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成功素质教育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促进人的成功为最终目的大学教育理念。提出并推行这一理念,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成功素质教育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还构建了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和保证机制。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成功素质教育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深远影响,并逐步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实践模式保证机制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 理论体系 实践模式 保证机制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校。经过八年多的办学实践,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占地1280亩,在校学生16800余人,共设有9个学院、39个本(专)科专业,涉及工、管、文、经、法、医六个学科门类。2004年底,学校作为全国十所办得较好的独立学院之一,第一批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关于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的专项检查;同年12月,被中国教育联合会授予“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称号。
  学校建校时间虽然不长,之所以能健康快速地发展,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扶持、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兄弟院校的帮助,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引领,同时,我们所确立的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侧重介绍这一理念与模式。
  
  一、成功素质教育理念
  
  及其提出的依据
  我们认为,人的成功大致可以分为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四个相互关联的阶段。大学教育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学业成功和就业成功,从而为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
  成功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以促进人的成功为最终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地塑造、提高学生的成功素质,实行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成功素质人才的大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这一理念的依据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功素质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新探索
  我国现行大学素质教育的突出问题就是重专业素质教育而轻非专业素质教育,在专业素质教育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在专业素质教育之外仅仅抓人文素质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又仅限于人文知识传授。特别是当前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考研”、“考级”、“考证”、“考公”等“高等应试教育”现象泛起,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但大学生所存在的理想信念迷茫,道德水准不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这些情况表明,需要对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进行新的审视与探索。成功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构建以塑造学生成功素质为目标的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训练模式、测评模式,从而克服现行大学素质教育的不足,使空泛的素质教育成为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具有操作性的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二)成功素质教育是对大学教育目的和规律的新把握
  我们认为,大学教育的本质内涵、最终目的应是帮助和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诚如牛津大学前校长卢卡斯指出的那样:“大学应该是一个这样的场所,在这里能够培养独立思考、清晰的头脑、想象力等个人成功所必备的品质。”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也指出:“在通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人们具有创造性,使人们变得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成功是人们的普遍愿望,是推动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大学生学习的力量源泉。每个人主观上追求成功,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追求成功的人越多,成功值越大,社会发展就越快。成功素质教育主张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成功人才,大学的一切工作都要为这个根本任务服务,这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鲜明特色。
  
  (三)成功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新举措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在校大学生2000万以上,平均每年走向社会的毕业生达500万,这部分人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未来。高校直接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不仅具有专业教育的使命,更具有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性质。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党的基本教育方针,是党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方向和办学目的的总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大学教育的内在要求。成功素质教育主张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塑造学生成功素质,使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新举措。
  
  (四)成功素质教育是对大学教育模式的新思考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自孔子提出“六艺”教育以来一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由于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这些综合素质集中在伦理道德方面,培养的目标是圣人君子。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大学教育根据工业经济的要求,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专业教育特点。新中国大学教育主流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更多地照搬了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而延续至今的,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传统模式的弊端未能从根本上消除,集中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素质教育轻非专业素质教育,导致许多完成学业后的大学生存在着“学历与能力”、“学位与品位”不相称的现象。
  如何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弊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摆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面前的重大问题。成功素质教育就是在对中外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的弊端,提出的全新的大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
  
  (五)成功素质教育是时代对大学教育的新要求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提速,科技加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在我国,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迫切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以提升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就个体而言,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取胜,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人生观、价值观、敬业精神、思维方法、实践能力、人格品质、心理素质等非专业素质是创业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特别是作为成功素质核心的创新精神,更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成功素质教育以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标,其理念与模式适应了加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时代要求。
  
  (六)实施成功素质教育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加快,今天的高校在招生、收费、管理、就业等方面已大大不同于以往,牵涉到学生、家长、社会的方方面面。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学生建功立业,家长期盼孩子成人成才,学生渴望成功。成功素质教育就是着眼学生的成功,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在大学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了学业成功和就业成功,并夯实了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的素质基础,才能使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和社会满意,这样的教育人民才能满意。
  
