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存在的学风问题及其成因探析】 高校学风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关系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高校的长远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的素质也变得良莠不齐。同时受到社会因素、教师因素、家庭因素等的影响,有些高校的学风建设出现一些问题,在此,笔者浅析目前高校存在的学风问题及其成因。
  【关键词】高校;学风问题;成因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18-2
  
  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观念和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管理的水平,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治学理念的综合反映,是学校校风和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既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学生持着不纯的学习动机
  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高校这片圣土上,受经济社会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已经变得不单纯。“功利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充斥在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同时,就业压力、家庭压力都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多元性的主要因素。有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学好知识,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为自己前途而学的学生占60.86%,来自家庭压力、就业压力学习的学生分别占14.34%、18.55%,其他方面的学生则占6.25%。这表明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明显倾向于追求个人实际利益,学习动机不够纯正且具有功利性,凸显当今部分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的高校校园已经变成一个丰富的浓缩小社会,高校大学生受社会多种因素影响,将很多时间用在社会实践、娱乐、休闲、运动等活动上。受互联网、社团影响,部分学生挂科门数多。一方面,学业困难多发生在热衷于早恋、校外兼职的学生身上,重修、留级、退学的原因大都是热衷网络游戏、网络虚拟生活;另一方面,有些同学出于对专业型社团的钟爱或过分强调进社团全面锻炼、提升自己,而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社团的工作上,有的甚至无心上学,出现多门课程挂科。以往迟到、旷课多表现在少数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身上,现在迟到、旷课涉及的范围更广。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甚至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也会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迟到甚至逃课。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生活目标没有规划,处于被动学习的迷惘状态,对学业敷衍了事,这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问题。
  (三)学习兴趣不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动力源。学生的学习状况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大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教师、教材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人品修养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学习兴趣也受教材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对本课程没有兴趣,教师讲得枯燥乏味”,“任课教师管理不严”,这也是出现很多学生经常“逃课、迟到、早退”等现象的客观原因。表明当前少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对学习的动力支撑作用不强。
  (四)学习环境不理想
  学习环境的好坏对学生学习也有一定影响。学习环境包括软环境与硬环境。现在很多高校都是多校区办学,新校区硬件的建设过多地吸引了校领导层的眼光,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风、校园文化等软件建设。在软环境方面,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寝室文化、学习氛围较差都是影响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当前学习环境总体上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应该重视学习环境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五)学习目标不明确
  目标是集体和个人行为的指路灯,只有确定明确的目标,才能在长期及短期的时间内合理安排学习的进度及内容。现今高校教育环境下,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这表现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是随大众,学校安排什么学什么,没有主动创新的学习精神,从而导致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文理科学校学生只了解自己所学专业,而很少涉及其他旁类专业,知识面相对狭窄。
  二、高校学风问题形成原因探析
  从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来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影响学风建设的五个关键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学生因素
  学风建设中学生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活跃、敏感、激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但他们同时又表现出学习心态失衡的问题,有些新生入学后,缺乏对学业的规划,抱着比较迷茫的随众心理,浑浑噩噩地就度过了新入学的时间;有些高年级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热衷于上课迟到和旷课、选择性地听课、玩手机或谈情说爱、沉湎于网络游戏或是打着勤工俭学的名义过早沉迷于赚钱而懒于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学习能力偏低、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二)教师因素
  教师是学风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当今高校中,很多大学的老师都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所以不需要对他们进行不断的督促和教导了。有些教师有课就来,下课就走的情况很严重,而且,现在很多大学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部分教师不但从事教学,还有兼职第二职业;部分教师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自我的进修学习中,有的教师甚至在教学过程中自身也存在迟到早退的情况。而教师队伍自身素质也随着扩招而凸显出问题,有的教师专业素养不强、师德不高,部分教师很难将所有或者大部分心思放在教育和引导学生上。
  (三)学校因素
  新时期,随着高校逐年的扩招,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高校学风建设体系设计不完善,针对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也不多,而且有限的措施更多的是针对大学生整个群体设计的,缺少个性化培养的因素。这里面不仅有体系上的问题,更有管理队伍建设上的问题。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数量配备并不是很合理,造成针对部分学生的学风建设力量相对不足。同时一些高校对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学校培养目标不太明显,培育方法缺乏特色。
  (四)社会因素
  从社会方面来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等社会不良之风已经开始逐步渗透到学生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世界构成了极大的冲击。一些学生在学习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学习方面思想浮躁、急功近利、动力不足、意识淡薄、纪律观念松懈。同时高校周围遍布歌舞厅、游戏厅、网吧等场所,严重污染学校周边环境,各种信息良莠并存,各种错误思潮、观念混杂其间,从而引发了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错位、价值观倾斜和荣辱观扭曲。正是由于有些学生没有形成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导致高校学风的下滑与衰退。
  (五)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学风建设的精神食粮。中国高校严进宽出的教学制度导致了很多学生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寒窗苦读12载进入大学校门后,就是自己功成身退的时候。很少有家长正确地认识到学生的大学教育是关键的教育这一实质,只是偶尔过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同时,由于有些父母自身文化素养的原因,导致其对大学教育没有正确认识,这也是家长在学生学习中监管缺失的又一因素。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非常散漫,没有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感,那又怎么会在乎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关系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高校的长远发展,目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岚冰等.对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学教育,2006(17).
  [2]孙鹏燕等.高校学风建设的途径探讨[J].青少年研究,2004(2).
  [3]陈家辉等.提高思想教育针对性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服务[J].青少年研究,2006(3).
  【收稿日期】2010年11月5日
  【作者简介】孙冬娅(1982- ):女,沈阳理工大学辅导员,助教。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学风 成因 高校存在的学风问题及其成因探析 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食堂存在的问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