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求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在高等教育的领域中,对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较为关注。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推广和应用,促使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主要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通过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来展开探讨,希望对众多学者提供一些借鉴价值。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英文简称TQM,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轴,以全员参与为基本基础,通过顾客满意度、组织成员及社会的受益来达到成功管理的目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概念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相关。
  一、关于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三全一多,以下结合高等教育来做详细描述。
  1.全过程。所谓全过程指的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全部环节过程都贯穿着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前期,通过市场调研渠道来了解哪种就业专业可以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了解哪种专业应对热门的就业方向,从而依据社会经济人才的需求来进行具体招生计划的相关制定。人才中期培养,学生入学后根据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环节来增加教学与社会实践的互动联系,使得学生了解就业所面临的职业趋势及前景情况,为自身的技术水平及理论知识打好基础。人才培养后期,学生毕业实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毕业离校阶段、企业反馈信息,都涵盖着全面质量管理要素。
  2.全方位。全方位指的是将讲究质量贯穿于学业教育的整个环节中,包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建设、工作评价、队伍管理建设、组织管理建设、制度管理建设、校园文化管理、教学环节管理等等。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可以使得教学质量趋于全面管理化,满足高等教育全方位质量管理的内在需求。
  3.全员性。全员性,指的是高校教育的质量管理与每个人员的角色休戚相关。从高校的领导到普通员工,每个人员工作质量都会间接影响到最终高校教育的质量管理。一方面,领导需要做到对工作的深刻认识与了解,积极投入到具体工作的实施开展中,树立正确的质量价值观,做到以身作则的模范标杆作用。而各部门的全体教师或职工都要参与到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工作中,将人才培养作为质量管理的目标,并层次化、分解化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到每个部门、每个环节,使得质量管理工作得以细化,并使得每个成员进一步落实责任,从而提升全员质量管理工作效率。
  4.多管理手段及方法。多方法、多手段的实施,使得质量管理工作趋于一体化流程。如果将高校教学视为一个系统,那么,多方法、多手段可以使得系统进一步层次化、要素化、功能化,使得所有因素最终达成系统的质量管理控制,通过目标的制定、计划的确立、组织实施、最终的评价总结管理,从而提升管理的工作质量,实现最终的人才培养目的。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引用,促使高等教育将理论纳入日常管理中,使得高等教育,尤其是教学方面,实现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一般高等教育应用模式为PDCA循环法,具体如下:
  1.P阶段(Plan)。Plan为计划阶段。以学校学区为主,制定相关规划组织架构,促使教育系统可以发挥最大化效用。针对目前就业市场情况,拓展学生间择业调查渠道及就业方向调查渠道。了解各种市场企业的不同需求,成立教学质量规划小组。对于师生间教学任务的明确性,进行统一策略上的规划。对于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网络整合平台。对于工作的具体实施要得到相关决策管理者的支持与理解。综上所述,针对高等教育的战略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工作,工作规划内容应包含教育质量实施、教学质量研究、教学质量服务等所计划内容,并制定相关全面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2.D阶段(Do)。Do为执行阶段。明确学区教育组织结构的效用。针对就业市场前景,运用问卷调查、走访或访谈形式渠道,开展学生择业调查及企业需求调查等等信息搜集工作。明确教学质量规划小组成员的加入,或者从其他职能部门人员抽调加入质量小组。规划教师教学任务,并在高等教育教学任务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根据教学自由规律及质量特性来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使得教学质量呈现创新化、多样化。对学生各方面学习环节进行跟进及了解,以便实现人才目标的卓越化、最优化。对于教育教学中的质量因素,包括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专业因素、课程因素、管理因素、条件因素等抓好教学质量的改革管理,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水平。网络平台要加以推广宣传,从而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控制与改进,使得工作得以延展。
  3.C阶段(Check)。Check为检查阶段。教育组织结构建立后验收学区的成效。对于学生及企业之间就业及择业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明确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小组成员责任。对于教学质量的控制改进工作是否具体实施到位。实施过程中,相关信息反馈工作是否及时回应并采取措施。相关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改进完善。对于有成效的教学质量工作是否加以推广宣传。相关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是否明确规范化。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性、全过程性、全要素性是否在具体实施工作中得到落实与强化。
  4.A阶段(Action)。Action为处理阶段。教学质量不仅是教师责任,也是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最终教学质量的成效也关系到师生、管理服务者,因此调动全员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因素之一。人才的培养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最终目标。因此对于突出贡献工作人员要给予奖励,激发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热情,同时,要注重企业对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反馈,通过企业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及总体表现的满意度回馈,来进行最终的总结评价,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改进计划措施。
  三、结语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引入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前提,高校教育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保障。全面质量管理既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高等教育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萍.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14(04):143-145
  [2]李都金.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等艺术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新美术,2013(01):84-87
  [3]张会敏,方向阳.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应用中的哲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4(11):45-47
  [4]王慧,易自力,李孟辉.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質量观构建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37-39

相关热词搜索:探求 高等教育 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理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