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上打造出的“金字招牌”】喀斯特地貌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每当外来宾客踏上黔西南的土地,都会收到以州委书记、州长的名义发来的短信问候,令人倍感亲切。   黔西南是一块宝地,黄金远景储量达760吨,2005年被中国黄金协会授予“中国金州”荣誉称号。
  黔西南是一片热土,一位诗人用他手中的笔这样描述黔西南:在贵州高原伸出双臂/拥抱云南和广西的地界/有一片亚热带太阳/常用柔指抚摸的奇山翠峦/有一块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共同托举着的宝地/有一个相传是夜郎王/储藏黄金珠宝的巨盒/有一方三百万各族人民/正用双手奋力开发的热土/这就是我们的黔西南。
  黔西南曾经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黔西南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导致全州2/3以上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
  黔西南深受领导关切――2005年春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贵州,第一站就来到黔西南,与黔西南各族干部群众一起欢度春节,他勉励全州干部群众,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2007年1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视察贵州,第一站也是黔西南,他称赞黔西南“好地方、好风光、好人民” 。2008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黔西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寄予殷切希望。
  黔西南潜力巨大、蓄势而发。这两年经济综合指标从全省末位上升到第6位!作为全国30个自治州中的“后起之秀”,她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出了后发赶超的铿锵之音。
  
  深化州情认识
  奠定“五州战略”
  
  黔西南多山,千山似海,万峰成林,发育完整的喀斯特地貌在这里汇聚。这在以农业生产和地表开发为经济基础的年代,无疑是制约人们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硬伤”。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黔西南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赖以生息的大山,并惊喜地发现――它们恰恰是黔西南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石”,是黔西南崛起的“脊梁”。
  莽莽群山,赋予了黔西南经济发展的“底气”。大山里蕴藏的宝藏,让黔西南成为我省自然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旅游资源有“天沟地缝”的马岭河,有“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的中国三大峰林之一的万峰林,有被誉为“大地圣母”的地质绝品双乳峰,有“雄奇壮美”的北盘江大峡谷等风景名胜;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广。煤、黄金、锑、铊等多种矿物质蕴藏丰富,其中锑储量16万吨,为全省之冠;水能资源充沛。境内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78条,南、北盘江环抱全州,与红水河构成3个小区域水系;生物种类繁多。包含珍稀树种银杏、鹅掌揪、桫椤、贵州苏铁在内的树种植物150 种,药物植物天麻、杜仲、金银花、灵芝等1000余种,是贵州中草药药源宝库之一。
  然而,黔西南却长期处于“生在金山缺钱用,活在煤山没炭烧”的尴尬状态。
  怎么办?路在何方?
  “科学制订规划,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深化州情认识,发扬民主、科学决策,制定好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自身实际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州委书记陈敏说。
  州委副书记、州长陈鸣明告诉我们:“州委、州政府认真调研,因地制宜,提出了实施‘电力兴州、矿产富州、农产稳州、科教强州、环境立州’的‘五州战略’。”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我们现在最需要办的,还是‘脚下的事情’。”黔西南的干部群众正努力把黔西南州建设成为祖国西南腹地出海便捷通道、交通枢纽和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市场。2007年,黔西南县际油路晴隆至六枝雨洗、普安至水城两项目路基路面工程已交工验收,兴仁西北环线(兴仁至贞丰)完工。如今,黔西南初步形成了以国省干道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连接线、通村公路为辐射线的公路网络;兴义至贵阳、兴义至深圳航线,填补了黔西南州航空运输空白。尤其,广东茂名至云南昆明西南成品油输送管道,途经黔西南并在晴隆设置下载分输泵站,已初步建成,为黔西南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提供了可靠保证。
  打造“西电东送”重要电源基地、电力枢纽和通道。天生桥、鲁布革、平班、龙滩、光照等已建和在建电站,总装机1019.1万千瓦。如今,家住洪家渡的老百姓常常自豪地高唱:“家住洪家渡口边,电力就在水中间,拦上水坝安机组,电网遍布半个天。”
  大开发带来经济指标的大幅提升,然而,人们却担心“经济上去了,环境破坏了”。
  “州委、州政府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这就是一切开发都要处理好与生态的关系,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既要让财政富裕,也要让人民群众富裕,更要保住青山绿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陈鸣明斩钉截铁地说。
  采访中我们看到,在黔西南全州上下一心的不懈努力下,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生机勃勃的新黔西南美好家园,崭露头角。
  
