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程论研究方法与视角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课程·教材·教法》等13种教育类核心期刊1997-2010年间课程论研究论文的分析发现:思辨法、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是我国课程论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我国学者在课程论研究中对定性研究方法的偏爱远远胜过定量研究,思辨研究远远多于实证研究。整体而言,我国课程论研究者的方法意识薄弱,研究方法选择上存在严重偏失,价值中立规范缺失。我国课程论研究所采用的视角是多元的,但教育学视角占到了80%以上,这说明研究者们主要还是站在教育内部,甚至于课程内部来研究和看待课程问题,研究视角需要进一步拓宽。
  一、问题的提出
  方法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方法的创新更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方法的变化是教育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条件,研究越深入,对方法的要求也越高。某一学科对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直接反映着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发展状况以及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差距。因此对课程论研究文献进行研究方法的分析,无疑应当成为对我国课程论研究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本文以编辑排版比较规范,学术水平较高的13种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简称13刊)作为样本文章来源,对1997-2010年间中国课程论研究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视角进行了量化分析,从方法论的视角透视中国课程论研究现状。
  二、中国课程论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与视角分析
  (一)1997-2010年课程论研究论文的方法类型
  根据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学者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本文主要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维度对我国课程论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依据是否对研究资料进行数量化处理,可以将课程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对13刊1997-2010年间2336篇文章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类型的统计分析发现,97.35%的研究文章都属于定性研究,另有8篇文章属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的文章只有54篇,仅占2.31%,两者的比例极其悬殊。这个数据反映出来的一个事实就是我国学者在课程论研究中对定性研究方法的偏爱远远胜过定量研究。
  2.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
  依据研究过程是否需要到现场收集资料以及研究结论是否受实践材料的支持,可以将课程研究分为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通过对样本文章运用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2020篇文章属于思辨研究,占所有文献总量的86.47%;有316篇文章属于实证研究,占文献总量的13.53%,两者极其不成比例。这一数据说明,科学实证主义在西方国家的盛行,对我国课程学者的影响并不大。思辨研究的传统在我国课程研究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从理论上来说,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不同研究方法类型的运用要取决于研究者自身的条件和具体的研究问题。但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确实又都有彼此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应该是相互补充、互为促进的。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比例极其悬殊,这暴露出我国课程论研究在方法上的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堆砌概念,方法意识淡薄。样本中有近86.47%的文章属于纯粹思辨性的研究,显示出我国“科学课程论”研究的薄弱,“科学课程论”的建构,任重而道远。
  (二)1997-2010年课程论研究论文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者為了某种研究目的而采取或使用的各种手段、途径、技术或思维方式的概括总结。[1]就目前课程论学科的发展而言,尚未有专属于课程论的研究方法,课程论自身也未形成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现在课程论研究中一般采用的都是通用于教育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课程论本身就属于教育学分支学科,因此,本文主要依据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来对课程论研究文献进行研究方法的分析。
  为保证本研究所确立的研究方法类目体系的全面性与合理性,本文参考了国内外诸多有代表性的“教育研究方法”著作,并结合中国课程论研究实际,确定了10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作为课程研究方法的类目体系,不属于这10种方法的归入“其它方法”。
  统计结果显示,在对各种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思辨法以绝对的优势居于第一,有59.63%的研究以思辨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法也以26.84%的比例位居第二,经验总结法以114篇的数量和4.88%的比例位居第三。在这三种方法之外,其它所有研究方法总和仅212篇,总比例不到10%。因此,思辨法、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就是我国课程论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三)1997-2010年课程论研究论文的研究视角
  不同的研究视角反映了研究者看待课程问题的不同角度,也反映着课程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又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课程问题必然更多地与哲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社会学科发生联系,这些学科自然也成为学者们与教育学/课程论之外探讨课程问题的重要视角。所以,本研究将教育学/课程论、哲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确立为研究视角分析的基本项目,其余均归入其它视角之中。
  统计结果显示,就我国课程论研究研究视角的多寡而言,是具有多样性的。不仅教育学/课程论、哲学、文化学等各种研究视角均占有一定比例,而且伦理学、信息学、管理学、生态学、语言学等各种视角也出现在课程论的研究之中。但从各种研究视角所占比例来看,教育学/课程论视角占有绝对的优势,在2336篇样本文章中,有2032篇都运用的是教育学视角,所占比例达到了86.99%。哲学视角和文化学视角在课程研究中也得到了较多的运用,但其它视角所占比例很小。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视角 课程 方法 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