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教学改革对提高合训学员综合能力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美国高校教学改革提出的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写作运动,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跨学科写作为手段,把思维能力培养贯穿到学科教学中,为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合训学员综合素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跨学科写作;合训学员;综合能力
  近几年来,美国持续着一场旨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改革运动,即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写作运动。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70年代中期,蒙大拿州的大瀑布学院開启了美国后来称之为“跨学科写作”运动的先河;80年代,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写作两场平行的教学改革运动相互结合,开始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并延续至今。其教学改革的目的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高校教育改革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未来中国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具有多层次、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也要培养立足本土、了解国情、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外语人才;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注学科研究的学术型人才,也要培养注重实践、适合行业或专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大学教学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教学模式,可以为推进教法、学法创新,深化素质教育进入课堂,提高合训学员综合能力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一、批判性思维是核心要素
  军校合训学员的培养目标是懂技术、会管理、能指挥的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其能否成才的关键。合训学员的综合素质构成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专业素质,即某一专业的业务知识与能力,解决懂技术的问题;二是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往、组织、判断、领导能力等,解决会管理的问题;三是观念素质,包括价值观念、决策能力、战略、谋略思想,尤其要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观念,实现所从事的工作目标,解决能指挥的问题。所谓批判性思维是由英语“critical thinking”翻译而来,其中“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种事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辩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结合起来,就是“基于标准的辩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感知、记忆、复述或应用,而是有意识的,围绕特定目标的复杂的精细的判断,是在存在不确定性而又需要自我调节地建构知识时而进行的思维,是为确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时所进行的合理而成熟的思考。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最好的思维方式是批判性思维(杜威称之为反省思维)。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也认为,大学要培养学生的理性质疑和批判能力。
  二、在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性思维是合训学员综合能力的有力体现,因此必须贯穿到学科教学中去。
  1.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
  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掌握批判性思维工具。因此,美国大学普遍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这类课程可归纳为三类:形式化逻辑、导论性逻辑和论证逻辑。形式化逻辑包括一阶逻辑的元理论、非经典逻辑,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集合论、证明论、模型论、递归论等不同深度的课程。导论性逻辑主要是柯比《逻辑导论》一类教科书,主要内容为语言一般、两个演算初步、归纳推理和非形式谬误等,与我国的“普通逻辑”相近。论证逻辑的内容为以论证的辨识、图解、重构、分析、评估为主要内容,也许还包括解决问题的一般技巧,不包括任何形式化方法。
  2.开展跨学科写作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跨学科写作的目的是通过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写作练习,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跨学科写作的基本方法就是向学生提出复杂的、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对应的只从记忆或运用公式推导的明确的“正确答案”,相反它要求学生全面考虑、衡量所有的证据和各种观点后提出“最佳答案”,并且通过书面或口头的辩论对答案进行评判。跨学科写作的形式包括学习日志、电子邮件、非正式的个人记事、练习性考试,以及正式的课程论文、学术写作等,因此也被成为多样性写作。美军院校非常重视写作,除了有两个学期的《修辞与写作》必修课程以外,许多课程都有学期课程论文写作要求。教员和学员对课程论文写作都非常重视。在西点军校做过文职教员的王飞凌在《走进西点军校》一书中描写了西点军校学员上交课程论文的有趣传统:“几个军校生穿着出席葬礼的全套军礼服,抬着白色的担架,以‘庄严肃穆’的步子缓缓走来。担架上,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份完成了的论文、一套带血的军衣以及一个金属军人胸牌,配上几朵白色大纸花,以表示该军校生已不幸‘阵亡’,用生命完成了论文”。
  3.推进教法学法创新激发学员思维
  为了激发学员的思维积极性,必须进行教法、学法创新。第一,
  要重视经验情境的意义。实践表明,知识的应用无法通过抽象的规则而学会,必须通过一个一个实际问题或案例的解决活动及其反思活动而逐渐掌握,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发展思维能力。第二,突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问题教学第一步是创设问题情境。第二步是提出问题。用语言概述问题三个阶段。第三步是问题的解决。第三,促进学员的自主学习。为促进学员的自主学习,一是要加大应用知识和探求未知的比重,唤起学习兴趣,培养学员自主研究性学习习惯;二是要贯彻启发引导原则创新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激发思维活力,提高学员问题解决能力;三是要构筑信息化、开放式的研究型教学支援环境,为自主性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许智宏.大学要培养学生的理性质疑和批判能力[N].科技日报,2010-4-21(5);
  [2]李盛兵.从高等教育哲学到院校哲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
  [3][美]欧内斯特·L·博耶著,涂艳国,方彤译.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改革 美国 学员 综合能力 启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