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教育与经济通过人才相联系,人才的素质质量的高低就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当今市场的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理应实现更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增长;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F127.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2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通过提高综合国民素质,提高每一个岗位上人才的能力来实现的。在传统的教育中,教育向市场提供的是知识型人才,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基本上能够按照操作指令进行工作,使经济逐渐向前推动。在21世纪,市场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使人才的竞争,而当今时代已经不简单的是知识型人才,要求人们能够学习和懂得专业型知识,并能够进行专业操作;而且要求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或者即将投入工做效率和经济增长值。也就是说,当今教育要促进经济的增加,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
  (一)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时代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仅仅依靠在课堂上或者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求,学生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随着工作学习的需求和自己能力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学习,这就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新课程背景下不断推广的新型教学方式,需要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新课程的内容,并明确自己的新知识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还不够牢固,哪些知识存在困惑,这些是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前提。而学生要了解自己的困惑,就需要具备知识的查找、筛选、辨别、运用的能力,网络上有着丰富的高中地理资源,但是这些资源是零散的、散乱的,需要学生在网络中不断筛选和提高,这个能力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
  (二)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的学习包括知识的接受和知识的运用两个阶段,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更多关注的是知识接受,而很少关注知识的运用,新时代背景下要求创新性人才,需要学生更加靈活的运用知识,需要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将自己在教材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奥苏泊尔提出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理论包括三个因素,知识的稳定性、原有知识的可运用性以及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知识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对学习进行巩固练习,但是目前过于机械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知识本上只有照葫芦画瓢的能力,不具有将多种知识综合并实现重新建构的能力;原有知识的可运用性一方面指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指学生在课外学习中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在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由背诵、练习等,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加广阔的学习,缺乏知识的广度也影响着知识的迁移。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指的是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迅速地联想到可以利用的已有知识,这个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需要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二、高等教育中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因素分析
  (一)新型教学模式开始落实,但常规化中呈现出形式化特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已经受到素质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冲击,教师开始逐渐地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开始认识到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能力和知识建构的作用。在高等教育课堂中教师也逐渐开始采用新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翻转课堂以及合作学习等在课堂中已经开始运用和实践,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参与和参与度有所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权也得到尊重。但是,在实践中,新型教学模式大都出现在观摩课、赛讲和模拟课堂中,在常规课堂中要么教师仍然采用的是讲授制教学法,要么虽然教师给予学生合作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问题的引导性,没有给予学生自主展示学习结果的机会,而是在学生讨论时间结束后,教师直接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就造成新型教学模式落实的形式化。虽然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比较活跃,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是被动的,课堂上仍然视教师的解读为标准答案。
  (二)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但思维的主动性不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和学生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主动性和参与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型教学模式不断达到使用,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可以相对自由的走动,而且可以在小组内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与同伴展开交流和碰撞;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不仅仅是通过记笔记的形式记忆和理解教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大量的试题练习机械的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而是借助更多的实践活动和课外知识的延伸学习,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已经习惯了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来完成,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很难发现新的问题,没有教师的强制性要求,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展开关于问题的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的问题也只是在脑海中过了一下,并不会继续探究形成学习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和学习。同时,新型教学模式在落实中的形式化,也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误区,认为课堂参与是在观摩课中进行展示的,是给参观的教师和学生看的,而不敢真正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担心会影响课堂进度或者是课堂所不需要的,这就使得学生虽然在发言,在表达,但是思维仍然是被动的。
  (三)封闭性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引导性不够
  大学生的学习除从课堂上获得知识外,更多依靠的是学生自主阅读书籍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目前在高校的教学中,更多的教师还知识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关注课堂教学中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而缺乏对课堂内容对学生课余自主学习的引导作用。课堂内容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生课外学习的起点,是要以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容中获得新的学习兴趣点,获得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进行不断的延伸和扩展学习。高等教育学生专业的学习,可以说是学无止境的,学生是用一生在不要深入不断的研究,这需要学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关注和了解专业内容发展的最新动态,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