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镇茶叶产业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3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民主镇是一个以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的纯农业乡镇,近几年,省市县镇,为调整产业结构,把我镇列为茶叶主要实施乡镇,经过近三四年的努力,种植面积扩大了,但还存着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民主镇;茶叶;问题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
  1 民主镇基本情况
  1.1民主镇村位于盘县南部
  盘兴线横穿而过,距“镇胜”高速公路40余千米,距响水火车站20千米,交通通信极为方便。全镇村村通电。全镇国土面积140km2,9320余户,3.56万人,平均海拔2000余米,终年日光放射,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7℃,全年稳定通过10℃积温3997.8℃,无霜期共253天,年均日照1660.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7%,年均降雨量1515mm,80%的雨量集中在每年5月~9月,雨热基本同季,对茶树的生长特别有利。土壤以黄壤为主,平均土层深1米以上,多属于酸性,pH值为4.5~5.5,气候适宜,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土层深厚,同时我镇土壤富含锌、硒等矿物微量元素,据农推站对下糯寨、马家厂、尖山、下厂、石阶路、机密等村取样化验,含硒1.75~3.72mg/kg,含锌84.04~95.34mg/kg,而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生产的茶青和茶叶也同时富含锌、硒(含se1.38~3.72μg/g,zn43.2~95.34μg/g,重金属含量和农药含量均不超标,特别适宜茶叶生长。
  1.2 1991年农业综合开发时种有200公顷
  由于管理不善,农民意识落后,现仅保存有133.33公顷,主要茶品种有龙井43和福鼎大白茶。分布在下糯寨、马家厂、尖山等村。在马家厂村原建有茶厂2个,农户自己加工的8户,年加工茶叶在8000kg左右。
  1.3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茶叶发展带来机遇
  民主镇的茶叶产业得到县、镇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按照县农业局的要求,农推站对规划的茶园进行了土样采集,化验结果非常理想。这给我镇茶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5月,民主镇得到农业局领导重视,给予在马家厂村实施新建茶叶30.41公顷。2009年8月农办和科技局又给予实施了新建茶叶30公顷。同时农推站在马家厂村帮助茶农大户,组建了一个茶叶协会。连续申办了三届茶叶中专班,2009年50人,2010年73人,2011年45人。同时进行了70人的茶叶专业的绿证培训,2011年又进行了100人的雨露计划培训,200人的阳光工程培训为我镇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力量,也为为我镇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4在总结2009年的基础上
  2010年提出了大户建合作社承包,土地流转的形式在大厂荫种植了70公顷的茶园;2011年在谭家寨、下厂又组建了两个合作社,加上大厂荫合作社扩建,共计实施了200公顷,通过验收的164.4公顷。
  1.5 近年来,盘县结合实际
  于2010年出台了《中共盘县委员会 盘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盘县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盘党发〔2010〕10号)和《盘县2010年度茶产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盘农字〔2010〕175号)文件,同时,制定了《茶叶产业发展长效激励机制》,从2010年至2015年,盘县财政每年安排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这给我镇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民主镇党委政府也特别重视,制定了《关于加快镇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和目标及主要任务,并成立了民主镇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镇茶叶产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对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组织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履行工作职责,积极支持参与茶叶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工作。
  2 存在的问题
  民主镇茶叶产业发展抓住了机遇,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也争取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资金扶持及技术帮助,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茶叶产业的成功拓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尽管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光明,目前形势一片大好,但作为一个产业在其发展初期,无论从主客观上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落实解决。
  2.1种茶农户尤其是大户在茶园建设上由于自有资金不足
  加之上级补助资金太低。导致个别茶园基地的建设虎头蛇尾,茶园的后期管理管护基本没到位,这对当地的茶园建设管理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对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2.2茶园建设与茶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同步进行
  部分茶区无论是交通还是水利设施都非常滞后,这将严重制约茶园的精心管理,最终影响茶园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发挥。
  2.3由于茶园建设点多面广
  技术培训指导力不从心。一些地方规范化种植程度不高,部分农户不懂管抚或管抚不科学。
  2.4无性系良种茶园项目建设的特点在于规范化、标准化
  由农户零散种植和管理的茶园规范化程度不高,影响到经济效益的发挥,从近年来发展的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项目来看,规范化程度及成活率较高的茶园均是由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建设的茶园。
  2.5茶园建好后,茶园的后期管理,上级补助低,大户投入跟不上,延缓见效时间
  厂房和设备是关键,而且茶叶机械设备更新快、淘汰快,农户和大户根本无法自筹,茶叶也就见不到效益。
  3 下一步工作及建议
  3.1在今后的茶产业发展项目中
  建议尽量采取以大户承包建设的形式进行。
  3.2提高种植、土地流转、后续管理的补助
  打消大户的后顾之忧。
  3.3产业发展,技术是关键
  建议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更新,要对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要对各茶厂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解决茶产业乡镇要至少有1~2人专业技术人员专管的问题。为下一步茶叶生产加工提供技术保障。
  3.4建议加大对附属设施及厂房和机械设备的补助力度
  至少以乡镇做品牌,建议把茶产业和茶文化及旅游业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谭鸿振(1974-),男,汉族,贵州盘县,民主镇农推站,农艺师;唐本胜(1979-),男,汉族,贵州盘县,民主镇农推站,农艺师。

相关热词搜索:产业发展 茶叶 民主 报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