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 建设生态文明 科学重建家园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今年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波及黔、湘、桂等12个省市区,其灾害之大、影响之深、面积之广,为我国南方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冰雪灾害。黔东南州作为贵州受灾最重地区之一,遭受灾害的人口达全州总人口的87%,受灾面积为100%,直接经济损失为52.83亿元,占全省的30.6%。
  这场严重的冰雪灾害告诉我们,重建与发展必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创新物质文明模式,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用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在整改和调整中科学重建,在重建中谋求发展和提高。
  完善基础设施,彰显生态价值。生态资源不仅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而且还有社会效益。过去受地理条件制约,生态资源的价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只是片面地利用资源,而没有积极保护生态。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生态价值就会得到凸显。由于估计不够充分,考虑不够长远,建设方案不够科学,在这场冰雪灾害中,我省电力、交通、通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受损极其严重。我们要抓住国家支持灾区恢复重建机遇,总结经验,调整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运用先进技术,高标准设计方案,高标准实施项目。不让基础设施因为自然灾害而遭受损坏,不让生态资源因自然灾害而造成损失。
  保住青山绿水,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我们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禁伐天然林、限伐人工林等有关林业政策,严格限制林木采伐,确保现有森林资源有增无减。坚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继续实施农村退耕还林工程,加大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力度,不断新增林木种植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认真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效益。尽快建立并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使生态保护的付出者得到相应回报,使生态受益者作出必要的付出,调动生态保护和建设者的积极性。
  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停止进步,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培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选择最佳的发展模式。生态产业对工业文明将带来重大变革,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生态产业的目标是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的本质是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发展生态产业重点是要发展无公害、绿色的、有机的生态农业,大力创办绿色基地,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的难点是发展无污染、低消耗、资源再利用的生态工业。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要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用先进生态技术促进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旅游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增长点。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要根据旅游六大要素的要求,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通达率和接待能力,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结合,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有效增强景区景点吸引力,实现生态旅游跨越式发展。
  发展生态文化,建立生态机制。繁荣发展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一万年前,以农业文明取代原始的渔猎文化,三百年前以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无不以文化进步为先导。要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要靠先进的生态文化作支撑。要加强生态哲学和生态社会科学研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教育,弘扬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传统美德,建立和实行在利用中保护自然的规章制度,研究应用无污染、低消耗、资源再利用的先进科学技术。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成果。在中华民族文化中蕴藏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哲理。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文化就是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通过创建生态文化博物馆等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对我国各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加快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切实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活动,逐步让人民群众明白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道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养成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习惯,遵守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制度。
  重建家园的任务是极其繁重的,但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灾后恢复重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灾区人民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一定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作者系黔东南自治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相关热词搜索:重建 生态 科学 建设生态文明 科学重建家园 建设绿色美丽家园作文 建设美丽家园作文1000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