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边际效益与农地制度的重新安排

发布时间:2019-08-2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通过对土地流转依据的分析,得出在相同的人力资本投入下,其他行业的产出效益大于土地上的产出效益,土地流转就会自发的进行,并直到两者边际效益相等才会停止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提出了构建多级、多层次的农地制度,即“国家或集体农地+个人得以生存提供保障的土地”,并存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的实施,需要解决好个人生活保障所需最低限度的土地面积核算、土地的收归以及国有或集体所有土地的经营等问题。
  关键词:土地流转;边际效益;农地制度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0)04-00332-05
  
  一、引言
  
  土地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所谓土地制度,广义上认为包括有关土地问题的一切制度,主要有土地所有、土地使用、土地管理以及土地利用技术等方面的制度;而从狭义的角度,即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完整的土地制度则是由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构成。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订)对于我国土地所有权作了严格的规定,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所以,在土地制度严格的规定下,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的经营效率。农村土地能否进行自由的买卖、出售、转让等经济行为,一直颇有争议,即农地制度的私有与公有之争从未停止过。
  对于现有农地制度的研究,学者们更多的是从我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农村改革把集体统一经营的人民公社制度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从而形成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公有私营土地制度开始进行探索的。为了提高土地的产出、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积极地推行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承包经营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在农民的土地分配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按人分配”的方式①。这种“按人分配”的方式,就是先将土地按照优劣进行分级,然后进行好坏搭配;最后根据集体人数的多少进行平均分配。这种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土地的细碎化。土地细碎化的一个最明显标志就是单位农户经营的土地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散的。从许庆等人的研究来看,土地细碎化与农民的总收入,水平成正相关的关系,有利于农民收入不平等的缩小,且通过夏普里值的估算,发现1995、1999和2000这三年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缩小影响的尤为明显;进一步,他们认为缩小农民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公平分配而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土地细碎化在公平方面效果明显,但效率不是很理想。因为过度的细碎化,不仅使得土地难以进行规模化经营。也往往会影响到土地的有效利用。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土地细碎化的现状;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土地流转的思路,以便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于土地流转,冷淑莲等人对土地流转的成效、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陈成文则从土地流转的影响角度对其进行了探究,陈成文、赵锦山还进一步对土地流转参与主体的意愿行为进行了思考,王春超、李兆能则结合区域实际农户调查,对土地流转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张国仲、熊燕则从法的角度。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退耕还林补助纠纷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南亚刚、陈景升更是从区域的土地流转存在的障碍问题入手。对吉林的农地流转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等等。这些文献的研究,对于土地流转的必要性、迫切性、困难性等可以说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从土地流转的量的规定性角度研究,则很少见,甚至没有涉及。因此,在对农村土地流转有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土地流转的量的依据,将有助于推进农地制度改革的步伐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土地流转的机理
  
  土地流转主要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出发的,因为随着土地规模的加大,其单位土地的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都得以降低,从而能够取得一种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优势,这样会产生比土地细碎化更为有效的结果。因此,规模经济理论是其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首先,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规模经济。土地流转的目的,一方面使农民自愿地将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及时转让出去,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减少土地细碎化,使得据为农户手中零散的土地能够有效整合起来,以便能够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等经营方式,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化、社会化和服务化的进程。因为,农地分散、细碎化不仅降低了农业的产出,还造成了农地面积有效利用的浪费。Nguyen,et sl借助1993年与1994两年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对土地细碎化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土地细碎化会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成本、导致粮食下降的结论;Zhang ct al的研究则表明,农地的分散、细碎化导致了我国农地有效面积存在5-10%的浪费,尤其是随着人口的增加、死亡、出生和出嫁等社会行为发生所引发的细碎化程度有进一步提高的现象,这3Z,-~致了更多的农地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而被浪费在边界的划分上了@;Wan和Cheng更是从土地细碎化对农业产出水平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中国现有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小,以及通过消除土地细碎化将会保障我国粮食产量每年将增加7140万吨的结论@。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土地的分散化、细碎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就要尽可能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当前,土地流转产生的规模化效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被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事例加以证实。如江西抚州市临川区,通过土地流转,使得土地逐渐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集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2007年底,该区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农户有863户,100亩以上的农户有x户,200亩以上的大户有8户。促进了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和企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种粮的经济效益;而龙南县通过创新观念,引导10万多亩农田、山地向种植能手流转,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多个,集约化种植脐橙6万多亩,无公害蔬菜3万多亩。蚕桑1万多亩,花卉苗木5000多亩,土地规模化种植比原来每亩增收200元以上,每年为农村经济增收2000万元以上;笔者曾在2005年对陕西平利县进行调研时发现,该县虽处于秦岭南麓,平地很少,但种茶的高峰村有一户农民通过土地自由流转的方式获得了152亩的土地,且将自由出租转让土地的农民积极地吸纳到茶园。成为茶园工人,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转移了农村劳动力o。但是,由于土地流转行为的不规范、

相关热词搜索:农地 边际 流转 效益 安排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