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不确定环境里的确定选择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智库、外脑、智囊,是前些年很响的词儿。那时,人们开口闭口建智库、借外脑。
  近些年,“智库”之名没那么热闹了,但是,很多专业人士、专业机构虽没有“智囊”、“智库”的名头,实际上是在发挥着智囊、智库的作用。在运用智库方面,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是个典范,这些年坚持集体学习,向智者求教,授课的智者包括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当然,从报章得知,中央领导人的智库是多层次的。
  要说“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学习研究,求教于智者,该算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了。
  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比如新闻媒体),改革发展开始触及到越来越多的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可以说已进入矛盾密集区、风险高发区。如何保证改革发展的方向正确、思路对头、决策科学、措施得当、运行顺畅?自己要努力,但“外脑”亦不可缺少。不借不行,原因很简单,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不确定性:承认但不屈从
  
  先务点虚,说说“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思维”,这是谈智库的逻辑前提。
  自上世纪20年代德国科学家维纳·海森堡明确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后,“不确定性”便由自然科学范畴被延伸到社会科学领域。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中说:“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是世界的一个基本的不可回避的性质。”
  关于“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思维”,有很多研究,这里只摘录中外两份资料:
  一是美国人波拉克在《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9月版)一书中讲的:1.不确定性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可能从人类生活中完全消除。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人们对过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预测总是模糊的,2.人们对于未来的决定,无论其大小,总是在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等到不确定性完全消除再做决定,其实是对现状的默认,常常是维持现状的一个借口;3.预测长期的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人们很少能做出与实际非常接近的预言;4.不确定性绝非前进的障碍,它实际上是创造性的强烈刺激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刘尚希先生在《推进改革要有不确定性思维》(《中国改革报》,2006年12月27日)的文章中讲的:确定性只是我们认识到的这个世界的一种特例,就像直线只是曲线的特例一样,不确定性才是世界的本质。不确定性是一个中性的范畴,不带有“好”与“坏”的价值判断。只有认识了不确定性,才能应对不确定性。他特别提醒,我国改革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也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改革发展的目标已经明确,但我们面对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达成目标的方式却是不确定的,发展、改革、稳定的方式实际上都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传统的方式已经不适应了,新的方式的探索会遇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
  摘录以上观点,目的在于换一种视角看世界、看问题,就像刘尚希先生说的,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摆脱思维惯性与传统模式,从一个更宏观、更富有创新思维的视角去探寻和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不确定性,一要承认,承认不确定性既是尊重实际,也是相信未来;二是不屈从,不屈从于不确定性,就是尊重并努力去实现我们作为人、作为一个组织的价值。
  
  “确定性思维”与“不确定性思维”
  
  在不确定的环境里,单纯用传统的“确定性思维”来看问题,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确定性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我为主,按部就班,更多的是依靠经验来分析环境、判断形势、设计路径。一方面它表明人的过分自信,同时它又暗含了人的一种有意无意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变化、竞争等实际是惧怕、远离、对抗的态度。而在一个变化、竞争为常态的环境中,单纯的“确定性思维”就是“脱离实际”,往往导致对更大的机遇、更广的空间、更多的资源视而不见,而“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反倒往往占尽先机、捡大“便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不确定性无所谓“好”、“坏”,人们也常讲“挑战就是机遇”、“风险就是机遇”,但对“变化”、“挑战”、“风险”等,骨子里是敌视的,难用“平常心”来对待。这实际上是不确定环境中最大的“主观主义”、最大的“风险”。
  更优的选择是,“不确定性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综合运用:尊重不确定性,从不确定的实际出发,与变化、竞争为伍,利用变化甚至制造变化,利用竞争甚至制造竞争,这样才能整合更多的资源,才能不断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
  从不确定性的实际走向确定性的目标,第一步就是决策。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决策的对与错、快与慢至关重要。决策之难难在信息,信息是决策的基石。决策的过程就是信息搜集、加工的过程。决策学派主要代表、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说:“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是否有信息,而在于我们能够‘加工’多少信息,我们的知识能使我们分析什么样的信息,并从中抽取有意义的部分。”
  
  不确定视角里的中国传媒
  
  笔者注意到,2008年1月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主题虽是“合作创新的力量”,但焦点却是“动荡”、“不确定”和“变化”。
  不确定性,并且是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也是当今中国传媒生存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全面市场化,使新闻传媒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
  过去,做媒体是计划,是有形的手完全操纵,现在,则主要取决于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前不同,如今的市场化是更加全面的市场化、更加彻底的市场化,可以说,市场已经渗进媒体的每一个毛孔:从内容到经营,从资本到人才,从内部到外部,等等。除了少数官办媒体外,绝大多数媒体的生存发展,没有谁能说了算。市场比谁都大,市场说了算。
  市场意味着竞争,为什么竞争?因为有机可乘、有利可图。为什么有机可乘、有利可图?因为一切不确定,谁能发现蛋糕、发现了谁又能切到更大的那块,就看你的能力本事了。并且,能力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高枕无忧,因为市场化造就的不确定性是在不断滋生、裂变、升级的。
  ◆世界的不确定性、改革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新闻报道的不确定性
   新闻传媒的主业是新闻报道,而新闻报道本身就是不确定的:谁也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现在的问题是,世界变化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复杂。政治、经济、社会之间,国内与全球之间,复杂性和联动性越来越强。像目前我国的环保、气候问题,既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又涉及民生,也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像我国的股市、期市、金市、楼市的震荡,其背后不仅仅有国内市场的原因,还有国际资本的影响(流动性过剩);像老百姓关心的粮油肉蛋价格飞涨,已不是过去那样因自然灾害等所致,而是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的综

相关热词搜索:不确定 环境 选择 智库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