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我国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文化自信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基石,包含众多文化认同,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朴素的辩证思维与浓郁的人文精神,重视文化会通和经世致用。对中华文明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并加以普及性介绍,应当是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学科教学与科研单位应当承担的责任。我们应传承发展中华文明根脉,将我国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向前推进。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人文教育
  一、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化自信作了深刻的理论阐述:“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对文化自信作了进一步论述。他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衰的命脉,是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基石。其中包含:(1)认同中华文明有5 000多年没有中断的历史;(2)认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3)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独特文明;(4)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了这四个认同,我们才能满怀信心地走自己的路,在“两个百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文化自信,其中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现实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又扩大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核心理念。对此,我们应深入学习,将其精神引导到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去。
  二、论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1999年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有明确的论述。
  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优秀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素质”指人的特质,它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其中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在大学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征。
  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相同之处,也有自身的特色。我作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参与者,曾经研究过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2005年我在《论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一文中有这样的话:“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并非各种知识的‘拼盘’,而是更加注意贯串其中的关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的论述。我国大学借鉴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不能只是着眼于不同知识的传授,而要求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这也就是说,评判我国大学所谓‘通识教育’的成效,只看课程的名称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研究:在各类知识的传授中,我们给大学生以怎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论?”(见《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9期,收于拙著《大学的人文教育》一书的第57-75页,201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三、我们应深入研究中国智慧和理性思辨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1.中华文化的根脉,可从《周易》说起
  传说在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炎帝发明五弦琴、七弦琴,演八卦为六十四卦,为后来西周礼乐文明作了铺垫。除此之外,还有伏羲基于阴阳概念画八卦的传说。
  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由阴阳两种符号组成八卦,即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它们分别代表八种自然物:地、山、水、风、雷、火、泽、天,这些具有刚或柔的性质。八卦两两相重,形成六十四卦,包括三百八十四爻,代表众多事物。阴、阳是《周易》经文中贯串始终的概念。
  阴阳最初作为山的向阳面和背阴面,这在原始社会中先民们已有这样的朴素认识。经过很长时间,人们才从广大的物质世界抽象出两大类或两大性质的概念,即阴与阳,这从《周易》经文中可以看到。后来儒家学者研究《周易》,解释其经文,写成《易传》即所谓“十翼”的时候,才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概括。春秋末期儒学创立者孔子研究《周易》,他不是将其简单地作为占卜之书,而是要从六十四卦的结构中去寻找世界和人生的法则。
  战国末期,儒者研究《周易》,将研究心得写成《易大传》,共分十篇,其中《系辞》(上、下)着重论述《周易》的理论要义。比如,《易传·系辞》的作者认为,《周易》主要讲万物、人事变化的道理。“《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这说明自然和人类社会无一不在变化,礼仪刑法也是这样。变化了就能发展,发展了就能畅通,畅通了就能长久。基于此,《易传·系辞》的作者用“生生”“日新”来指称事物变化的过程,肯定它,赞美它。《系辞》还从历史角度去说明事物变化之理,如说黄帝、尧舜时期的各种文明创造,为百姓带来福祉,加以歌颂,就是很好的例证。《易传·系辞》研究变易之理,认为阴阳、刚柔、动静、吉凶、祸福、存亡等对立方面相推相摩,引发自然和社会变化,用“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来表述。认识到这个道理,君子们才能达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这个原创在中国历史文化中被称为“忧患意识”。
  2.关于“忧患意识”
  这里要提到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范仲淹(989—1052)的一篇名文《岳阳楼记》。此楼唐朝时初建,宋仁宗时重修。范仲淹应友人之邀,著文以记其事。文中首叙岳阳西大湖洞庭景观,次叙在风雨飘飞的日子里登楼感物而悲,再叙春和景明之际登楼览物而喜。最后作者问如何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回答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自信 我国 文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