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工作者熟记于胸的“三贴近”] 新闻工作者三贴近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两会”在全世界受到的关注度也在逐年提高,比如今年报名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人数就增加15%。毫无疑问,“两会”已经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契机。如何抓住类似“两会”这样的一年等一回的难得机遇,充分实现中国向世界的有效传播,确实应成为每一个外宣工作者,特别是发挥着外宣主渠道作用的新华社记者编辑们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课题。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中国新闻工作者熟记于胸并努力遵循的报道原则,不过这三个“贴近”似乎更侧重于对内宣传和报道。从今年“两会”新华社对外报道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实际效果来看,对外宣传和报道在遵循上述“三贴近”原则的同时,还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做好另外三方面的“贴近”,才能更加切实地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
  首先,在报道内容上要贴近海外受众的需求和关注点。也就是说,必须努力使我们报道的内容和选题,特别是报道的重点,与海外媒体、读者真正想看到的东西尽可能地契合。我们报道的东西海外受众不关心,海外受众关心的东西我们不报道,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外宣工作者、影响外宣效果的突出问题。结果是,我们的对外报道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说白话,带有浓烈的宣传味道,失去了有效传播的真谛。
  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是每年人代会的重要议程。根据贴近受众需求的原则,今年新华社在相关对外报道,特别是英文报道中,就彻底放弃了以往面面俱到摘编文件的做法,仅仅挑出三份报告中十个海外最关注或最可能关注的点进行详细报道,即经济增长预期、国防预算、免除农业税、和谐社会、人民币汇率、外贸增长预期、裁军20万、煤矿安全,台湾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结果受到海外用户的欢迎。
  再比如,今年“两会”程序报道中受到海外高度关注的热点有全国人大审议及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扛泽民辞去国家军委主席职务及胡锦涛当选国家军委主席、董建华辞去香港特首职务并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胡锦涛发表关于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等,其中有的是可以预见的新闻,有的则带有一定的突然性。但新华社的对外报道始终以海外受众的关切度为出发点,紧扣这些新闻事件做足了文章。
  不可否认,海外关注的很多热点问题也是我们常说的负面问题、敏感问题,在报道这些问题上,我们应该采取慎重的态度。但是,慎重绝不应该等同于不作为、把话语权拱手相让。在今年的“两会”上,新华社结合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提案议案,大胆触及了反腐败、国企经营不善、政府冗员和行政成本过高、医药安全、金融监管漏洞、国有银行丑闻等一系列敏感话题。事实证明,这种主动出击的做法非但没有引起任何不良后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部分海外媒体抓住这些问题大肆炒作甚至造谣生事的机会。海外媒体在采用或转播这些负面报道时,同时也不得不采用、转发我社报道中的正面内容,如我社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具体举措等等。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主动、直率报道和海外媒体对这些报道的采用,也间接树立了中国政府和领导人敢于正视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正面国际形象,其效果要远胜于被海外舆论牵着走的被动反击报道模式。
  贴近海外受众需求和关注点,也要求我们在报道中跳出以政治、经济议题为主的“两会”本身,在会议期间用更广阔的视角去向世界报道中国。由于“两会”参加者的广泛社会代表性,“两会”绝对是一个新闻采集的富矿,关键看记者会不会去发掘利用。今年“两会”上,新华社主动挖掘到并向海外报道的诸如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计划、青藏铁路建设、红火蚁入侵威胁、北京奥运立法计划等消息,都属于会议报道的副产品,但均得到外电的转播和海外媒体的广泛刊用。一些消息并非以前没有报道过,但是在“两会”期间再度加以报道,仍然会得到海外异乎寻常的关注。又如新华社独家报道的地方GDP数字掺水严重问题,本来并非“两会”热点经济议题之一,可是报道后不仅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还在国内掀起了一片统计打假的呼声。
