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 自1999年我国高校实施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速度快,存在的问题浮出水面。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存在教育规模与教育资源不匹配、教育公平与效率有待进一步平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有待强化、教育水平区域发展差异较大、教育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需求不太一致等问题,现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现状 转型期
  一、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高校总规模扩大,学生增速大于教师增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不断扩大,1999年—2015年总量增加391.34%,普通高等本专科教育招生增加362.08%,研究生招生比例增加599.67%。这些充分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开始向大众化、高质量化、高层次化方向转变。但是,教师队伍的扩张速度远远落后于高教学生总规模,1999年—2015年将近20年的时间里,高等教育专任教师增长了近200%,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却增加了近400%,远超教师队伍增加速度的近两倍。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长此以往将导致高校的教学质量下降,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增大,增速有待提升
  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在2006年—2013年期间呈现持续上升的稳态,虽然增长比例略有波动,但整体趋势还是上升的。这表明我国财政对教育支持力度加大,但是以2013年为转折点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有所下降,而且随着高等教育总规模扩大,教育支出没有保持同比例增长,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对经费支出的需求,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高校招生增多,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2015年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达797.65万人,1999年为262.91万人,2015年比1999年增长了203.34%。2015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为737.85万人,比1999年增长了362.08%,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占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比例增加了52.29%。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本专科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高中毕业生的规模增速,使部分学习成绩略低的学生有了进入高校大门的机会,这就需要加快高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高校学科日益全面,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高校学科共设12大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医学、工学、理学、农学、军事学、管理学,其大类下分设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由科目设置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内容的理论性,培养的人才目标大多为脑力劳动者,职业教育相对比重小,学生的技能操作性较差。这与我国企业需求现状存在分歧。高等教育研究的特质是“实用性”“功利性”和“专业(或半专业)实践性”。因此,学科的设置应该坚持发展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变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片面发展、职业教育受抑的状况,使其与国民经济现状相匹配。
  (五)大众化教育稳步发展,区域差距仍存在。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精英型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为15%—50%)和普及化时代(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2016年我国高等毛入学率达到42.7%,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的转变,然而高等教育仍存在地区间的不平衡。从2015年我国各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水平看,上海、北京、天津的毛入学率均已达到60%的水平,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时代。然而甘肃、云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在30%上下,全国仍有19个省份没有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远远超过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呈现出失衡的局面。
  (六)就业难问题仍存在。
  随着高校扩招,招生人数的增加必然带来毕业人数的激增。但目前却呈现出“就业难和与用工荒”并存的窘迫局面,一方面大学生仍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连续多年的企业用工荒,尤其是技工荒。教育系统满足不了产业升级换代、经济结构转型对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但由于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教育系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造成供需结构性矛盾。
  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规模与质量协调度有待提高。
  一般而言,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在初期增加和上升会促进教育总产出的提高,但是增长比例失衡后就会使得教育产出以较低的速度增长,甚至出现负产出,两者之间应该相互协调,不能一方独大,否则会适得其反。现在我国的高度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就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效率低下的状况,高校扩张的规模超过了专任教师的增加规模,出现“加生不加师”现象。普通本专科的招生人数赶超普通高中毕业生人数,这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长此以往,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需进一步关注。
  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扩大高校规模,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的青年学子,为将来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才,这体现公平,另一方面如果高等教育总规模扩张速度过快,导致教育资源跟不上,就是明显的欲速则不达,不仅降低了效率,而且有损后期教学质量,从而影响了公平,这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相辅相成的特性。就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差异而言,重点大学的教育資源远远高于非重点大学,发达地区的毛入学率大大超过欠发达地区,这些现象的背后均反映出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异。教育资源的分配,政府应当统筹兼顾,坚持重点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普通高校的资金支持力度。
  (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需要进一步认清。
  学校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就像市场中假设的理性人一样有自己的需求,如全国学校竞争排名、学校评优、各种学校团体项目,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课程改革设置、教职工薪资发放、学校文化事业建设等,这些事情往往分散了学校的教学精力。然而,事实上,更重要也是更易被忽略的关键问题是:开办学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未来社会栋梁。自古就有“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鞭策话语,学校作为育人重地更应该坚持“以人文本”,注重高等教育的长远利益,以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转型期 高等教育 对策 面临 我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