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关键词] 中医内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092-02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型教学模式提出的,是指融合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研究型教学模式含有两个基本的内容:其一是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为基础的教学过程;其二是学习过程与研究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多样化。中医内科学课程在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着重在课程讲授、课程论文、课程讨论、课程考试、教师队伍建设等教学环节进行探索,试图使学生从课堂理论教学迅速适应临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1课程讲授
  课程讲授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讲授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该课程所属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讲授核心的知识点,对最具有迁移价值的学科基本原理进行阐述。讲授内容宜“少而精、宽而新”。“少而精”是指一门课的课堂讲授不宜过多,要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自学研究;课堂讲授要重点突出,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对学生易于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点则可少讲或不讲。“宽而新”是指课程讲授的内容应以学科的发展为大背景,使学生了解课程在大学科中的定位,了解临床课程基本原理与专业学科最新发展的联系。
  课程讲授不应局限于启发式,而应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了课程讲授的教学效率。课程讲授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双向交流一般可以通过设问、讨论的方式进行。提倡在课程上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养成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讨论所激发的思考以及分析所获得的结论都使学生具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成就感有助于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交流的热情,由此形成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中医内科教学组在探索研究型教学方式过程中,通过设计一些“开放式”课堂提问,利用5~15 min的时间进行问题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设计一个合理的中西医诊疗方案。对于课堂讨论,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差异,但相当多的学生反映,这类课堂讨论题“有助于深化思考,真正感受到中医内科学的魅力”。
  
  2课程论文与课程讨论
  课程论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查阅文献、研读教材等,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论文的撰写达到自主研究学习的目的。课程论文对学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课程论文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自选课题并设计方案,或完成研究实验,也可以通过论文报告或课程病例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通过自主选题及对信息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论文报告,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与应变能力。课程论文与课程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可以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
  其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阅读的参考书与学术期刊的范围之广和数量之多是以往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型模式所远远不及的。丰富的网络信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便利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也给课程论文的评价提出了挑战。一个较为有效的办法是课程论文与课程讨论或论文报告相结合,让学生把自己撰写的论文向同学们报告,这样既可达到交流的目的,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参与评价。这一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考试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考试过程是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其评价系统是一个多样化、过程式的综合评价系统,遵循的是学习过程评价与教学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学习过程评价是对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探索研究和思维创新等多方面能力所进行的综合评价,教学目标管理是对完成教学大纲要求与教学目标的评价。
  最近,中医内科学课程一直在进行考试评价系统的改革研究,目的是使考试方式从对获取知识量多少的评价向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转变,采取“基础理论、综合能力半开卷”“课堂作业”“课程论文”及“课堂讨论”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力求使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合理,更有利于把重点放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采取这种评价方式的目的,一是希望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和参考书,学会总结归纳;二是把重点放在中医内科临床的辨证论治与理法方药的使用上,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评价全部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强调最具迁移价值的知识点,避免公式化的题目。课程论文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适宜的评价标准,对综述类论文,重点把握对信息的识别、归类、解读与综合能力,对研究型论文重点把握创新思维能力。
  为了推进研究型教学,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了一次改革尝试,有近30名学生参加。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变应试学习为研究学习,促进创新性教育。考试分为“出题、答辩、评价”三个步骤,要求教师给出若干组病例,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并覆盖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综合性强,并具有开放性,同时要求学生就其知识点和治疗方案进行答辩,重点评价其创新性。每个学生还须对其他学生的问题和主任医师给出现场回答。参加考试的学生给两周至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可自行分组,各组推举两名组长和两名参辩手进行10 min的答辩,由主任医生提问,主讲教师进行总结。这次考试改革尝试是成功的,不仅考试题目类型和出题思路多样化,有些题目的综合开放程度已超过了常见的病例题,而且知识点的覆盖面宽,临床题目占了相当的比例,学生在答辩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信和较强的能力。参加考试的学生反映,准备辩论的过程是一个深入学习和理解书本知识的过程,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重要的是通过自主讨论,激发了学习热情和创新欲望。更令人欣慰的是,学生对建立研究型教学模式考试评价体系表示出极大热情,提出了一些具有实践价值的改革思路,为中医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教师队伍
  研究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一定科研素质的教师才有可能自觉地把科研意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才有能力营造出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思维的氛围,同时,科研又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科发展脉搏,提高其自身素质,因此,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重视教师梯队建设,必须有一支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目前,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内科课程组有在职教师6人和课程教学指导1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4人(有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课程组的教师只有长期坚持科研、教学并举,才能为研究型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
  总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同时,也对教学管理模式和教学运行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学运行机制灵活性更强,还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如何对教师的投入与教学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7-03-2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初探 内科 教学模式 中医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