  其次,在报道手法和模式上要贴近国际先进或海外通行的做法。既然我们敢于承认外宣领域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我们就应该谦虚地向海外同行学习,吸取一切可以借鉴的成功做法与经验。虽然新华社在报道立场上肯定与美联、路透这样的西方通讯社有明显的不同,但同为世界性通讯社,运用的基本报道手法和模式不应有太大的不同,新华社的对外报道尤其要强调贴近国际惯例和先进模式。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今年新华社的“两会”对外报道较为熟练地运用了两种先进的报道手法和模式:一是以滚动报道为代表的连续报道手法;二是强调编辑部指挥中枢作用的编辑写手模式。前者就是抓住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用特急电、快讯、简讯、次详讯、详讯、大综合等一个完整的滚动体系来进行报道,整个系列的稿件少则三五条,多则九十条,标题、导语和报道结构大体不变,但报道的内容和深度不断增加、加深。这样的手法既能确保报道时效,又能充分体现通讯社报道为用户提供最详尽信息的职能,在“两会”这种竞争激烈的新闻战场上尤显威力;后者则是根据海外主流媒体普遍遵循的“大编辑、小记者”的报道模式,把编辑,特别是英文编辑,从以往的文字梳理者或翻译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指挥调控作用和主动写作能力,利用前方记者发回的大量稿件为素材进行再创作,并通过电话遥控随时直接指挥前方记者采访补充写作中需要的新材料,最后形成一组视角宏观全面、写作精心流畅、深度时效的报道。这样就能使散布在前方的各个记者的点,凝聚成一个面,使报道资源的利用和对外传播的效果都达到最佳。
  最后,在写作技巧上要贴近海外受众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习惯。对外宣传报道要想对海外受众起到影响,首先必须让他们看得懂,看得惯,继而变得越来越爱看,越来越想看。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技巧上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和国情的差异,尽量贴近海外受众的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
  对外报道要让不熟悉中国情况的海外受众看得懂,就必须适当、充分地添加背景,加强解释和解读,帮助受众尽快进入角色。比如,在报道北京考虑通过立法解决2008年奥运会交通难题的时候,如果不添加北京现有200万辆车,交通阻塞已比较严重的背景,就无法让海外受众理解整篇稿件;如果再添加雅典就是通过立法设立了奥运专用车道有效解决了交通问题的背景,就更给了海外受众一个明确的参照,使他们能充分领会北京奥运主办者的一片苦心。
  对外报道要让海外受众看得惯并且爱看,对写作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有较强的文字特别是外文表达能力,还要做到至少以下几点:一是要尽量做到一篇稿件一个主题,思路清晰,条理顺畅,结构简练;二是要增加细节描写和直接引语的运用,让稿件变得更加鲜活,既可读又可信;三是要合理控制稿件的篇幅,既不能因废话连篇而过长,也不能因信息量匮乏而过短;而且要始终坚持把最重要的事实、内容放在最前面;四是要善于运用小切口、大主题的写作叙事手法,用生动的故事、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开篇,逐步引出重大的报道主题。
  人们常说新闻报道要内外有别,事实上,为了更好地贴近海外受众,我们还应该更进一步,强调外有别。这就是说,即使是对外报道也要区分不同的受众,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来写作稿件。比如,海外中文受众和英文受众有很大不同,英文受众和非英语国家的外文受众也有差异。
  今年新华社“两会”对外报道就较为充分地考虑到了外外有别的问题,改变了以往中英文报道捆绑在一起、中文定稿英文编译的模式,给英文报道较为独立的空间。英文编辑获得了根据海外英文受众特点,大幅改写甚至重写中文定稿的自由,对部分难以引起英文受众关注和共鸣、难以被英文受众理解接受的中文稿件甚至可以选择不予编发。这就省去了英文报道中大量的无效劳动,也使实际播发的稿件的质量和有效性相应大大提升。
  根据新华社营销部门的调研统计,今年新华社的“两会”对外报道成绩斐然,仅英文报道的日平均采用率就达到了罕见的90%以上,路透、美联、法新等西方主要通讯社对新华社稿件的转播量也将近翻了一番,日均达15篇以上。这一切都反映出坚持对外宣传三贴近的巨大成效。
  但是,海外受众调查也同时得到了这样的反馈新华社部分英文稿写法还不符合外国读者阅读习惯、背景和具体事实交待不够、有些文章讲的都是中国国内事务,应尽量淡化中国国内的政治色彩。这些批评意见也恰恰说明,我们在对外宣传的贴近性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和较大改进余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积极地推进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改革创新仍是当务之急。

相关热词搜索:熟记 工作者 中国新闻 中国新闻工作者熟记于胸的“三贴近” 中国新闻工作者熟记于胸的 增强新闻联播贴近性漫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