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19-08-3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中国是茶的故乡,为满足人们对茶叶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着手,以农业防治为主,生物技术为核心,同时发挥物理防治的优势,适量运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尽量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介绍了茶叶无公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茶叶;无公害;综合防治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害与作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地制宜地将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首先应选择自然条件较好、植被丰富、气候适宜的山区和半山区茶园,在此基础上注意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采取植树造林,种植防风林、行道树、遮阴树,增加茶园周围植被。部分茶园应退茶还林,调整茶园布局,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病虫和杂草滋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强茶园自然生态调控能力。
  1 无公害茶叶病虫防治的基本原则
  首先必须对本区的重要病虫害进行调查, 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生特点,确定重点防治对象,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害虫少、小的初期阶段防治,掌握在越冬至早春活动初期及多代害虫 1~2 代重点防治。在防治技术的应用上,以农业防治为主,各种生物技术为核心,同时发挥物理防治的优势,适量运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尽量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在有机茶园和绿色食品(AA级)茶园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
  2 无公害茶叶病虫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
  2.1 农业防治
  利用各项茶树栽培管理措施来控制茶树病虫害,这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和关键。主要方法是: (1) 在建立新茶园时选用抗病虫害的茶树良种;(2) 在生产管理中,注意合理修剪(每年坚持轻修剪,隔年 1 次重修剪,将茶树叶面积指数控制在 3 左右),及时分批嫩采茶叶( 能够有效控制茶小绿叶蝉的危害);(3) 合理耕作勤锄杂草,疏枝清园,深翻茶园土壤恶化病虫的生活环境;(4) 高温干旱季节灌溉,雨季清地及时排水等,减少病害发生。
  2.2 生物防治
  利用病虫天敌或其产物来控制病虫害,具有对人畜无毒、不杀伤天敌、不污染茶叶和环境,控制病虫害作用长期持久的特点,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的首要措施。主要方法是: (1) 在茶园中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如各类天敌蜘蛛、赤眼蜂、捕食螨、昆虫病原线虫、瓢虫等。(2)保护茶园中的自然害虫天敌,营造害虫天敌生物容易生存的环境,如为保护蜘蛛放草把。(3) 在害虫捕捉器中使用昆虫外激素,如性息素或其他动物植物源引诱剂。(4)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如真菌制剂、细菌制剂、病毒抑制剂、放射菌、拮抗菌制剂,应用茶尺蠖、茶毛虫病毒制剂可以有效防治茶园主要害虫茶尺蠖和茶毛虫。幼虫取食病毒后一般 10 多天后才开始死亡,因此应在虫口密度很小、发生整齐的1代幼虫期施药防治,在茶园中喷施 0.1~0.2 亿/ml 白僵菌孢子液,对茶毛虫、茶尺蠖、卷叶蛾类、象类等害虫防治效果 85%以上,一般喷施7d后产生防治效果。用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效果80%以上。应用细菌制剂苏云金杆菌类(简称Bt) 防治茶毛虫,防效 90%以上;防治茶尺蠖,防效 70%左右。(5)有限度使用农用抗生素、如农抗 120、井岗霉素等防治真菌病害,浏阳霉素防治螨类。注意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生物源农药中混配有机合成农药的各种制剂。
  2.3 物理防治
  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防治害虫。主要方法有: 人工捕杀群集性强的害虫、灯光诱杀害虫的成虫、茶园覆盖防虫网等。
  2.4 适量运用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防治
  植物源农药有除虫菊素、苦参碱、鱼藤酮、川楝、苦楝等。如应用 0.2%苦参碱水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等效果良好。注意该药药效缓慢,应适当提前2~3d施药。应用鱼藤酮防治茶尺蠖、茶毛虫、叶蝉类等,可在 3 龄前幼虫期或发生高峰前期用 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喷雾。矿物源农药常用的有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可自己熬制, 也可以直接使用45%的石硫合剂晶体。应用时应掌握在茶季结束后。用0.3~0.5°Be石硫合剂封园, 可防治茶树各种叶病、茎病、蚧类、粉虱类、螨类,对翌年的发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应用 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现用现配),对茶树叶病和茎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只能在秋季封园后使用。
  2.5 化学农药防治
  在无公害茶叶生产中,允许有限度地使用化学农药,但必须符合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原则。可以使用的化学农药以菊酯类为代表的主要有: 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 功夫菊酯)、联苯菊酯。在不生产夏、秋茶的茶园中,夏、秋季节可以使用,但每年使用次数不超过 2 次。在生产茶园中,最好采取对虫害挑治的方法对施药区进行隔离保护使用,这样能减少用药量,避免污染,但施药区的安全间隔期必须保证在 7d 以上。
  (收稿:2013-07-15)
  参考文献
  [1]汤文秀,孙世顺.绿色有机茶叶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667.
  [2]邹久安.夏季茶园管理严把三关[J].农技服务,2006(7) ;14.
  [3]巩雪峰,余有本,肖斌.陕西省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26) :8286-8263.
  [4]万思谦.有机茶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6):58.
  [5]王嘉祥.北方茶园的无公害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13.

相关热词搜索:病虫害 无公害 茶叶 防治 技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