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失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其实是一项实践活动,其是否具有实效性是衡量和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实现其实效性也是开展此项实践活动的出发点、目标和归宿。如果教学效果缺少实效性,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毫无意义。因此,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失的原因意义重大。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其原因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协同规律、自我统一规律、过程充足规律等。
  [关键词]人文精神  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自我教育
  [作者简介]吴暇(1981-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杨影(1970- ),女,吉林农安人,长春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吉林  长春  13003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和2015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三课堂融合’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ZD15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31-0098-03
  一、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失原因的意义
  在我国现行的重知识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是重中之重。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能受用一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其实效性如何不仅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素质等方面的提高,还影响着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但是,目前从高校思想政理论课教学效果来看,远没有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从“显性”课堂教学效果来说,一些“90后”大学生认为老师讲的内容空洞、早已过时,对自己未来发展意义不大;一些同学认为此门课程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是有重要作用的,但受大班授课的制约,加上授课老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很多大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从“隐性”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虽然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没有将课堂要表达的思想和观念入脑入心,没能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没能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没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述问题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失的表现,都应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必须解决的问题。研究思政课实效性缺失的原因,找到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路径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失的具体原因
  要想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应该找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笔者选择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即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依据原理探究实践中违反思想政治教育学规律的方面,独辟蹊径,寻找超越“经验论”的原理性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一种全新的视角,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原理,符合教育学基本规律。这种方法论的应用对找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失的具体原因有重要意义。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协同规律的角度分析
  所谓要素协同规律,是指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思想政治教育的诸要素在时间上须保证一定的连续性,在空间上须保证阶段性和连续性。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符合教育过程的横向协同规律。所谓横向协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结构“三体一要素”(“三体”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一要素”指媒介,即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等诸要素。)在方向上必须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应当在诸要素方面协同一致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缺失的原因之一就是“三体”在“要素”方面方向不一致、不协同。具体表现在受教育者无法领会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认为此门课程与个人发展没什么关系,开设的意义不大;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不认同,如一些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明显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国家才是真正自由、民主的国家;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教育手段不认同,认为大班授课的方式不利于与教师的交流讨论;受教育者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现实与教育者所倡导的某些价值追求相左甚至相反,认为上课所学的知识与真实社会生活格格不入等。因此,“三体一要素”的横向不协同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之一。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符合教育过程的纵向协同规律。所谓纵向协同,是指个人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分阶段的、有规律的、连续的。根据思想发展规律,前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是后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累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并提升个人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虽然从小就接受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从来就没有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这种惯性思维使得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不到大学生的重视。也就是说,小学、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为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打好基础,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而且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按照思想发展的规律,分年龄、分步骤、分重点来进行,即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以至于很多学生认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很多课程内容已经无须再学。因此,这种不分阶段、不分层次、不连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关热词搜索: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 教育学 缺失 实效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