  二、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架构
  
  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主要由素质和素质教育理论、成功和成功素质理论、成功素质教育观、成功素质办学理念四个方面架构而成。
  
  (一)素质和素质教育理论
  ―― 我们对素质的理解:素质是影响或决定人的言行的内在因素。言行是素质的外在表现。素质是先天性和后天习得性的统一;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
  ――素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人的素质以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但素质的提高,后天起着决定的作用。除先天素质外,素质不能“直接传递”。“内化”是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主张:大学素质教育应依据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我们主张:大学素质教育应依据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着眼学生的“四个成功”,创新教育模式、机制、内容和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潜移默化、训练体验、实践升华,促成大学生成功素质的“内化”与提升。
  
  (二)成功与成功素质理论
  我们所说的成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功是指实现了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既定目标; 狭义的成功是指实现人生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就和贡献,并为社会所认可。我认为,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
  ――凡成功必须具备三要素: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发展机遇、主体的成功素质。我们称之为成功要素定律。
  ――在同一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下,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是主体成功素质的高低。我们称之为成功素质决定律。
  ――成功的大小即成功值是可以衡量的。主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可以通过合理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来衡量;在取得一定成功后,成功素质越高,成功值越大;反之,成功值越小,甚至趋近于零。我们称之为成功值定律。
  成功素质特指与主体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是成功者共同具有的素质。也就是说,与成功目标无关和关联不大的素质,既便是再全面的和再优秀素质都不是成功素质。
  通过对古今中外成功现象的研究,主体的成功素质主要由五大体系构成:①观念体系,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敬业、拼搏、创新精神等;②品格体系,主要包括人格、诚信、毅力、性格、风度、气质、心态、修养等;③方法体系,主要包括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等;④能力体系,主要包括领导、组织、管理、观察、分析、表达、协调、沟通、应变、公关能力以及体能等;⑤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在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中,观念体系是核心体系。
  就大学教育而言,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可以围绕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两大领域来展开。专业素质是指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点的素质(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艺术、专业能力及其运用与发挥的程度等);非专业素质是指虽不具有专业特点但同样是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精神、自控能力等)。我们认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共同构成成功素质,两者缺一不可,且在某些领域、某些阶段,非专业素质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作用。
  
  (三)成功素质教育观
  基于对素质与素质教育、成功与成功素质的认识,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衍生出了以下五种教育观:
  ――大学教育不仅要塑造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这是我们所倡导的成功素质教育教学观。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只有个性差异,通过成功素质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取得成功。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合格的教师必须是能够塑造学生成功素质的导师。全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都是学生成功素质的塑造者。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教师观。
  ――成功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理性投资、一种自我修养、一种素质塑造的内在需要,主张带着疑问学习,进行批判式、探索式、研究式学习,变传统的知识学习为素质塑造。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学习观。
  ――成功素质教育主张学术民主、平等探索、教学相长。师生关系首先是平等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是成功素质教育的师生观。
  
  (四)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事关办什么样的学、如何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大事。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主导下,我们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以下“八大办学理念”:
  ――超前发展理念: 发展必须超前,大学教育更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超前发展必须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胆改革、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发展是硬道理”,只有超前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提升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素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创新、育人机制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
  ――实用教学理念:成功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贯彻“三用”原则,即:“适用”,指教学内容要适用,不适用的不教; “够用”,指保证教学内容达到培养目标要求; “会用”,指保证教学内容为学生所真正掌握,并触类旁通,灵活运用。主张在“三用”原则指导下,对于带有“精英教育”色彩且不实用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敢于“推倒重来”,进行系统的专业设计、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
  ――系统教育理念: 成功素质教育把学生的培养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主张在办学过程中要突出“一个特色”,即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抓住“两个课堂”,即专业素质教育课堂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堂;立足“三个阵地”,即学校、家庭和社会;依靠“四支队伍”,即教师、素质导师、科研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真正实现教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实践至上,知识为本理念: 成功素质教育肯定知识是形成和提高素质的基础,同时更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主张文科学生要从图书馆和社会中“泡”出来,工科学生要从实验室和工厂里“磨”出来。
  ――学生至上,教师为本理念: 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大学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靠学生是否成功来衡量。因此必须奉行“三个一切”的办学思想,即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其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学生成才、成功。成功素质教育同时也认为师资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保证,是学校超前发展的关键。以教师为本,才能真正体现学生至上。
  ――因材施教理念: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生人人都可能成功,同时又承认素质基础和素质特长的差异,主张因材施教,张扬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素质培养的目标和方法。
  ――从严治校理念:塑造成功素质必须有一个好的校风――包括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工作作风以及严格的教风、学风和考风,强调制度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依法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
  
