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促进科研和教学之间的互动,促进科研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结合。换句话说,就是加强科研机构、学校、产业之间的交流和协调,让三者之间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形成一套完整而强大的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先进的系统。本文重点分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校;实践;创新
  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学府的产学研合作已经启动多年,但是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科研成果的研发,促进经济的提升,促进当地科技的发展,并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顺利的就业,有必要深入研究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一、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法规有待完善
  近几年来,我国虽然针对产学研合作制订了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是却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配套政策以及监督机制,所以导致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一直存在很大的积纠纷,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來协调。另外对于产学研技术联盟等新生事物,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和管理。
  (二)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较为滞后
  在科研成果研发出来后,如何将之应用于生产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引导,没有明确指出哪些部门负责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而且很多高校并没有成立起专门用于科研成果开发与推广的团队,即使有这样的团队,通常因为经验不足,没有市场开发能力而影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三)产学研合作方的履约意识淡薄
  目前因为我国相关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有待完善,人们没有形成很好的履约意识,很多合作方并没有充分重视起签订的约定履行协议,甚至拒绝签订协议。针对已经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的,也没有清晰的界定出责、权、利的划分,在利益分配以及风险共担当面具有一定的隐患。
  (四)信息交流不对称
  在某些高效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过程中,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的信息不对称。例如高校的科技成果无法顺利转化成生产力。例如企业找不到适合企业发展、提升企业效益的科研成果。主要是因为某些技术在研发过程中要绝对保密,而且一些科研人员分布比较散,无法有效的获取信息和进行资源整合。
  二、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一)加强产学研各方的信息交流
  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需要,定期举行座谈会,让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银行以及风投等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互通,及时解决银行和风投缺乏投资项目,科研院所以及各大高校缺乏设备,各大企业缺乏创新人才的现状,从而共同发展、互帮互助、三方共赢。
  (二)规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各种规章制度
  首先,为了使好的项目得到更多的支持得以发展,避免外行人评审内行专业的情况,可以专门建立专家评委库,选择当地各个行业的专家做评审,进行项目的评审,如果评审人员缺乏,也可以异地邀请。
  其次,建立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针对已经通过评审的项目,后期要进行跟踪调查,如果发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及时帮助解决,针对一些没有完成项目实施的人员要进行责任追究。
  (三)加强力度支持科研工作
  首先从资金上支持科研工作。很多企业都是因为受到资金的限制,导致科研工作严重滞后,而科研工作的滞后更难得到外部资金的注入,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中。所以政府方面可以增加研发经费,设立针对产学研合作的专项财政资金,对银行、风投等部门主动联系并进行协调,使其为企业科研进行投资,对创新性企业建进行大力支持,然后在政府的监督和促成下,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风险共担责任制度,完善投资机制,确保科研资金充足。另外可以形成多方参与的投资体系,例如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以银行贷款为支撑,以社会集资为补充。在研发经费充足之后,也要做好经费的管理,让经费发挥其真正的科研支持,避免用到一些餐费、油费、电话费、税费等方面。
  其次加强对科研院所以及各大高校优势的宣传。因为很多企业在遇到技术创新以及科研等问题后,往往会想到一些知名高校,例如北大,例如清华,而对于当地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却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要大力宣传各地科研院所以及各地高校的优势,并在一定的官方权威平台上公布其联系方式,让企业在了解某一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的优势以及研究方向后,可以直接联系。或者由政府来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进行牵线搭桥,推荐专家到企业中进行研发[1]。
  (四)落实科研工作
  因为资金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的科研项目都扶持到位,所以从众多项目中突出的项目,在对其扶持的过程中,要将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尤其是针对参与到科研项目中的企业相关人员、高校人员、科研院所的人员要做出承诺,必须认真执行每一项政策和命令,绝对不能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影响科技创新的实践与发展。
  (五)引进创新人才
  为了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高等院校中的创新与实践,要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储备创新型人才,并建立包含海内海外的创新型人才信息库。针对留学回国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和支持其创业,针对各大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的科研专家支持其通过各种方式到企业中开展科研工作,例如兼职的方式、聘用的方式、借用的方式等。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并将其常态化,并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其行为。针对吸引进来的创新型人才要想办法留住,可以从薪资待遇,福利、配偶或者子女、住房以及工作的上升空间上给与优厚的待遇,让人才在当地扎根,并持续性贡献自己的力量[2]。
  总之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和实践,可以将当地的各个行业的建设积极性都充分的调动起来,并且通过多方努力,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提升,促进科技成果的发展,并且还可以为高校人才解决就业问题。所以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陆华才.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124-125.
  [2]陈小娅.汇聚众智众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J].中国科技产业,2018,(1):20-21.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产学研 高等教育 深度 融合 实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