课不积极,不愿动脑筋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只在期末考试前死板的背诵知识点以求通过考试。
  1.4教学资源紧张
  任何学科的发展壮大,必须以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和齐全的教学设施作为基础。目前我国生态学科学研究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但地方高等院校并未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生态学人才培养网络,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地方高等院校生态师资普遍较为年轻,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另外,地方高等院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及条件普遍不够完善,生态学专业实验仪器设备质量及数量均不足,教学资源紧张。
  2.生态学教学改革内容
  2.1教学内容的更新,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态学课程教学目标应该以学生现有知识结构作为基础,向学生提供一门新的学科知识背景,展现一个新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因此,生态学教学内容应该突出亮点,言简意赅,必须跟上学科的发展变化,向学生介绍生态学最新理论及发展动态并结合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选用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生态学的应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态学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生态学教学内容应不断丰富、更新、充实、完善或优化,必需对现有内容作出调整,生态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包含世界范围内在生态学研究的最新科研动态与成果、问题与热点。目前,地方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如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开设的生态学课程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因此,根据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是必要的。生态学教材中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比重较大,教学过程中可选最基本、相对稳定的理论和知识进行讲授,这是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同时,在所选内容中还应删些陈旧的,或容易和其他专业课程重复的内容。
  2.2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生态学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生态学的教学效果。目前,地方高校就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对生态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往多以课堂板书教学的方式进行,且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授课效果往往受到制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采用形式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根据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多媒体影音资料,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将一些生态现象、生态过程、机制等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生动、形象地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直接地呈现,明显提高学生对生态学课程学习的感性认识以及学习积极性。任课教师根据生态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利用微信工具,设计制作微课或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将制作的课程学习资源按教学进度发布给学生,包括微视频、案例讲解、练习题、课程学习论文题目、小组讨论题,相关会议讲座专家博文链接等。

相关热词搜索:生态学 教学改革 探讨 高校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