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生评教的博弈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学生评教是高等教育师生间的一种博弈行为。现行高等教育學生评教中存在着分数失真、学生消极、教师质疑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学生评教机制存在博弈角色定位不准、博弈信息不透明、博弈者利益未充分实现等制度性缺陷。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评教机制、强化师生评教意识、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保障师生核心利益等方面对学生评教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实现以学生评教促进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评教;博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8)03-0105-04
  学生评教是指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活动。学生评教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在美国各高校兴起,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普及,现已发展成为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制度之一。虽然,多年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学生评教是“可靠、有效且有价值的教学评估手段”,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术界及各高校的师生对学生评教的合理性、实证性、有效性的争论一直存在。本文将从博弈的视角分析高校学生评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高等教育学生评教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博弈视阈下的学生评教
  博弈是指在同一活动中的两个或多个行为者,按照一定的规则,实施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并在活动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博弈的特征是行为者采取行动以影响其他行为者的选择,没有行为者能单独决定情境的结果,所有行为者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都必须思考其他行动者会做什么,最终,所有行为者的利益达到平衡。
  高等教育学生评教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保障和实现学生学习利益,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教师和学生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治理。在高等教育中,学生评教是教师和学生以实现自身最大利益为目标而进行的博弈。高校教师和学生是具有独立行为和决策能力的主体,是博弈的直接参与者。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需求付出教学劳动,希望自己的教学方法、过程和结果能够帮助学生成长并得到学生认可: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兴趣爱好及自身发展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参与教学,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解答疑惑、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为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现行高等教育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教育学生评教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学生评教过程偏向形式主义,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产生较大偏差,学生评教公信力降低。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教分数失真
  调查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高校中,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都集中在90分以上,这样的评教结果显然难以区分各位教师的真实教学质量,因此,许多高校试图通过按分数排名的方式进行弥补,然后按照“评教排名前10%”和“评教排名后10%”进行奖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即便“评教排名后10%”的教师,其评教成绩也大多超过90分。按照排名,这些教师的教学质量属于差的,但按照分数,这些教师的教学质量属于优秀。这种矛盾的现象在当今高校中越来越普遍,使得学生评教不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博弈角色定位不准。前已述及,学生评教过程中的博弈双方是教师和学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学行政管理者是学生评教的实际监控者和执行者,教学行政管理者规定了评教的方式和内容,利用评教成绩考核教师,将评教成绩与教师的升职和奖惩挂钩,同时,利用各种行政手段强制学生参加评教。这种评教模式将教学行政管理者和师生放在了对立面,导致师生合谋与教学行政管理者进行博弈:为了得到教学行政管理者的认可,教师通过放松对学生的管理,满足学生对考试成绩的需求,甚至讨好学生而获得较高的评教分数:学生通过给教师提高评教成绩,与教师搞好关系,甚至讨好教师以便顺利获得考试高分。在这种博弈关系下,教学行政管理者失去了对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能力,教师失去了追求教学进步的动力,学生失去了严谨求学的意识,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学生消极评教
  某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学生认为评教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超过30%的学生认为评教结果对自身的学习没有影响,多数学生评教的动机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行政管理者规定的任务。例如,有的高校规定学生必须先评教才能查询考试成绩或者参加选课,这种强制评教机制让学生对评教的目的产生质疑,误导学生产生评教不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是为教学行政管理者和教师的考评服务的错误认知。这种错误认知必然导致学生“逆向选择”,产生消极评教心理。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学生消极评教的根本原因是评教信息不透明。首先,学生评教的目的、规则、用途、结论等信息一般由教学行政管理者制定,因此,教学行政管理者对评教信息最为明确;其次,评教结果与对教师的考核密切相关,因此教师会主动了解评教的相关信息并迎合评教的要求:再次,学生因对评教的误解而认为评教与自己的利益无关,因此对评教信息不感兴趣。博弈行为者充分掌握博弈信息是维持博弈持续健康运行的前提。作为评教的主体,学生没有掌握足够的评教信息,必然导致其在评教中无法作出正确的行为决策,导致学生消极评教。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评教活动只能沦为“形式主义”。
  (三)教师质疑评教
  某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0%左右的教师认可学生评教的真实性,这种情况在我国各大高校中较为普遍,有的教师对评教效果提出了严重质疑,认为评教不仅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无益,反而束缚了教师发展,限制了学术自由,僵化了教学方法。从博弈的角度分析,教师质疑评教的根本原因是现有评教机制中未能充分实现教师的核心利益,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现有评教机制“重结果、轻过程”。多数高校的评教发生在结课考试之后,学生对教师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表现进行“一次评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只能对最后几次课留有较深印象,而对教师的前期授课情况几乎遗忘,因此,这种“一次评教”难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表现。其次,现有评教机制“重考核、轻反馈”。评教的目的是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策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现有评教机制仅作为考核教师的一种量化手段,评教结果直接与教师的聘任、晋升、奖惩等挂钩,而没有向教师反馈教学问题,也未给出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这无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评教机制只能反映教师在某一个阶段的教学效果,且不能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更无法提供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导致教师只能被动接受评教结果,甚至为了迎合评教指标而丧失教学的基本原则,这种评教机制无助于教师核心利益的实现,最终也无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其必要性和有效性自然受到教师质疑。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博弈 研究 学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