  
  喀斯特石山地区的绿色之路
  
  到过黔西南的人,都会感慨这里喀斯特地貌特征的鬼斧神工,连片的山峰和绵延的石林,壮美别致,而对当地人而言,可引以为自豪,却又是一种灾难。石漠化导致黔西南州的几个县,被列入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光秃秃的石山,看不到些许绿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长期在贫困线下挣扎。
  石漠化治理,是世界的难题,困扰了多少代人。然而,无畏的黔西南人从未放弃破解这一难题,他们根据不同的海拔和地貌,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探索出了“晴隆模式”、“顶坛模式”、“坪上模式”三大模式建设生态文明,不但绿了山,也富了老百姓。沧桑巨变,让人惊诧、慨叹!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付贵林说:“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我们将‘环境立州’定为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的战略决策。”
  晴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0年,全县有3.85万人未解决温饱。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晴隆县在石山区种草养羊,抓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结合促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南方喀斯特山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新路子“晴隆模式”,短短几年间,人工种草、改良草地20万亩,2万多人脱贫,晴隆县莲城镇江满村由“卖血村”变为小康村。
  2002年以前的江满村,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大多村民靠卖血贴补家用。全村平均海拔1580米,地处高寒、山高坡陡,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由于生存条件恶劣,一度被晴隆县确定为环境移民对象。几年来,通过“环境立州”战略,采取石漠化综合治理,江满村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汽车在崇山峻岭的半山腰蜿蜒行驶,漫山遍野绿油油的青草,苍翠绵延,让人赏心悦目!而那遍地的绿色,还点缀着很多白的黑的蠕动着的羊群。“那些全是农户放养的优质肉羊。” 晴隆县草地畜牧业开发中心的干部谢国午炫耀之情溢于言表。
  江满村党支部书记李清武告诉我们,村民们也尝试过种其他农作物,效果都不好,相对只有种包谷的产量稍为高一些。遇到“气候好”,他家30多亩地,一年也就收1000多斤包谷;如遇天旱水涝则颗粒无收。除了吃,还要去换油盐,一家4口人,最多吃5个月,剩下半年多的时间,都得另想办法。
  李清武无奈地说,“以前我和妻子每年都要定时到县里卖血,一个月至少要去卖两次,到2002年的时候,采血记录整整填满了3个采血证” 。无意间他扬起因长期卖血肌肉萎缩而再也无法伸直的左手,腼腆地说:“是科学探索出的种草养羊之路让这里翻天覆地,现在村里有50万元户10多家,10万元以上的人家占百分之七八十。”
  
  2008年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到黔西南州视察,专程来到晴隆县孟寨村,察看在喀斯特岩溶山区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栽种适宜果树、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有效遏制石漠化趋势等情况。走在山间小路,周围青草铺满山野,草场里波尔山羊成群结队,草场边桃树林立。吴邦国不时驻足察看,仔细询问草场的发展情况。得知孟寨村村民通过基地带动模式、滚动发展模式、小额贷款发展模式和自我发展模式发展草地畜牧业,农户人均收入最低达到5200元,最高的已达28000元,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吴邦国十分高兴,称赞这是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的好路子。
  
  “眼望花江河,有水喝不着;石缝种包谷,只够三月活;想要吃米饭,除非坐月婆;姑娘往外嫁,媳妇讨不着”;“银洞山高石头多,栽下花椒千万棵,大小汽车十多辆,电视电话电饭锅……”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顺口溜,说的都是贞丰县北盘江镇顶坛片区。
  1992年以前,顶坛农民年人均口粮不足100公斤,现金收入不到150元。面对光秃秃的石头山,中外专家学者称为“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有人提出坡改梯,有人提出移民搬迁。州委、州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考察调研,发现花椒适宜在这个海拔在400-800米的山区生长,于是建议并组织推动村民在石旮旯里种花椒。
  顶坛片区银洞湾村花椒大户罗泽定说:“种花椒干得!我家种的花椒树一棵就能创收70多块钱,一亩地可种50至60棵,可以收到4000多块钱。”
  10多年的时间,顶坛人在政府的引导下,走出了一个脱贫致富的“顶坛模式”,农户人均收入最低达到5000元,最高的已达数万元。1999年11月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来到顶坛,看到满山遍野的花椒树和老百姓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竖着大拇指说:“石头旮旯里求生存,了不起!”
  贞丰县珉谷镇坪上村,平均海拔1000米,地表破碎,乱石林立,石漠化严重,农民在田边地角种上金银花,金银花藤蔓覆盖在一个个石疙瘩上,四季常青,既绿化了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不影响原有田土的耕种。“坪上模式”为中海拔石漠化山区探索了一条致富路,截至2007年底,黔西南州完成30万亩金银花基地建设项目,已有6万亩进入盛花期,年产金银花3000吨。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黔西南人民不畏困难,向石漠化宣战,以生态主动性修复为突破口,打造生态黔西南,近年来取得骄人的业绩,“鸟语花香”的美景出现在人们面前。
  
