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图书编辑的五个意识】 编辑意识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中国图书要“走出去”已是出版人的共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努力是许许多多的,决不仅仅是把中文图书翻译成外文即可,甚至是在中文图书的封面上加一张外文的环腰。如何使我们策划出版的图书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欣赏习惯,符合图书国际化市场运作规律,这是问题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些要求,从事对外图书出版的编辑的对外意识是最重要的。
  “中国图书走出去!”这是近年来中国出版界最关注的话题。
  对于从事对外出版的编辑,不断提高编辑的文化素养,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化的要求,面向世界策划选题,并出版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精品图书,应具备以下五种意识。
  
  国际化意识
  
  出版界有一句名言:“出版社的艺术就在于将合适作者的合适书稿在合适的时间带到合适的市场。”合适的作者是谁,合适作者的合适作品是什么,在什么合适的时间出版,这些都是对一个图书编辑的市场意识的考验。一个好的图书编辑,他不仅仅能对一本书稿进行思想、内容和文字上的判断、编辑和加工,最主要是要经过他的操作,使这一本书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获得更多的销售份额,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是编辑市场意识的最佳体现。这就要求他应该具有敏锐的捕捉市场热点的意识和超强的市场操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应当是“做书”的高手,而不仅仅是一个文字编辑。
  作为一个对外图书编辑,既要提出合适的选题,还要寻找到合适的作者,需要其具有敏锐的国际化意识和眼光。辽宁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中国读本》就是充分体现出版者国际化市场意识的成功案例。《中国读本》由著名作家苏叔阳撰写,作者每叙述一件中国大事,往往会与国外发生的同时期的著名事件相比较,书中不再简单地强调一些发生在中国的“第一”,而是强调这些发生的事情对全人类的意义,使海外读者在文化与情感上更能接受。《中国读本》能发行1000万册,译成英、德、俄、蒙古、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出版。就缘于其完全按国际化规律来运作。
  
  市场意识
  
  出版社走向市场后,就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既是无情的,也是公平的。所谓市场就意味着竞争和实力间的互相制约和抗衡,意味着优胜劣汰,意味着优质高效,意味着生产成本的最低化和市场利润的最大化等等。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图书出版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它和其他产业一样,一旦进入市场,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它同样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和价值规律所支配。因此,就要求今天的图书编辑应该站在市场的角度和高度去考虑图书选题,应该带着市场化的原则去寻求和开发适销对路的选题,寻找和占领市场的最佳商机。应该清楚地看到,出版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图书选题的竞争,而选题竞争的核心是品牌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选题就是出版社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更是如此。而作为一个对外图书编辑,更要有一种职业的敏感,一双锐利的眼睛,密切关注国际的变化,能从平凡中发现神奇之处,善于发现选题的市场价值。新星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坐着火车去西藏》被评为2006年度优秀外宣图书,就是因其能与青藏铁路开通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事件同步出版发行,多视角、全方位地将介绍西藏自治区及中国政府的开发西部政策融于轻松的旅游内容之中,淡化了宣传色彩,适合国内外受众的阅读习惯,获得极好的市场反馈。
  
  创新意识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显著标志。其英文词为Innovation,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就是打破常规,突破传统,不落俗套,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任何改革都是要摒弃旧有体制中的一切不合理因素,冲破束缚人们思想的旧传统,旧观念,旧模式,从而不断地推陈出新。同样,我们今天强调编辑要转换意识或观念的时候,我们尤其要重视图书编辑的创新意识。因为,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说,编辑人员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直接关系到它所出版的图书质量的优劣和市场前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经营的好坏和它的兴衰成败。
  有人说中国图书真正“走出去”的理想状态,是与海外出版商合作出书,或让外国作者直接撰稿,让图书产品与西方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相契合。外文出版社新近策划出版的《这些新疆人》《这些宁夏人》等系列图书,就是对外出版选题创新的力作。其邀请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余年的外国专家李莎到新疆、宁夏等地自由采访,自由写作,讲述采访当地普通人的故事,真实反映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该书直接用英、法文出版,得到了市场的好评。
  当前中国出版业正在全面进行出版制度创新,出版观念创新,出版技术创新,出版管理创新,出版业态创新的过程中,并加快了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尤其注重出版观念的创新,这是一切创新的前提。为此,培养对外图书编辑的创新意识十分重要。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量高度充分,信息传播高度准确快捷的世界里,谁拥有巨大的信息,谁就意味着拥有成功。图书编辑应当具有市场信息的搜集、处理意识。一本适销对路的图书,应当基本满足某个读者群的阅读需求或者是能激发潜在的读者需求。传统的编辑选题思路更多地是在作者、编辑之间进行双向交流,读者只是这种交流的被动接受者。而今天的编辑则应当树立起作者、读者、编辑之间互动交流的观念,把读者的阅读需求充分挖掘出来,然后针对读者需求,寻找合适的作者来编写书稿。很难想象,一个不接触社会,不接受新生事物,离群索居,孤陋寡闻的图书编辑,会具有信息意识,会懂得了解市场和应对市场,会寻找到许多独具特色适销对路的好选题,并通过其有效的创新和编辑加工,将一本图书变成在图书市场上有竞争力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精品图书,从而给出版社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为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分散的,它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社会风尚的影响和个人阅读兴趣的需要而改变阅读需求。这就要求图书编辑及时注意收集和图书选题相关的各种各样的市场信息,从而能不断地找到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选题。
  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吝啬鬼游北京》(英文版)的畅销,就是编辑在大量收集了国内外各种旅游书的信息基础上,专门针对来华自助旅游的青年人群,本着花最少的钱,逛最多的地方,看最多的东西来编辑,版式编排独特,装帧设计优美,投入市场后,在众多的旅游咨询类图书中脱颖而出,开始畅销。
  
  成本意识
  
  图书的每个环节都有成本问题,编辑要养成核算成本的好习惯,每一本书用什么开本,什么纸张,在什么机器上印刷等等,都关系到成本问题。编辑要懂得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成本,如何缩短出版周期,加快货币资金周转;如何确定合理的印数,防止库存积压。在这一过程中,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书是给读者看的,出版社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读者需求的满足,这就是市场取向。作为对外图书编辑,所需要的成本意识更为迫切。一般来说,对外图书的初版印数较少,平均在3000册左右,间接成本中还要加上翻译的费用,而目前国内翻译费用是一般文字稿酬的三倍,因此对外图书的成本控制是尤其重要的。
  编辑只有真正树立起市场意识,选题也就有了决策的依据,也就会千方百计地为读者的需求承受力考虑。图书出版后,图书编辑要及时关心图书的经济效益,注意读者的反馈意见,注意销货店的销售意见,注意与同类图书各种指标(印数、定价、销售速度)横向比较的具体数据。在这方面,国内开卷图书数据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国外则可参考亚马逊网图书销售数据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等。同时,还要注意媒体的意见和批评,这些都关系到图书的下一步再版和出书的成本问题。
  当前,中国出版业的改革风起云涌,出版业正处在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中国图书要“走出去”,是中国出版人的共识。作为对外图书出版者,我们更是责无旁贷要走在对外传播的前列,任重道远,却一定要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即从每一个图书编辑的对外意识抓起,正如一位老外宣人说过的:你的桌上永远要放着一张条子,上面写着“外国人不是中国人”!
  
  责编:乔 萍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对外 意识 浅谈对外图书编辑的五个意识 浅谈图书编辑的市场意识 浅谈图书编辑的作者化意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