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论审思与教学策略选择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
  从课程论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实施中存在着“要素—关系”选择困难、对课程文化特性的认同不足而致的课程文化“漂移”以及课程对学生行为的指导乏术、引领作用不足等方面的实践误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从课程性质、课程形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文化等方面对课程本身进行反思,重建以实践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的课程观。新的课程观要求教师既要重新认识课程,还要在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实施观念中心策略、方法前置策略、观察—省思策略以及校本化的多课整合策略,从而实现课程教学从理论知识的陈述、阐释向“行动的理论”和实践智慧的策略性转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反思;课程观重建;教学策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6.017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6-0080-04
  自200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全面实施课程建设”,“强调课程建设的统一推进和规范要求”,“采取综合理论课程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建设”,[1]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此前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通常所称“两课”)统一起来的“05方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和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得到凸显,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高校和广大教师也积极探索、不懈努力,通过互动、主体性等教学理念变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实践教学等活动丰富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不过,课程仍需进一步完善,对教学过程的探索也还需要不断深化和拓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学科自觉,以学科理论反思课程及教学实践,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社会适应和人生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施中的若干误区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讨,必须建立在正确课程观的基础之上。“05方案”的确立,应该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面向新世纪的新形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新的课程论思考而确立的新的课程定位。这一定位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整体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方面的进步课程观。但在同时,筆者也注意到,这一定位尚存在内部的不一致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彻底性,由此导致教学实践中的误区。
  实践误区之一:课程实施中的“要素—关系”选择困难。现代课程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论争,通常反映出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以下各因素之间关系中进行恰当选择的重要性。这些关系包括:努力与兴趣;纪律与自由;群体经验与个人经验;教师主动性与学生主动性;按逻辑组织教学内容与按心理组织教学内容;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等等。由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中未能指明明确的选择原则,给出解决这些矛盾的原则和思路,使得对待上述矛盾的态度和做法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教师往往为这种矛盾所困扰,在课程实施时出现了选择困难和逻辑混乱,出现了片面强调通过学生兴趣、教学趣味性提高抬头率而忽视课程的理论性、片面重视教学现场效果而导致教学内容的庸俗化和碎片化、片面重视通过大规模的课内外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忽视教学的效率与效益等一系列实践误区。
  第6期张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论审思与教学策略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
  实践误区之二:对课程文化特性的认同不足而致的课程文化“漂移”。从课程文化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其他课程更为复杂的多重文化特性:从内容看,它是政治文化、法治文化、伦理文化、审美文化等文化内容的复合;从价值取向看,它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弘扬革命文化,更需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从文化源流看,它既是自古迄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集成,又要对外来文化保持开放态度;从社会影响看,它是主导性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变的关节点,同时又必须对青年亚文化保持关注并适度吸收;从文化层次看,它还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适应性文化与超越性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要求的有效契合;……由该课程的复杂文化特性所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确立清晰、适当的文化定位。但是,大多数教师对此并未给予重视,甚至不了解课程的文化特性。在教学实践中,由此出现了片面强调课程的政治性而忽视了政治性内容与其他内容的有机协调、片面关注大学生社会适应而忽视了其超越性品质、片面迎合青年的接受意愿而对主导性意识形态避而不谈等等误区,课程教学中出现的庸俗、媚俗等课程文化“漂移”现象多缘于此。
  实践误区之三:课程对学生行为的指导乏术,引领作用不足。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这种实践性意味着,只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回归生活世界,通过理论供给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扩大教学内容有效供给,提高教学供给结构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2],才能让学生对课程产生较强的获得感。从学生对教学实效的评价看,也与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行为实践的关联性、教师对学生生活和行为实践的关注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往往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正因为其内容更容易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生活和发展需要。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存在将“实际”误为“实践”的认识问题,以为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接受了教学内容,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课程的实践性;还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知识、观念与学生行为脱节的实践误区。后者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行为实际关注不够,对学生的行为问题缺乏必要的干预,对学生行为取向、行为方式的选择指导不力,也未引导和促进学生形成毕业后的行为定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教师在课程论方面存在认识盲区,往往深陷于实践误区之中而不自知,教学任务的完成可能只停留在形式的层面,教学实效存在一定的虚假性,由此严重影响深层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课程论路线的不确定性,也会对教学特色的真正形成产生阻碍。

相关热词搜索:政治理论 教学策略 思想 课程 高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