  三、大力实施非专业素质教育
  
  成功素质教育不仅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还有一整套完整的实践体系。包括目标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计与学习生涯设计模式、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实践模式以及测评模式等。这里扼要介绍我们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情况。
  如前所述,非专业素质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认识及其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大学专业教育历经了千年左右的历史,形成了相对稳定与成熟的教育模式、教学体系、运作机制和师资力量。我们所进行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拓与实践的。经过几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
  
  (一)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专业设计,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把非专业素质教育摆到应有地位,在进行专业设计时,我们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列入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课时,计算素质学分。其中,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公共课特别是“两课”中的各门课程,都必须紧紧围绕塑造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 从成功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增设了诸如演讲与口才、应用写作、公共关系、学习方法指导、就业与创业指导等一系列相关课程;与此同时,还倡导实施了“大学生百部著作阅读计划”,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必须结合专业学习,读完100部有代表性的著作。从而初步建立起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以活动为载体,开展非专业素质拓展
  实践中我们感到,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教学难以系统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需要更多地利用第二课堂甚至“第三课堂”――学校以外的包括家庭、社会舞台乃至虚拟环境,需要充分依托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基本阵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各项拓展活动。为此,我们在广泛吸收国内外素质训练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实践对人的素质要求,根据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设计出了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的《素质拓展指导方案》,在此基础上,学院每学期、素质拓展教研室每周都要制定《素质拓展实施计划》。凡计划中列出的各种项目,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素质需求灵活选择拓展活动,并根据活动效果获得相应的学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素质拓展,能增强素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较好地达成知行统一,符合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建设非专业素质拓展专用设施
  近年来,各高校的教学基本建设大多围绕学科专业加大投入,专业教育中的实验室、实践场所和实习基地等条件及其功能有了较快发展,但非专业素质教育与拓展的基础条件一直是薄弱环节。考虑到非专业素质教育活动化和实训化特点及其需要,我们加大了这方面建设的投入。学校在不断建设与完善大学生活动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在校区内正在兴建一座功能完备的素质拓展中心,以保证非专业素质基础项目拓展有设施、有场地、有实训条件。“十一五”期间,我们还将在大洪山革命老区置地2万亩,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并可供本地区高校共享的综合性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
  
  (四)把非专业素质纳入素质学分测评体系
  我们认为,包括学分制在内的传统的大学教育评价体系,从本质上讲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许多案例表明,一些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好,但在社会上却无所作为,而有些学生课程学习“得分不高”,但在社会上则能成就大业。这反映出了大学教育测评体系中的弊端。成功素质教育首创“素质学分制”,建立了与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测评体系。素质学分制是一套以培养成功素质目标,对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状况及其效果,用综合素质学分的形式来评价学生成功素质状况的教育测评管理机制。由专业素质学分和非专业素质学分两部分共同构成。其中非专业素质教育方面,所有被列入拓展的项目均可量化为学分,学生必须达到相应的学分积累才能认可完成学业。不论是对学生家长的成绩报告单,还是学生毕业档案,不仅有学生各科的“分数”,还有综合素质状况。这就建立起了学生在校学习状况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基本吻合的测评体系。这一杠杆的“启动”,将不仅对大学素质教育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还会传导到基础教育领域,对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及其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樊篱带来深远影响。
  
