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力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之变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文章试从大数据本身的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视角出发,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探讨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大数据之变。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影响对策
  基金项目:2017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JK1071。
  学术界对于大数据的定义存在各種看法。其中,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从容量角度对大数据的定义为:通常指大小规格超越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而维基百科对于大数据的定义也有自己的考量:由科学仪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频视频软件、网络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也有从技术角度出发解析大数据,认为大数据是:对于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整合、控制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产业。综合各角度的定义来看,大数据就是以数据为对象,通过技术和应用将其为人所用、为企业所用,也就是说大数据是思维、技术和方法的大融合。
  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大数据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涉及数据采集、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首先,高校的数据采集工作主要是管理类、结构化和结果性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时效性会滞后于及时的教学管理情况,尤其是对于学生、教师和科研的实时情况掌握不及时,让教育管理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智慧校园的出现,不仅在数据采集上有了更高的优势,对于数据的实时监控也可以做到关注过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能出现的地方都能及时监测到数据,为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大数据的时效性和价值性特点让教育管理的模式也能在民主和开放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利用数据进行教育管理的决策更有说服力,传统的高校管理是属于领导阶层的“精英管理”,信息化和开放性的程度不高,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声音都能被管理层听到。民主意识对于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必须考虑且兼顾的问题,而有了大数据的支持,将民主的声音更清晰地传达到管理层,高校师生和管理者不再受限于交流的时空,这对于高校管理工作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一,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收集到有利于学校发展和业务开展的民主声音;其二,能够更好地传达学校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提高基层执行力;其三,拉近干群关系,创建和谐的高校管理环境;其四,促进阳光管理,监督决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2.消极影响
  大数据带给高校管理工作的消极影响也不能忽视。首当其冲的就是隐私和自由的问题,自由不是绝对的,但是在大数据面前个体的隐私展露无遗,如何利用好这些隐私数据需要管理智慧。当更多的数据意味着隐私的安全性更低,这就关乎到了高校每个师生对管理者的信任和隐私担忧的问题。教育数据的应用首先是大众对于数据应用的信任;其次是大数据的预测性和科学性形成的相对霸权主义,教育大数据的价值就在于可以更精确地进行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和方法。通过大数据进行教育分组和兴趣指导是否真的就代表了个体的真实情况,大数据所遵循的“教育规律”是否忽略了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的学生个体化发展。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暗示对个人的发展是有巨大影响的,是能够超越客观现实而存在的。按照科学的大数据得来的科学分析和预测,在面对人的想象力和能动性时会不会起到适得其反的限制作用。优化学习方式不是让数据权威化,如何平衡好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学生个体的想象力是个值得深思的数据管理智慧;再次是大数据的“质量问题”也随着数据应用的频繁而出现,数据质量主要从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关联性几个方面来考量,哪些数据是可用的?哪些数据具有科学说服力?数据质量的良莠不齐对于高校数据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一大挑战,直接影响大数据的应用效果。
  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现存的问题
  1.缺乏系统规划
  高校的数据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复建设,也就是各高校或高校各系统都独立成立自由的数据中心或数据系统,没有统一的共享系统。虽然高校建立了OA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等,但是这些都是以业务数据流为主要工作,学生在处理不同业务时往往要登录多个不同系统。各系统的不同步和数据的统计都有不方便的地方,同时对于数据处理器也是一大浪费,后台数据库的管理和数据安全也是一大隐患,容易造成数据流失和更新不及时等多种情况。同时,会引起教职工人员工作量增加的问题,各系统之间缺乏及时沟通易造成高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行政部门工作开展冗长、拖拉的问题。
  2.缺乏专项资金支撑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操作和价值方面非常占优势,但是其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投入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高校的信息化发展投入还是普遍较高的,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经费都比较高,而高职院校认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原因是专项资金的投入不足。大数据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数据中心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过高,专项资金的缺乏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的制约因素,信息化发展的高校经费受限,只能从简单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着手,对于数据平台的维护也是依靠自维护的方式。专项资金的来源和融资局限制约高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智慧校园的发展只是进入到个别的高校,要实现大数据在高校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还需要有更多的专项资金和融资渠道。诸如校企合作和PPP融资模式等,都可作为高校发展大数据技术的资金来源,吸引社会企业和非营利性质的公益机构,将社会资金和社会技术引进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之中,也同样是需要转向资金和财力支持的。
  3.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供给
  大数据是近两年被广泛运用的数据统计技术,市场是巨大的,但是人才却很匮乏,高校是大数据市场的客户,同时也是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摇篮。全国有近百所高校设有信息技术等相关本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专业化道路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应用走得更专业、更快速,高校的数据中心建设和技术维护能够很好地为本校的信息技术学生提供实践岗位,也能为高校的信息维护节约人力资本。但是当前专业的大数据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仍是制约高校大数据教学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大数据的项目管理人才和数据分析人才方面的空缺更为严重。
  促进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的对策
  1.树立大数据教育管理理念
  大数据在某种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信息技术的专业性也要求较高,但是在技术层面之外还有理念和思维的问题。大数据的数据、思维和技术三要素联动才能发挥作用,而大数据思维更是从理念的角度影响大数据的技术应用。因此,树立大数据思维和分享理念是高校进行大数据教育管理的首要步骤,不仅是高校教育管理者树立起大数据思维,还要将这种分享和数据管理理念扩散至高校的各个角落。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师生都应树立起大数据的管理理念,有了这个意识就能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接受大数据的管理,对大数据管理有客观的认识和信任,这是高校发展大数据教育管理实施的前提。
  2.坚持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原则
  高校大数据的教育管理涉及制度建设和平台,以及管理模式和人才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坚持大数据教育管理的发展原则是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的保证,主要有“以人为本”和“扬长避短”两个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因大数据的数据对象是人,数据的产生以人为中心,且大数据最终的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的服务对象也是人,故大数据的平台建设和管理模式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次是“扬长避短”原则,大数据的数据价值就是来自于它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在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能够为教育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建议,发扬学校的优势,在根本上避开学校的劣势,这是大数据能够给予高校管理的决策建议。“扬长避短”原则在另一方面也告诫大数据使用者不要盲目崇拜大数据,应积极发挥大数据的正面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来:《论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的推动作用》,《知音励志》(课题研究)2015年第6期,第28-29页。
  [2]邱仁宗、黄雯、狄晓梅:《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问题》,《科学技术》2014年第1期。
  [3]陈桂香:《大数据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7,7。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

相关热词搜索:助力 教育管理 之变 改革 数据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