  立足生态建设
  激发产业勃兴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该如何保护和还原?“既要金山银水,也要青山绿水”,这是黔西南各级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金州”,如何加快推进黄金工业向科技型、效益型、环保型、安全型发展的建设步伐?黔西南州委、州政府于2007年12月24日出台《关于加快黄金工业发展的意见》,勾勒出“中国金州”未来发展的灿烂前景,到2011年将实现年产黄金18吨(56.25万两),成为全国产金第一大州的目标。
  湖北宜化集团在顶效开发区,投资兴建了年生产2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的工厂。走进厂区,像花园一样的美景呈现在记者面前:随处可见大片的绿茵草地,没有刺鼻的气味,没有刺耳的噪音,也没有到处流淌的污水……在生产线上几乎看不见人,完全实现了自动化。“为了杜绝不符合标准的水排出厂外,我们连雨水也要收集送入造气循环水池。”宜化人如是说。
  “贵州醇酒厂厂区是兴义人的后花园。”州委宣传部干部徐颖说。作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贵州醇酒厂厂区内空气清新,流水潺潺,各种花草树木生长繁盛,亭台楼阁掩映其间,工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在黔西南,像贵州醇酒厂这样把生态效益放在重要位置的企业还有不少。”徐颖接着说。
  州环保局、发改局负责人表示,在招商引资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在黔西南州是领不到准入证的。
  这几年,黔西南大力引进的科技型、效益型、环保型的“三型”企业,做到上一个环节的废料、副产品就是下一个环节的原料,资源多次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对环境的充分保护。
  在相关产业向新型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农业也迅速发展。
  紧紧围绕“绿色喀斯特”理念打好旅游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以万峰林、马岭河、双乳峰为品牌的自然风光,“八音坐唱”为品牌的民族文化,下五屯、纳孔布依寨为品牌的农家乐为主的一批旅游景点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
  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地方涌现出了规模经济的现代农业园区,各种绿色农业基地纷纷建立。在册亨县者楼镇,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瓜园、辣椒园、白菜园遍布全镇,一年四季可见新鲜果品菜蔬,通过实施“猪-沼-稻”等循环生态模式,有效控制了对农作物的污染,农业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新鲜果品菜蔬远销云南、广西。2007年,黔西南州粮食总产量达108.3万吨,同比增长1.6%,连续五年保持增产势头并创历史新高。
  立足“生态建设”发展产业,产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俗话说:“业兴人气旺”,随着各项产业的发展,拉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黔西南州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68.7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65.1亿元。
  
  “中国金州”
  在青山绿水中走来
  
  在黔西南州采访,记者感受最深的是黔西南各族干部群众埋头苦干、自强不息的志气,是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这股志气和信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正汇集成黔西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澎湃动力。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回、黎、彝、瑶等35个民族,316万人口,由过去的追求吃饱转变到了追求精神愉悦上来,大力建设新家园,挖掘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民族节日多彩多姿,少数民族热情、好客、豪爽,布依族“八音坐唱”唱响贵州,苗族“踩花节”跳醉苗乡,“查白歌节”、“六月六”、“毛杉树歌节”、“火把节”……浓郁的民族风情情满盘江。
  兴义市有一些让人期待的规划数据:到2010年,绿化水平力争达到省级园林城市的要求,市中心城区绿地指标为人均公园绿地7平方米,绿地率30%,绿化覆盖率35%;力争到2020年,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使之结构合理,地方风格鲜明,景观独特,市中心城区绿地指标为人均公园绿地9平方米,绿地率35%,绿化覆盖率40%。
  兴仁县鲤鱼村依托“生态家园文明村”试点建设新家园。2005年,政府适时引导该村成立经济发展协会,协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很大,成了村“两委”的得力助手,并补充了村“两委”的不足,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协会很快就能让群众接受。
  村“两委”和经济发展协会以移风易俗、改善全村环境面貌为突破口,多方筹措资金,实施沼气建设等工程,村容村貌一年一个样,“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初现。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时,鲤鱼村800多人全部聚集到广场收看盛况。村“两委”适时组织学习,广大党员、群众纷纷说:“学习精神,迈出脚步,就能致富!”布依族群众把十七大精神编成山歌传唱:“富而思源感党恩,打造品牌要创新。感谢党的十七大,惠民政策暖人心!”苗族同胞把十七大精神编成《感恩歌》和《感恩舞》自唱自演,男女老少无人不会,村头寨尾无处不闻。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黔西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科学发展的第一位,并赋予“中国金州”这块金字招牌新的内涵,融合了“通道金州”、“宝藏金州”、“文化金州”、“旅游金州”、“生态金州”等含义。
  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丹说:“山绿了,水清了,经济发展了,人民幸福了,这是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的干部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规划的目标不懈奋斗,相信‘中国金州’这块金字招牌定会走出贵州,响遍全国。”
  过去遮住人们开放视野、阻挡人们前行步伐的大山成了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山;过去肆意奔流的河水成了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银水。真是观念一变天地新。如今的黔西南人,更加以其拥有独特的山水而自豪。(报道组成员:陈红、冯成、霍庆涛)

相关热词搜索:喀斯特地貌 金字招牌 打造 喀斯特地貌上打造出的“金字招牌” 喀斯特地貌上打造出的 喀斯特地貌列入世遗名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