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先从教师的自身建设做起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在影响学生和教育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是相当重要又颇为活跃的一个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能够左右或改变其他因素。谈到教育心理学理论,绝大多数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指导对学生的教化工作,而很少有人思考对自身的塑造工作。教师在教与学的师生互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不是“生而知之者”,教师的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各项的发展,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一、扮演好作为特殊职业的角色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一“博”、二“深”、三“新”,不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应着重体现在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上。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必须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称赞与支持,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力。卢梭曾说过:“你必须牢记,在你训练人之前,你自己必须是人,你自己必须作为儿童效仿的典范。” 教师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师生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所采取的态度,只有细致了解了学生的心理规律,并掌握有效的教育手段之后,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交往时,应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身的态度和行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交往气氛。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者,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学生健康的情感,当好这一角色,教师既要具有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科学知识,能对不同状态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定,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教师应积极地听,并且点头微笑,这都是积极的鼓励和良好的心理暗示。
  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威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心理对学生会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但具有很高的教育业务水平,而且应该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同时,教师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心灵的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学生也只有在老师的真心、真情、真爱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积极的投入学习生活中。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制约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有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是构成教师心理素质的动力因素之一,它不仅能推动教师积极地工作,而且能直接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培养积极的情感,一是要热爱教育事业,二是要热爱学生,三是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通过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学生的合理需要如果没有满足,那么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成长。因此, 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情感的功能,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帮助他们来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教师不仅为学生传授知识,还为学生做好榜样。做好这一点,教师应该做到:1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2讲诚信:教师应该如实的向家长说明学生的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客观。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提升,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关热词搜索:自身建设 做起 教师 学生 教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