  四、创建素质导师制,推进成功素质教育
  
  新理念、新模式呼唤新机制。为推行成功素质教育,我们进行了许多机制创新,如素质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教学导师制以及我刚才提到的素质学分制等等。其中,改在我国高校施行了近半个世纪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为素质导师制,是为满足非专业素质教育与拓展需要而进行的机制创新。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素质导师制的基本涵义
  素质导师制是以学生工作为主线,以素质导师为主体,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和学业与就业指导融于一体的育人机制。其职能定位是: 以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为目的,以非专业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为基本形式,促使学生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相互促进,同步提升,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
  
  (二)素质导师制的构建与运作
  素质导师制的组织架构。“一主线多平台整体联动”是素质导师制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主线”即校党委、行政统一领导,学生工作处宏观组织,院党总支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教研室组织素质导师、学生骨干具体实施,构成非专业素质教育工作主线。“多平台”就是强调发挥各级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心理咨询中心、网络中心、班级素质拓展小组、“学生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使非专业素质教育拓展活动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整体联动”就是强调发挥教学部门、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强对非专业素质教育的领导、宣传、服务与保障,加强素质导师与专业教师、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互动,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
  素质导师制的基本力量是素质导师。在我们学校明确规定,素质导师属于教师系列,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校长是第一素质导师。按照建设一支“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素质导师队伍的要求,我们构建了四级十六档的专业技术等级系列,初、中级素质导师相当于助教和讲师职称,高、特级素质导师分别享受副教授和教授待遇,以倡导他们长期从事这项事业。
  素质导师制的工作重心是开展非专业素质拓展。素质导师制强调学生工作由过去的常规管理向非专业素质教育与拓展位移。要求转变学生工作观念与形式,并严格按照非专业素质拓展实训方案,狠抓人员、内容与效果的落实,以塑造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为第一目标,促成学生学业成功和就业成功。
  
  (三)素质导师制的实践特色
  改辅导员、班主任制度为素质导师制,不是简单的名词更替。几年的实践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素质导师制具有许多鲜明的特色:
  ――在工作职能上,既重视日常管理,稳定教学生活秩序,更重要的是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以非专业素质教育与拓展为主线,集教育、指导、服务、管理职能于一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角色定位上,要求素质导师从“管琐事”中解放出来,变“管”为“导”,致力于对学生“导思想、导学业、导行为、导心理、导方法”,成为学生的“导师”。
  ――在人员编制上,每名素质导师带2-3个学生班,按1:100配备,大大高于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配备,我们每年至少需要多拿出200万元的投入用于素质导师的薪酬,虽然增大了教育成本,但是)充足的人员编制,保证了素质导师履行岗位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避免了目前许多高校辅导员人数过少,学生很难见到辅导员,困扰其职能作用发挥的弊端(增大投入也是必要的)。
  ――在队伍建设上,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素质导师准入、培训、考核、晋升、激励、淘汰等制度,使素质导师向终身职业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使得目前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存在的“临时性”、“过渡性”、“兼职性”以及队伍的不稳定和工作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得以较好地解决。
  几年来,成功素质教育已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等主流媒体对此多次进行专题报道,许多高校加入到探索与实践成功素质教育的行列。但是,理念与模式的创新,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在今后能否成就大业,更是“百年大计”。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舍得花投入,真正办教育,独立学院也一定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我们坚信,随着探索与实践的深入,成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大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将会进一步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M 1972
  [2] 加德纳 心智的结构 M 1983
  [3] 潘懋元主编 新编高等教育学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3
  [4] 潘懋元 试论素质教育 J 教育评论 1997.5
  [5] 潘懋元 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 J 上海高教研究 1997.2
  [6] 教育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Z 1999.1.13
  [7]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 Z 1999.6
  [8] 教育部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Z 2004.2.10
  [9] 赵作斌 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模式的新突破 J 中国教育报 2004.9.2
  [10]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高教研究所 创建素质导师制创新高校育人机制 J 中国高等教育 2006.1

相关热词搜索:素质教育 高校 实施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 大学成功素质教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