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趋势、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正在朝着数据资源的信息化标准化、库房管理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但是,地质资料网络的服务能力不够强大,缺乏标标准化的地质资料信息体系。对此,我们需要全面分析,找出有效的解决应对措施,来实现地質资料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地质资料 信息化 业务管理 服务集群化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服务和知识创新的建设,对于运用地质资料为社会发展服务有特殊意义。
  一、地质资料信息化发展趋势
  1.地质资料数据资源标准化
  地质资料数据业务管理标准化是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保证,标准化、数字集成化是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地质资料业务管理数字化的前提。地质资料数据资源具有兼容性和可持续性,是不断发展的,包括业务管理的标准化,还包括数据信息的服务标准化。
  2.地质资料业务管理流程趋向信息化,实现智能化的库房管理
  地质资料业务管理工作包括资料的接收、保管和使用方面,这些业务工作环节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地质资料业务流程信息化,会促进地质资料业务流转效率,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结合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成为资料库房的管理核心。门禁系统、智能密集架系统等等,对地质资料保管各环节跟踪定位,实现智能化管理。
  3.地质资料信息一体化
  海量的地质资料数据是分布存在,多元化的,所以,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数据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是必要的。地质资料一体化,是要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一体化的采集和汇集体系、组织管理、服务资料一体化的综合调度体系。
  4.网络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体系
  传统的柜台式电子资料服务借阅模式已经被网络技术发展所取代。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与网络技术向融合,使其为信息服务发展完善提供有利条件。
  地质资料网络服务平台需要设置局域网或者信息涉密专网的信息数据网络查询和阅读,还需要设置公开的互联网地质资料的信息查询、阅读和下载,采取分布式的资源共享,不受时间和地域空间的限制,达到地质资料网络化管理和服务。
  5.地质资料信息应用工具可视化
  美国联邦政府在数据管理上,将数据分原始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数据工具三种形式,数据工具在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数据可视化,就是运用数据工具,将数据进行解译,也能通过图像、图形等方法对信息进行整合和传递。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开发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探索出数据内在的规律和对于未知信息数据的探测。所以,地质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数据工具和地质资料数据的可视化技术的开发工作。
  二、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1.地质资料信息化标准体系还不完善
  我国地质资料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已经存在的标准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技术的标准和信息共享实现的关键技术薄弱,缺乏协调性,给数据综合管理和一体化应用带来阻碍。这就要求地质资料业务管理人员彻底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地质资料信息化标准,在体系,包括质量系列标准、成果表达系列标准等上面,为全面实现地质资料业务管理信息化和信息共享社会化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2.信息数据系统多,缺乏有效的信息整合
  虽然部分地区地质馆藏机构对于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开发相应的信息系统,但是缺乏顶层设计,系统之间缺少统一管理整合机制,不能有效的进行数据流通。
  3.地质资料网络服务的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仅做到了发布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部分可以公开、但利用价值不大的数据资料;网络使用的服务数据还不能及时有效的更新;网络服务反馈体制不健全,效率低;地质资料公开、网络共享的进程速度慢。
  4.数字地质资料馆成立晚,相互之间协调互通难以实现
  数字地质资料馆,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管理、传递和使用,它的开发建设是地质资料馆核心部分,是我国进入信息数字化的标志。但是,由于地质原始资料的目录清理开始晚,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也刚起步,要想真正实现信息化资源的采集、处理等,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系统全面的研究。加之数字资源收集和保管不完全,难以实现馆藏机构的互通局面。
  三、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快国家地质资料信息数据中心管理机制建设
  加快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加快地质资料数据一体化的发展速度。该体制需要能够长期海量保存数据,并能够为国家地质开发提供服务,一改过去单纯重视信息汇交的理念,建立地质资料信息可持续服务社会的局面。国家地质资料信息数据中心管理机制,统一设立地质资料共享的标准和办法,各地区按照规定开展服务工作,使得各种地质资料信息共享的服务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最终在全国实现包括门户行业、网站等在内的全国数去分布共享的网络体系。
  2.加快集群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步建设步伐
  建设集群化的服务机制,首先要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帮助资料汇交方与生产方建立关系,还可以采用地质资料产品研讨推介会形式,促使资料供给方和需求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信息资源的有效互动交流共享提供方便;其次,可以进行专业化知识培训教育,帮助资料汇交工作人员提升集群创新网络技能和参与热情,尽量参与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群发技术创新和研讨中来。
  结束语
  总之,根据我国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推进资料信息业务管理和服务是社会化的任务艰巨,需要我们国家给予足够重视,技术人员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地质资料业务管理智能化和服务社会化的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地质资料信息化的进程。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化建设 地质 对策 趋势 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