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建设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以及自身不断进取改革中,在质量、水平、规模等各方面发展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也面临着发展不均衡、“大而不强”等问题。本文回顾了各学者对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从借鉴他国、政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审视各学者对该阶段发展史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出该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最后,笔者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当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努力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公平,高等教育研究应坚持独立与开放相结合。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研究概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初具雏形并渐渐发展起来,国内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层出不穷,角度也具有多样性。笔者研究后归纳了以下几方面研究角度:
  1.国家政策指导教育变革角度研究
  吴愈晓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的奠基阶段,到1985年始的教育改革阶段,1999年大规模高等教育扩招的大众化阶段,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进行阐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2.我国向外国学习成功经验角度研究
  张莉在其硕士论文中系统阐述了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借鉴他国教育经验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是系统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经验,输入、移植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教育思想。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是广泛学习各国新的教育改革经验,吸收、借鉴当代各类教育革新思想。
  3.高等教育学研究历程角度研究
  高等教育学研究历程研究是有许多相关文献论述的,其中潘懋元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发展史的研究带来了系统详尽的论述。潘懋元将高等教育学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7年属于前学科时期,1979-1984为学科建立时期,1985-1999为规模扩充时期,1999至今为稳步提高时期。
  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国家政策指导的倾向明显。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四大确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在新的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快速拓展的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并从2016年开始部署高等教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为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新的指示和部署。
  此外,我国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对他国的改革经验进行了借鉴,先后借鉴了苏联和他国经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完善、规模扩大和体系健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发展史也是各阶段有其标志性时间与其特点。前学科阶段中,高等教育尚未形成专门领域,且实践经验研究为主,缺乏理论研究,既不重视理论指导,也不重视方法。学科建立时期,1978年潘懋元发表《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等倡导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且该阶段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学科成立,并使得高等教育学科在中国合法化、学科化,高等教育学科建制是与西方高教研究重要不同点,科学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领域受到重视与运用。规模扩充时期,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1999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标志着进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稳步提高时期。该阶段显著特征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有了较快进展。
  三、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国家政策推进以及向其他各国借鉴先进经验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已经进入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发展不均衡与“大而不强”同时并存。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地区分布和发展不均衡。高等学校逐渐成为区域性新地标的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趋势与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信息化建设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是一致的,与区域或地方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格局中越来越重要的独特地位,以及不同区域或地方之间的竞争内容与方式的变化是一致的。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各阶层获取教育机会的差距不断扩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教育不平等,以及城乡间教育不平等。
  此外,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学科建设、制度建设、国际交流以及对实践的服务力度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一些教育领导部门和高校领导对教育研究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四、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我国强调内涵式发展的思路与举措,也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承认,由于历史社会等方面原因,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然成为社会事实,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供给的地区差异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与阶层差异,等等。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将更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更加公平地分配,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和研究道路选择上进行变革。在研究范式上形成既保持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特色,又吸纳一切相關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研究道路上,高等教育研究既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又要逐步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同世界先进研究成果相接轨,通过交流合作,使得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吴愈晓,杜思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J].社会发展研究,2018,(02).
  [2]张莉.二十世纪中国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
  [3]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60年:后来居上异军突起[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9,(18).
  [4]潘懋元.中国美学史大纲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A].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
  [5]谢维和.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新地标[J].高等教育,2018,(08).
  作者简介:杨爱萍,1995年08月09日出生,性别女,汉族,籍贯江西赣州,现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8级比较教育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教育理论与思潮。

相关热词搜索:发展史 新中国 成立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